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压裂返排液回注利用工艺研究

2022-10-03任祎李岩徐自强姬伟张凯博王飞利李稳宏

应用化工 2022年8期
关键词:树脂离子水质

任祎,李岩,徐自强,姬伟,张凯博,王飞利,李稳宏

(1.西北大学 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油气工艺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处于第三开采阶段且多数是低渗透油田[1],压裂成为增产的关键技术[2]。压裂施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压裂废液[3-8],其中悬浮物、钙镁、残余硼制约废液的二次利用[9]。目前,研究压裂废水处理后代替清水直接配液的技术,成为油气田废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新思路[10-12]。

本文对鄂尔多斯某油井废液中悬浮物、钙镁、残余硼脱除进行研究,使处理后的废液能达到二次配液的要求[13-15]。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LSC-800树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羟丙基胍胶、聚乙烯醇均为工业品;氢氧化钠、双氧水、无水碳酸钠、95%乙醇、盐酸、草酸、姜黄素(粉末状)、硼酸、柠檬酸、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均为分析纯;压裂返排液,取自鄂尔多斯某油井,属于胍胶压裂返排液,水质见表1。

表1 压裂返排液水质Table 1 Fracturing rejection fluid water quality

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1 000 mL砂芯过滤装置;UV-6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PB-10型pH计;TMZ9-IC1000型离子色谱仪;Agilent 511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84-1A六工位数显型磁力搅拌器;FA2004型电子分析天平;TDL-80-2B离心机;SHZ-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由表1可知,水样固体悬浮物含量较高;悬浮物颗粒粒径较小,不易于自然沉降;pH较低,呈酸性;钙离子、硼离子含量较高;水样腐生菌、硫酸盐还原菌含量偏高;属高矿化度水质,以CaCl2为主,兼有NaHCO3、Na2SO4等。

1.2 压裂返排液处理

以固悬、钙镁离子、残余硼和细菌含量作为评判能否满足二次配液的判定指标。实验中经过多次探索,最后确定氧化-絮凝-过滤去除钙镁离子、硼离子以及杀菌工艺;针对压裂返排液来源复杂、硼含量偏高,靠交联-沉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成本又过高等诸多因素,最终采用交联-沉淀耦合离子交换树脂技术除硼。

压裂返排液中加入双氧水、除钙镁离子的沉淀剂,调节pH,反应1 h。加入无机絮凝剂以及除硼剂,接着加入有机絮凝剂,调节pH至6~7,静置30 min, 过滤,滤液用LSC-800硼选择性螯合树脂脱除微量硼。

1.3 水质检测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氧化-絮凝-过滤工艺过程研究

2.1.1 氧化剂加量确定 实验表明,双氧水对该废水氧化效果最佳,为此采用双氧水进行氧化。压裂返排液采用双氧水进行氧化脱色,1 h后观察脱色效果。结果显示,双氧水加量0.1%最为适宜,其加量过多时,会导致絮体上浮。

2.1.2 絮凝工艺研究

2.1.2.1 聚合氯化铝(PAC)加量确定 H2O2加量0.1%、PAM加量5 mg/L的条件下,研究PAC加量对絮凝沉降过程中固悬含量和固悬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图1 PAC加量对絮凝沉降处理效果的影响Fig.1 Effect of PAC addition on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effect

由图1可知,随着PAC加量的增加,压裂返排液水样的固悬脱除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加量大于300 mg/L,固悬脱除率快速增长;加量为500 mg/L 时,PAC的絮凝效果最好,处理后固悬含量为45 mg/L,脱除率为90.63%。PAC的正电荷中和返排液带负电的胶体颗粒,使胶体失稳、相互碰撞,让难以沉淀和粒径较小的胶体颗粒聚结成较大颗粒,加速自然沉淀,更有效地脱除固体悬浮物。PAC加量不能过高,否则会使水体黏度增加,造成管道堵塞,使得絮凝沉降效果降低,返排液性能变差。故絮凝处理过程中PAC加量选择500 mg/L。

2.1.2.2 聚丙烯酰胺(PAM)加量确定 H2O2加量0.1%、PAC加量500 mg/L的条件下,研究PAM加量对絮凝沉降过程中固悬含量和固悬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随着PAM加量的增加,压裂返排液水样的固悬脱除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加量为7.5 mg/L时,PAM的絮凝效果最好,处理后固悬含量为30 mg/L,脱除率为93.75%。PAM自身有助于水样中悬浮物及分散颗粒相互作用生成絮状体,絮体在沉降过程中尺寸和质量不断增大,最终加速沉淀达到了脱除悬浮物的目的。但当其超过临界加量7.5 mg/L时,会使水体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导致水处理工业中排污管道堵塞,从而使得絮凝沉降效果变差,固悬脱除率逐渐降低。故絮凝沉降过程中PAM加量选7.5 mg/L。

