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语音教学的捷径
——普通话简明音系解说

2022-09-30徐坤宇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韵尾鼻音辅音

徐坤宇 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

石 锋 南开大学文学院

提 要 本文解说普通话简明音系,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汉语拼音的实际发音,在汉语语音教学中取得较快的进步。

一、引言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语音教学是首要环节。赵元任讲过:“一失音成千古恨。”一开始没学好,一辈子改不过来了(焦立为,2001)。经验表明,二语学习者的第一位汉语教师的语音教学十分关键,对学生后续的汉语发音有长期的重要影响。我们在外语学习中对此应该深有体会。因此,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负责,不能误人子弟。

其实,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有些困难是人为造成的。例如,关于汉语普通话的音位分析:中元音有几个?有多少个元音?有多少个韵母?四个声调的调值怎样确定?各种不同的意见,各有各的道理。

对于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赵元任,1985),不同的解决方案不涉及对错问题,而只是简繁的不同。做学问可以把复杂的弄简单,也可以把简单的弄复杂。从语音教学的角度,当然是要求把复杂的弄简单,并且是越简单越好。简单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大道至简,越简单越能够触及事物的本质。

本文解说普通话简明音系,是在赵金铭(1985)简化音系的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以便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汉语拼音的实际发音,在汉语语音教学中取得较快的进步。

二、辅音声母的发音教学

首先要认识汉语的音节和字音。一般音节只包括由辅音和元音组成的结构单位,汉语音节的结构只有声母和韵母,韵母包括韵头、韵腹、韵尾,见图1(a)。汉语字音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字音就是带声调的音节,字音的结构是声调覆盖下的声母和韵母,见图1(b)。下面就从辅音声母开始解说。

图1 汉语音节结构和汉语字音结构

所有的辅音都是要在发音声腔中形成阻碍的,一般辅音的发音过程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成阻是指在声腔中的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如发b音时,软腭上升,双唇闭合;发d音时,软腭上升,舌尖顶在上齿龈前。持阻是阻碍状态的持续,通常都是很短的时长。除阻即阻碍状态的解除,例如发b音时,双唇从闭合状态张开,转为后接元音的发音。

普通话中的声母有22个,包括21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普通话中的辅音有22个,除了21个辅音声母外,再加上只作韵尾的舌根鼻音ng。如图2所示,教师可以分三节课来完成声母部分的教学。第一节课讲解塞音和鼻音,共9个;第二节课讲解塞擦音和擦音,共9个;第三节课讲解剩余的擦音和通音,各2个。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图2 普通话简明音系——声母

(一)塞音和鼻音

塞音和鼻音如图2(a)所示,这是非常整齐的对应。横向代表不同的发音部位,纵向对应的是不同的发音方法;其中有8个是辅音声母,即b、p、m、d、t、n、g、k。右下角的舌根鼻音ng也称为软腭鼻音,只能作韵尾,不能作声母。齿龈鼻音n又称为舌尖鼻音,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尾。

现在先看横向的发音部位。第一行是双唇音,发音成阻是上下嘴唇并拢;除阻就是上下嘴唇打开。第二行是齿龈音,发音时舌尖顶到上齿龈前,即接近上齿背的位置,形成口腔的堵塞;除阻时,舌尖收回。第三行是舌根音,又叫舌面后音或软腭音。舌根音发音成阻是舌面后部抬高,跟软腭前部形成阻塞,注意不是软腭下降去跟舌面后部形成阻塞。这时候舌尖应该是在舌蒂上,舌蒂是舌体背部跟下腭相连的底线中点的一个很小的肌肉突起(见图3)。

图3 发音器官

下面再来看纵向的发音方法,主要指口腔中的成阻和除阻的方式。

从左到右,第一列是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同时在口腔中不同位置上形成完全闭塞。除阻时,声腔迅速打开,形成爆发后立即发出后接元音。

