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10-02贾丽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6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康复

贾丽霞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伴随偏瘫、失语等临床症状。脑梗死的产生主要是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从临床接诊的患者数量来看,肥胖、休克与血压下降速度快等都可能引起脑梗死。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发病率在不断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针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在其接受治疗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阶段实施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到我院经过治疗的68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34例。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年龄53~72岁,平均(62.46±8.34)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6 h,平均(3.46±1.34)h。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3~75岁,平均(63.03±8.13)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6 h,平均(3.34±1.24)h。研究资料经《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检验满足伦理标准,研究对象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干预,每日定期开窗通风,为患者按时测量血压,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进食,以免出现误吸与呛咳等事件;帮助患者每日按摩患肢,监护患者受压部位皮肤,以免出现压疮。观察组患者通过早期护理实施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为:①心理调整。脑梗死发病突然,患者往往没有心理准备,而突然面临着严重的具体症状,这样就会使患者在心情上表现出失落感和难以接受感。很多患者因为脑梗死的影响,失去了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这就会导致心理条件进一步变差,产生多种负面心理[2]。所以针对患者的状况应区别性的进行对待,并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心理调整方案,实现心理环境的优化。时刻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科学分析心理状态,通过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疏导,以消除不良情绪对患者构成的不良影响,以便患者在恢复周期中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其能够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②体位护理。对患者开展康复时,使患者的体位保持功能位,需要适当的将床头抬高15°~20°,然后再利用一个高枕垫在患者的上肢下方,并且在患者的下肢足部也要适当的垫一个软枕[3]。确保患者膝关节和髋关节适当的屈曲,并且应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下。在调整体位时,当调整为仰卧位时应在患者患侧垫软枕,协助患者将上臂伸直并维持外展的状态,促使髋关节实现背屈。协助患者将指关节伸直,并进行制动。可以为患者使用压手板,也可以利用重量为250 g的沙袋放在手掌上,尽可能维持其关节的弯曲。③语言训练。对于失语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中受限可通过简单微笑、皱眉等面部运动开始[4]。随后便可指导患者完成张口与闭口等日常活动训练,以便患者能够自主鼓动两腮,并达到吐气效果。指导患者张口将舌头伸出舔上下嘴唇,同时舌头在口腔内左右运动,指导患者吮吸训练。指引患者完成颈部被动和主动训练,并完成咀嚼和孔咀嚼动作。在患者进行吞咽训练时,护理人员可将拇指与食指放在其喉部皮肤部位[5]。利用冰冻的棉签蘸少许水或压舌板刺激患者软腭。在患者舌头与咽喉后壁受刺激后可进行自主吞咽动作,以此帮助患者完成吞咽动作。同时还应注意对患者舌肌进行练习,舌头前后左右的反复伸展,促使舌头能够抵住患者自己的口角。在颊肌与嚼肌训练中,应指导患者最大限度进行咀嚼和咬合训练,随后指导患者进行多音节、句子以及段落训练[6]。④肢体功能训练。严格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患者制订符合个体化原则的肢体功能康复方案,功能康复要按照从被动康复到主动康复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开展。早期对患者在卧床期间进行被动的机体各个环节的活动,防止患者产生肌肉萎缩等不良后果,影响日后的康复进度。之后可逐渐的指导患者在床上自行翻身、选择卧位、进行坐骑训练等。康复严格坚持从健侧到患侧的原则,从大关节过渡到小关节,坚持从被动性过渡到主动性,坚持循序渐进,力量由小到大,频度由弱到强。开展康复训练时要对患者提供慢动作并强化关节保护,每次康复训练的时间尽量避免超过0.5 h,每日康复锻炼2~3次即可。开展上肢功能训练时,应促进上肢分离运动,使患者的患侧上肢进行支撑、抓握的训练,抓握训练的时候主要从抓握简单的物价开始,重量要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频率为每日3~4次。对下肢开展康复训练的时候主要进行髋部和臀部的练习[7]。使患者首先以仰卧位为主要体位,将患肢屈曲,健侧肢体伸直以后展开,将臀部抬高并伸展髋部。根据锻炼的效果,对锻炼强度逐渐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以后要协助患者在床边进行转移训练,在患者的床边放一个椅子,健侧手扶住椅子缓慢移动,在移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一段时间。也可以使患者在轮椅和便器上进行移动训练。患者手扶轮椅进行缓慢的行走训练,能提升双足的掌控力和抓地力,应注意锻炼时间的长短,每次时间控制在30 min,每日2~3次。

