从“草根经济”到“树根经济”
2022-10-06
吴晓波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 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
1990 年代,东莞和浙江温州、福建泉州一带的私营企业不但人看起来“草根”,工厂给人的感觉也都很“草根”,从事的产业则体现为“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企业和加工业。也不知是谁发明的,开始有了“草根经济”的提法,还有的,称之为“小狗经济”。
草根或小狗,都很形象。就这么叫了三十年,叫顺口了,也都以之为事实。但我认为,时至今日,已经不能再用“草根经济”来定义民营企业。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发布的“中国企业500 强”榜单显示,在2010 年,上榜的民营企业数量为175 家,约占三分之一,到2021 年,民营企业的数量达到351 家,占上榜企业的70.2%;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的“2021 年新经济500 强”榜单中,民营企业数量为422 家,占比84.4%,呈现出绝对优势。可见,无论在数量、体量还是质量上,它们都已然壮大繁茂为参天大树,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力量,应当称之为“树根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最重要的资产,是中国产业之幸,中国之幸。
民营企业不是国有经济的对抗势力,而是竞争、合作、平等的重要产业伙伴。在相当多的领域——尤其是在信息智能和新兴硬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性市场上,它们并不以“补充”和“配角”形象出现,而担当了主力和先锋的角色。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它们是“稳经济大盘”的基本力量,在扑朔迷离的全球产业竞争中,它们是代表中国实力的核心军团。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从草根到树根,并不仅仅是一字的更迭,更是国家战略和全民认知上的进步。
草与树,有完全不同的生物成长特征,前者速生速灭,野火烧过,明岁复生。而后者则盘根错节,体大量沉,成则以数十年计,既需要自身的极大努力,更受到时代机缘的眷顾。
同时,在生态环境的意义上,独木难以成林,各种树木之间构成互相依存和促进的生长形态。毁坏一块草地,并不影响其余,而摧毁森林中的一些大木,则将造成整个生态的集体性败坏。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对民营经济的描述一直固定在“草根经济”的认知基础上。也正因此,一旦提起支持民企,习惯性用词就是:“一有雨露便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
即便是近几年很流行的“五六七八九”的特征总结——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其重点也主要在“八”和“九”上。
但是,这样的认知显然已不符合当今中国企业格局的现状。当“草根”进化和迭代为“树根”之后,其生命特征和生态诉求,便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那些大中型民企集团,若伤害根本,则很可能万劫不复,绝对不是一点阳光或雨露,便能使之复生的。
如果仍然用“草根经济”来定义和描述民营企业,可能发生重大的战略性误判。这一名词低估了民营经济的规模现状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底盘型存在,从而在政策设计、资源配套以及产业扶持方面,发生令人扼腕的错配。
在全民认知上,“草根”既不再是民营企业家们的自我定义和期许,更不该成为社会舆论的某种共识。如果在二三十年前,“草根经济”是对民营经济的赞美和认可,在今天,则或是一种漠视和错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