图2 PAM加量对絮凝沉降处理效果的影响Fig.2 Effect of PAM dosage on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effect

2.1.3 过滤工艺研究 对活性炭、鹅卵石、陶瓷颗粒、核桃壳、改性纤维球、石英砂、无烟煤7种滤料进行筛选对比,确定滤料填充高度及粒径大小,优选出除悬性能相对优良的滤料,并考察不同过滤速度对过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核桃壳、石英砂、改性纤维球3种滤料较为理想;滤料最佳填充高度选择0.7~0.9 m;在保证过滤水质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大粒径的滤料,最终确定核桃壳粒径范围为0.9~1.2 mm,石英砂最优粒径选择2.0 mm,改性纤维球粒径范围为25~30 mm;综合考虑石英砂、核桃壳和改性纤维球3种滤料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正常过滤速度,确定石英砂过滤速度确定为5~10 m/h,核桃壳和纤维球过滤速度确定为10~15 m/h。

核桃壳是最适用于废水水处理过滤工艺的滤料,因此对于经絮凝沉降处理后水质达到过滤器进口水质指标要求固悬≤80 mg/L时,采用核桃壳过滤器或改性纤维球过滤器;对于絮凝沉降处理后仍未达到上述水质要求时,采取核桃壳与改性纤维球组合方式进行过滤。组合处理后固悬脱除率能达到96%左右。

2.2 除钙、镁离子技术研究

2.2.1 碳酸钠加量确定 H2O2用量0.1%,调节pH至7,PAC加量500 mg/L,除硼剂加量300 mg/L,PAM加量7.5 mg/L,沉淀30 min,研究Na2CO3加量对除钙镁过程中钙镁含量和钙镁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随着Na2CO3加量增加,压裂返排液中钙、镁离子含量不断减少,脱除率不断增加;碳酸钠对钙离子的脱除率要高于镁离子,但镁离子脱除率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钙离子。当碳酸钠加量为1 410 mg/L时,处理后钙离子含量为32.3 mg/L,脱除率为93.90%;处理后镁离子含量为20.1 mg/L,脱除率为85.90%。处理后的钙镁离子含量都已达到再配液的指标要求,因此加入过多碳酸钠还会加大处理难度和成本。综合考虑,除钙镁过程中Na2CO3加量选1 410 mg/L。

图3 碳酸钠加量对钙镁去除效果的影响Fig.3 Effect of sodium carbonate addition on calcium and magnesium removal effect

2.2.2 沉淀pH确定 H2O2用量0.1%,Na2CO3加量1 410 mg/L,PAC加量500 mg/L,除硼剂加量300 mg/L,PAM加量7.5 mg/L,沉淀30 min,研究pH值对除钙镁过程中钙镁含量和钙镁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pH值对钙镁去除效果的影响Fig.4 Effect of pH on the removal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由图4可知,随着pH值不断增加,压裂返排液中钙、镁离子脱除率增加;当pH=10时,到达除钙镁过程的平衡点,处理后钙离子含量为16.4 mg/L,脱除率为96.90%;处理后镁离子含量为8.1 mg/L,脱除率为94.3%。故除钙镁过程中pH值选10。

2.2.3 沉淀时间确定 H2O2用量0.1%,Na2CO3加量1 410 mg/L,调节pH至10,PAC加量500 mg/L,除硼剂加量300 mg/L,PAM加量7.5 mg/L,研究沉淀时间对除钙镁过程中钙镁含量和钙镁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随着沉淀时间增加,压裂返排液中钙、镁离子脱除率上升,沉淀时间在30 min之后,钙镁离子脱除率几乎不变,即沉淀30 min时为除钙镁过程中的最佳条件。当沉淀时间为30 min时,处理后钙离子含量为16.0 mg/L,脱除率为96.98%;处理后镁离子含量为8.1 mg/L,脱除率为94.3%。故除钙镁过程中沉淀时间选30 min。

图5 沉淀时间对钙镁去除效果的影响Fig.5 Effect of sedimentation time on the removal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2.3 除硼离子技术研究

2.3.1 交联-沉淀法除硼 H2O2用量0.1%,Na2CO3加量1 410 mg/L,调节pH至10,PAC加量500 mg/L,PAM加量7.5 mg/L,沉淀30 min。研究羟丙基胍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等除硼剂的加量对硼含量和硼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6。