第二列是送气清塞音。发音时,成阻的方式跟第一列相同,都是在口腔中形成完全闭塞。不同的是除阻的方式要增加送气段。送气就是以一股肺部气流通过喉部产生摩擦,即喉擦音。这样在除阻爆发之后,加上一个喉擦音,再发出后接元音。送气塞音属于二合辅音,即塞音+喉擦音。塞音的除阻通常会伴随轻微的送气,但因为普通话中送气和不送气成为不同音位的区别特征,所以这里的送气比较强烈。送气强度要能使放在嘴前的纸有明显抖动,或者能吹灭放在嘴前的打火机火苗。

第三列是鼻音,或称鼻通音。鼻音在发音部位上跟前两列对应相同,但是在发音方法上完全不同。发音成阻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同时在口腔不同位置上形成完全堵塞。在持阻阶段,声带振动发音,气流从鼻腔通路出去。除阻时,解除口腔阻塞,同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发出后接元音。发鼻音时,声带都是振动的。前面两列的清塞音在成阻之后的持阻阶段是无声的,声带不振动。

这里顺便讲一下鼻辅音和口辅音的发音差别。发鼻辅音的时候,在口腔不同位置上形成堵塞,软腭下降,鼻腔打开。发音气流通过鼻腔出去,所以鼻音也可以称为鼻通音。有人把鼻音称为鼻塞音,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发鼻音的时候恰恰是鼻腔打开而不是鼻腔阻塞。相反,发口辅音的时候,才是软腭上升,堵塞鼻腔,发音气流从口腔出去。所以,所有的口辅音都是鼻塞音,所有的鼻辅音都是鼻通音。

因为这九个辅音纵横对应,非常整齐,教师可以在说明和示范之后,要学生个人或分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发音训练。只要学会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上依次类推,自行或相互练习所有的发音。这样,学生可以发挥主动性,增加兴趣,也会有成就感。

(二)塞擦音和擦音

塞擦音和擦音如图2(b)所示。其中包括6个塞擦音和3个擦音。这9个辅音声母也是横向和纵向都对应得很整齐。

首先,从上到下看发音部位的情况。

第一行是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顶在齿龈前,位置比上一节的齿龈音(d、t、n)稍微向后一点儿就可以。上一节中的齿龈音是舌尖可以在齿龈前触到上齿背的,而这里的舌尖前音,只是在齿龈前,并不接触上齿背。舌尖前音又叫作平舌音。

第二行的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顶到上齿龈后部,需要把舌尖翘起来才能够做到。舌尖后音又叫作翘舌音,有的教科书上也称卷舌音。实际上,发音时只是舌尖翘起来,并不卷起来。这一点,尤其要对外国留学生讲清楚。

第三行是舌面前音,又叫作硬腭音。发音时,舌面前部上升,跟硬腭前靠近上齿龈的部分形成阻塞;除阻时舌面下降,到达后接元音的舌位;持阻时舌尖要顶在下齿背上,不要离开。这一组辅音的发音是否成功,舌尖的位置至关重要。

其次,看纵向的发音方法。

第一列是不送气清塞擦音。这是不送气清塞音和清擦音的结合,可以称为二合辅音,属于一个音位。发音过程的前半段跟第一节清塞音相同,都是在口腔的三个不同部位上形成完全闭塞。爆发后不完全除阻,只是在同部位的全闭塞状态下打开一条狭缝,使爆发后的发音气流在狭缝处产生一段摩擦,最后再完全除阻,发出后接元音。

第二列是送气清塞擦音。这是送气塞音和擦音的结合,属于三合辅音,即塞音+喉擦音+同部位擦音。发音过程的前半段跟上一节的不送气清塞音相同。发音成阻的方式是在口腔中形成完全闭塞,爆发后不完全除阻,在口腔闭塞处打开一条狭缝,增加肺部气流的喉擦音,同时又产生同部位的摩擦音。这样就在除阻爆发后接续两种擦音,一种是喉擦音,一种是跟塞音同部位的擦音。因为送气音是决定音位的区别特征,所以送气的程度跟送气清塞音一样比较强,可以使放在嘴前的纸有明显抖动,或吹灭放在嘴前的打火机的火苗。

