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金融学”课程为例

2022-10-06何暑子章建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融学市场化利率

何暑子,孙 清,章建伟

(南京审计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目前,针对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但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相对欠缺。实际上,混合式教学能够使课程思政的融入渠道更加多样化,增强学生获取思政元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因此,以专业课程建设为立足点,探究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线上线下课程设计,利用混合式教学更好地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效果,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受众广、影响大。本文在剖析“金融学”课程定位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角度出发,深度挖掘金融改革热点中的思政元素,并依托线上线下场景进行教学设计。

一、概念界定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1],倡导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紧密结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3]。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值得注意的两点是:第一,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应脱离专业课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课程适宜以人文意蕴感召和规范学生行为;理科课程应注重在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和科学家精神;工科课程则应重视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4]。第二,强调思政元素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而非生硬地“加入”。相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政”,专业课程更加强调“隐性思政”,力求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

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不少高校已将推动混合式教学作为重要改革方向。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将混合式学习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发生型混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提供多种教学媒介,方便学生灵活选择;第二类是“促进型混合”,将在线学习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但教学方法无本质变化;第三类是“改变型混合”,强调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充分融合,引发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彻底变化,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6]。国内有大量研究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二、“金融学”课程定位与特点

(一)课程定位

“金融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学科基础课,面向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学生开设。国内大多数高校对“金融学”采取宽口径教学,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四大模块:(1)基本范畴——货币、信用、利息及利率;(2)微观运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其监管;(3)宏观调控——货币供求、通胀通缩、货币政策;(4)开放金融——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货币体系等。

(二)课程特点

1.与前导后续课程关联多

“金融学”课程宽口径、“导游图”的定位决定了其模块多、层次丰富,且与前导、后续课程交叉衔接多。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分寸”——内容牵涉前导课程时宜拔高和深入,涉及后续课程时宜侧重本质原理而非技术细节。例如:“宏观经济学”已介绍过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在“金融学”课程中可以围绕价格、数量、预期等方面深入剖析其传导机制、特点,并针对各国央行的政策创新展开研讨。又如:关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宜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角度探究其存在的理论基础、金融“脱媒”趋势与银行业务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监管挑战,而对于存贷款定价、业务流程细节,可以在后续课程中深入介绍。这种交叉衔接的课程设计可以贯穿整个专业学习过程。因此,在线课程为学生随时随地复习巩固知识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融会贯通。

2.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

作为经济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金融学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例如:利率是整个金融体系核心的价格变量,也是“金融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将各章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具体而言:利率是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的体现,影响各经济主体的跨期资源配置决策;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影响证券及衍生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反之,金融资产价格的涨跌归根结底反映的是资金收益率的变化;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利率是影响其收入、业务结构、风险的最重要变量;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目标,是金融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对象。利率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话题。在国际金融领域,利率深刻影响汇率、资本跨境流动,反作用于国内市场,是大国博弈的重要工具。这种情况下,刻板地以章节为单位教学可能割裂课程的内在逻辑,使初学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互补,通过前后呼应突出逻辑关联,使教与学的层次感更加丰富,课程脉络更加清晰。

3.金融实践发展快,理论观点碰撞激烈

资本与技术相结合推动着金融创新,给监管和改革带来巨大挑战,也给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课题。例如:比特币暴涨暴跌背后,由个人参与到机构入场的投资逻辑如何演变;央行数字货币能否撼动美元霸权;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和竞争加剧等挑战;“影子银行”魅影重重,如何加强监管;财政与货币政策如何合理搭配。这些新现象、新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也增加了课堂教学负担。采取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研讨新问题,挖掘“金融学”课程的思政价值。

4.受众的专业基础和诉求差异大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金融学”的受众非常广泛,他们的兴趣、需求等各不相同。因此,传统、单一维度的课堂讲授必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有必要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混合式教学将课程的基础、共性知识剥离出来,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也给教师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来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例

金融活动极具创新性,新业态和新理论不断涌现,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素材,涵盖爱国爱党、理想信念、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科学精神等维度。基于此,本文选取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一热点话题,分析其与其他章节内容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将改革的策略路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等内容逐步展开,一方面,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辩证思维;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注和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增强经世济用的社会责任感,深刻认识我国改革的初心和使命(见图1)。

图1 利率市场化改革主题与教学内容的关联

首先,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介绍离不开利率基础理论。我国曾长期实行利率管制,起到了促进投资、维护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利率决定机制以反映供求关系、引导资金有效配置,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逐步形成由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市场和机构、由短期向中长期、由无风险向包含风险溢价逐级传导的利率体系。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密切关联。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调节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影响同业拆借、回购利率及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而向其他领域传导。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分割、定价机制不完善等,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不能顺利传导到存款贷款市场,因此才有必要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机制。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是金融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有利于金融创新。

再次,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直是理论和政策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款领域的竞争加剧、净利差收窄、风险增大。一方面,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差异化竞争更好地服务于细分市场,包括中小微、“三农”、创新创业企业等。另一方面,无论出于追逐超额利润、对冲风险还是规避监管的需要,商业银行都有极大动力去拓展表外业务、参与衍生品市场、涉足影子银行,这也会滋生新的风险,给金融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最后,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密切相关。与欧美国家的经历类似,我国近年来活跃的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央行对货币数量的调控能力以及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这种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总之,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有其内在逻辑,在挖掘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时,既要与课程本身的框架有机结合,服务于教学目标,又要避免因章节划分而妨碍学生对金融改革趋势的整体把握。

四、混合式教学设计

要做到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必须明确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分工及定位。在线课程建设策略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基础概念和原理为主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优点是有利于在线课程的独立推广和运用,课程后续更新维护的压力小,给线下教学更大的灵活性。缺点是大量线上课程容易同质化,如果不能充分进行教学改革,可能导致线上与线下的内容重复。第二种是以典型案例和热点事件为主侧重拓展延伸。优点是突出慕课的趣味性和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不会对线下教学形成太大冲击。缺点是会影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由于更新热点新闻事件的话题,课程后续建设压力大,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和组织支持。综合考虑,一般采取基础知识点加经典案例的方式录制视频,后续以视频或者文本的方式定期更新、反映最新进展。基于以上原则,可将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的思政素材融入线上线下教学设计(见表1)。

表1 利率市场化改革内容与教学方式设计

续表1:

猜你喜欢

金融学市场化利率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与劳动力市场发展
利率市场化下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对策分析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论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