1.3 观察指标 ①运动和语言功能: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估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包括上肢40分和下肢60分),得分和患者的功能锻炼结果为正比。根据汉语失语正平的量表(Chinese Aphasia Rating Scale,ABC)评估语言功能,包括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书写4个角度,总分为100分,得分和患者的功能锻炼结果为正比。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炎、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肠粘连等。③心理和睡眠:以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GAD-7)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为0~21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重。以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评分为0~27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评分包括7项,总分为0~21分,分数和生命质量为反比。④生活质量:以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项,每项赋分25分、24分、10分、6分、10分、6分、30分,每项因子的最终赋分均以公式“×100”计算,即:最终每项评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理想。⑤满意度:以《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开展满意度评估,量表总共包括20个题目,每个题目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选项,分别对应为5分,3分、1分,总分20~100分。根据评分将患者的满意程度分为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其中,超过18道题目得分5分则为完全满意,15~18道题目满分为满意,10~14道题目得分满分为基本满意;不足10道题目满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以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6.0做统计分析。满意度为级别类资料[n(%)],实施秩和检验,秩和结果以U(Z)表达,以NORMSDIST函数推导P值;肺炎、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肠粘连等为计数资料[n(%)],实施卡方检验,卡方结果以χ2表达,以CHITEST函数推导P值;FMA评分、ABC评分、GAD-7评分、PHQ-9评分、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实施t检验,检验结果以t值表达,以TDIST函数推导P值。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和语言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以前Fugl-Meyer评分和ABC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经过护理2个月,观察组在Fugl-Meyer评分和ABC评分方面所获得的改善明显比对照组更占优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分,)

2.2 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在观察组(3例,占8.82%)患者所表现出的情况相比对照组(13例,占38.24%)更轻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心理和睡眠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表现不佳,睡眠质量严重,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以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都有明显的好,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心理和睡眠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心理和睡眠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以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未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过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比对照组改善更理想,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2.5 两组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在观察组(32例,占94.12%)上所表现出的优势明显比对照组(26例,占76.47%)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以后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持续性升高,致使脑梗死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一旦出现脑梗死,患者的局部脑组织就会受压,相对应部位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在通常情况下,脑梗死患者偏瘫与其脑部受损部位相关。CT检查显示左脑梗死,右侧肢体就会偏瘫,反之亦然[9]。但患者的口唇部位肌肉并不是这种关系,口唇与舌部肌肉功能降低就会影响发音与吞噬功能,致使患者出现误吸与呛咳。针对此类患者,可在早期阶段实施护理干预。早期阶段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可根据患者病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偏瘫和失语的情况展开相应的功能恢复训练,以此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提高患者预后[10-12]。

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更好,所以肯定了早期护理应用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护理中是能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的有效护理。经过分析后可以看出在传统意义上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开展护理工作需要在患者病情稳定且生命体征平稳之后的3周开始,这种护理方法虽能促进患者的恢复,但是由于开展的护理时间较晚,这就导致患者在接受有关护理及康复指导之前因为脑梗死等导致受伤和濒死的神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抢救,而使得神经死亡[13]。对人体而言,神经一旦死亡则不可再生或复活,这就会使得有关功能因为失去神经的主导而导致无法逆转。对患者尽早开展护理工作是及时抢救濒死神经或激活神经的有效方案,这能使控制患者有关机体活动的神经尽可能的少死亡,这就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整体躯体质量和生活能力,获取良好的康复效果。早期护理工作是对脑梗死患者抢救的有效护理,一般在患者经过抢救以后且病情稳定的48 h就开始进行康复指导,对充分的救治濒死神经,保证神经进能量少死提供了良好的助力。这种干预工作也能有助于后续护理工作的奠基。通过早期护理进行干预,能使患者的潜能被最大程度的激发,重新针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定义,也推翻了既往只能从病情稳定期才开始开展康复训练的固定训练模式[14]。这种护理针对患者能做好来自于功能和肢体方面的恢复,充分的为患者提供多方指导,能有效减轻患者来自于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存在的空虚和不足,在康复中患者逐渐的获得恢复,也能提高接受进一步护理和治疗的信心与决心。这种干预方法能尽可能的使患者回归自然和生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减少了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患者的满意程度也大大提高[15]。

综上所述,将早期护理应用在脑梗死偏瘫失语的患者护理中可以实现对患者生活与语言能力的转变,可有效预防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调节患者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的良好护理措施,也能为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梗死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