第三列是三个对应的清擦音。发音时分别在口腔中三个不同位置上形成一条狭缝,使发音气流通过时产生明显的摩擦,就可发出s、sh、x三个不同的清擦音。

第二节的这9个辅音同样也是纵横对应,非常整齐。在教师进行简单说明和示范领读后,可以由学生个人或分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类推发音训练,还可以增加后接不同元音的练习。这样,两节课就可以完成18个辅音的发音教学。

(三)清擦音和浊通音

剩下的4个辅音如图2(c)所示,有两个清擦音f、h,两个浊通音l、r。

首先,看两个清擦音。f的发音部位是在上齿和下唇之间形成狭缝,使发音气流通过时产生摩擦,称为唇齿擦音。h的发音部位是舌根,与g、k相同,即舌面后部抬起,跟软腭前部形成狭缝,使发音气流通过时产生摩擦。

其次,看两个浊通音。因为通音一般都是浊音,所以直接称为通音。边通音l的发音部位是上齿龈,舌尖抵住上齿龈中间,舌两边都留有空隙,使发音气流通过。发音时软腭后部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声带振动,发出通音。通音r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后,发音时舌尖向齿龈后部翘起,但不接触,发音气流仍可通过;同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声带振动,发出通音r。

除了发鼻音时软腭后部下降,打开鼻腔通路之外,其他辅音的发音都是软腭后部上升,关闭鼻腔通路。除了鼻通音、边通音,通音r发音时声带振动,是浊辅音,其他辅音发音时都是声带不振动,是清辅音。

以上就是普通话22个辅音的排列和发音教学说明。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以上讲解的发音要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类推练习,熟练掌握普通话各个辅音声母的正确发音。

三、韵母的发音教学

汉语普通话有36个韵母。如图4所示,韵母的排列按照韵头的不同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每类又分为两列。在这36个韵母中,开口呼韵母13个,齐齿呼韵母9个,合口呼韵母9个,撮口呼韵母5个。开口呼韵母最多,撮口呼韵母最少。

图4 普通话简明音系——韵母

图4韵母表格纵向八列,横向六行。左侧方框里的两列是开口呼韵母。开口呼韵母是不带韵头的韵母。这a、e两列韵母,同时标示出后面六列韵母两两对应的位置。

第一行的横框中有i、u、ü三个韵母,其中i在齐齿呼下面,表示韵母为i或以i为韵头的韵母属齐齿呼;u在合口呼下面,表明韵母为u或以u为韵头的韵母属合口呼;ü在撮口呼下面,表示韵母为ü或以ü为韵头的韵母属撮口呼。在i、u、ü下面各有两列由√、×组成的符号,其中√表示可以拼合,有这个对应的韵母;×表示不能拼合,没有这个对应的韵母。

为便于跟汉语拼音相对照,依据图4做成普通话韵母表(见表1)。其中括号里的是简略形式,跟括号外的符号发音相同。带有★号的是不出现的拼写形式。这里把表中的韵母分为四节,按照单韵母、复韵母(上)、复韵母(下)、鼻韵母的顺序分别加以说明。

表1 普通话韵母

(一)单韵母

单独一个元音作韵母,称为单韵母。可以作单韵母的元音,称为普通话的基础元音,又可以叫作一级元音。普通话中的基础元音有7个:i、u、ü、a、e、ɿ、ʅ。

首先,韵母表第一行的i、u、ü都是高元音,可以单独作韵母,也可以作韵头。元音i发音时,舌尖顶在下齿背,舌面前部尽量接近硬腭前部,嘴唇自然展开。元音ü的发音位置跟i相同,只是双唇要拢圆,而不展开。元音u的发音,舌尖触到舌蒂上,舌面后部向上接近软腭前部,双唇拢圆。

其次,韵母表第二行的低元音a和中元音e,它们只能作韵腹,不能作韵头和韵尾。元音a发音时舌尖顶在下齿龈,口腔尽量张大,双唇自然展开。元音e发音时舌尖触在舌蒂上,舌面后部跟软腭前部相对应,口腔自然张开,双唇自然展开。