由图6可知,随着除硼剂加量增加,羟丙基胍胶、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的硼脱除率基本呈上升趋势;海藻酸钠的硼脱除率改变幅度不大;胍胶加量为250 mg/L时,处理后硼离子含量为9.54 mg/L,脱除率为48.9%;黄原胶加量为300 mg/L 时,处理后硼离子含量为10.6 mg/L,脱除率为43.22%;羟乙基纤维素加量为350 mg/L时,处理后硼离子含量为11.56 mg/L,脱除率为38.08%;海藻酸钠加量为50 mg/L时,处理后硼离子含量为14.07 mg/L,脱除率为24.64%;聚乙烯醇加量为300 mg/L时,处理后硼离子含量为8.62 mg/L,脱除率为53.83%。综合对比表明,在5个剂中聚乙烯醇效果最好,但是处理后的硼含量都未达到再配液<5 mg/L的指标要求,因此还应和离子交换技术结合起来。

2.3.2 离子交换法除硼

2.3.2.1 过滤体积对除硼效果的影响 以经过交联-沉淀法最优条件处理后的水样(硼含量8.62 mg/L),调节pH为8,在25 ℃、100 r/min 转速下振荡20 min,改变过滤体积,测定上清液硼含量,结果见图7。

图7 过滤体积对硼去除效果的影响Fig.7 Effect of filtration volume on the effect of boron removal

由图7可知,随着过滤体积增加,压裂返排液中硼离子含量增加,脱除率降低,过滤体积为800 mL时,除硼效果最优,处理后硼离子含量为1.76 mg/L,脱除率为79.58%。这是由于过滤体积为800 mL时,吸附基本达平衡,随着树脂用量增大,树脂所带的功能基团增多,而溶液中硼含量一定,导致竞争吸附,除硼率下降[13]。故除硼过程中过滤体积选800 mL。

2.3.2.2 pH 对除硼效果的影响 经过交联-沉淀法最优条件处理后的水样(硼含量8.62 mg/L),过滤体积为800 mL,在25 ℃、100 r/min 转速下振荡20 min,研究pH值对上清液硼含量和硼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8。

图8 pH值对硼去除效果的影响Fig.8 Effect of pH on the effect of boron removal

2.3.2.3 转速对除硼效果的影响 经过交联-沉淀法最优条件处理后的水样(硼含量8.62 mg/L),调节pH值为9,过滤体积为800 mL,在25 ℃下振荡20 min,研究转速对上清液硼含量和硼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见图9。

图9 转速对硼去除效果的影响Fig.9 Effect of rotational speed on the effect of boron removal

由图9可知,随转速增大,脱除率增大,转速在150 r/min以上时,增长趋于平缓,说明此转速下树脂与硼接触充分。过高转速有可能会破坏树脂结构,影响树脂性能。因此,最佳转速选择150 r/min。

2.4 工艺适应性研究及再配液性能评价

H2O2用量0.1%,Na2CO3加量1 410 mg/L,调节pH至10,PAC加量500 mg/L,PVA加量300 mg/L,PAM加量7.5 mg/L,沉淀30 min。过滤后进行树脂除硼,调节pH 值为9,过滤体积为800 mL,在25 ℃、150 r/min 转速下振荡20 min。根据DB61/T 1248—2019《压裂返排液回配压裂液用水水质要求》来判定该工艺处理后水质能否达到再配液的要求。处理后水质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处理后水质测定结果Table 2 Measurement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after treatment

由表2可知,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水质满足二次配液的指标要求,脱除率都在90%以上。既循环利用水资源,又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该工艺具有可行性。

3 结论

(1)采用氧化-絮凝-脱钙镁沉淀、二级精细过滤、化学剂耦合离子交换脱硼组合技术处理鄂尔多斯某油井压裂返排液。氧化-絮凝-过滤过程优化条件:H2O2用量0.1%、无机絮凝剂PAC加量500 mg/L、有机絮凝剂PAM加量7.5 mg/L。采用核桃壳与改性纤维球组合方式进行过滤,固悬脱除率为96%。脱除钙镁优化条件:Na2CO3加量1 410 mg/L,调节pH至10,沉淀30 min,钙离子脱除率96.98%,镁离子脱除率94.3%。

(2)交联-沉淀及离子交换树脂除硼,两者可结合使用,当水质来源复杂、硼含量高而用交联-沉淀法不能将硼脱除到5 mg/L以下时,可接着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在交联-沉淀法中,以聚乙烯醇作除硼剂,加量7.5 mg/L;离子交换法的优化条件:调节pH 值为9,过滤体积为800 mL,在25 ℃、150 r/min 转速下振荡20 min。硼含量<5 mg/L。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水质满足DB61/T 1248—2019《压裂返排液回配压裂液用水水质要求》的指标要求,可用于二次配液。

猜你喜欢

树脂离子水质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炫酷发明
被封印在树脂与木头里的风景
ACS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