再次,韵母表第一行前面的两个舌尖元音ɿ和ʅ,有人把它们合为一个音位,汉语拼音中把它们跟i元音都标示为i。但我们讲发音的时候还是分开来为好:舌尖前元音ɿ只能跟舌尖前的塞擦音和擦音声母相拼;舌尖后元音ʅ只能跟同部位的舌尖后塞擦音、擦音和通音r相拼。它们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是前面声母发音的延续状态,所以它们是依附性元音,没有拼合的自由。

以上是普通话中的7个基础元音。韵母表第一行还有一个翘舌元音er,有人把它列为单元音。实际上,这就是中元音e加上翘舌韵尾。er只能出现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能跟辅音声母拼合,是一个孤立韵母。er有两个变体,在不同声调的发音中差别明显:韵腹在去声中发为半低元音,如“二”;在其他声调中才是中元音,如“儿”。这一点在er的发音练习中要特别加以注意。

对于7个单韵母的教学,可以分为三组:a、e、i、u为第一组,最容易学;ɿ、ʅ为第二组,跟各自声母拼合进行练习;ü放在最后学,跟i、u对照,重点操练。练习发音时可以在这些单韵母前面加上不同的声母,反复操练,熟能生巧。

(二)复韵母(上)

复合元音作韵母,就是复韵母。二合元音有前响和后响之分。这一节先讲韵母表第二行方框后面划√位置上的5个后响元音复韵母ia、ie、ua、uo(o)、üe。它们的共同点是不带韵尾,只有韵头和韵腹。韵头的发音只是表明韵母发音的起点,时长较短,发音开始之后立刻滑向韵腹元音。

其中ia、ua两个韵母的低元音韵腹a的发音要领没有什么不同,跟它们在单韵母中的发音一样。而ie、üe、uo(o)三个韵母的中元音韵腹e的发音却有些差别,用o代e是便于识别。普通话基础音系只有一个中元音e音位,这个中元音具有游移性。在单韵母中,e的发音呈现为舌位高低维的连续动程。在复韵母中,e表现为舌位前后维的离散变体。如:带前元音韵头的ie、üe中,韵腹e发音为前元音;带后元音韵头的uo(o)中,韵腹e发音为后元音。韵母uo在唇音声母后面省略韵头u-,例如:波bo—多duo,磨mo—罗luo。实际上,这个韵母在唇音声母和非唇音声母后的发音是相同的。

(三)复韵母(下)

这部分包括韵母表第3行和第4行中的8个韵母。其中前4个韵母ai、ei、ao、ou不带韵头,是前响二合元音。韵母ao是以o带u,韵母ou是以o带e,都是为了便于识别。上一节的5个复韵母都是后响二合元音,这一节又有4个前响二合元音复韵母。响音总是落在韵腹位置。韵腹作为韵母的核心和音节的核心,又称为音核。后四个韵母uai、uei(ui)、iao、iou(iu)带 韵 头u-或i-,又可称为三合元音。以上这些韵母的共同特点是都带有元音韵尾-i或-u。韵尾的发音并未达到高元音的位置,只是从韵腹的低元音或中元音向韵尾元音滑动。所以,韵头和韵尾又称为滑音。

韵母ai、ei的发音是从韵腹元音向前高元音i方向滑动。发音时,舌尖始终要抵住下齿背。韵母ao、ou的发音是从韵腹的低元音或中元音向后高元音u方向滑动。发音时,舌尖要始终触到舌蒂上。韵尾滑动方向的终点,大致在半高元音附近,不超过高元音和半高元音之间的中点。

韵母uai、uei、iao、iou是三合元音。三合元音都是中响的,韵腹处在韵母的中心位置。从这四个三合元音的组合方式可以看出,同一个韵母的韵头和韵尾高元音i和u都是交错组合的,这是为了发音的便利。如果韵头和韵尾都是同一个高元音,发音将会很拗口。

复韵母的教学次序是首先学会图4左侧方框里的开口呼韵母,讲解要领,领读示范。学生初步掌握后,再说明后面带韵头的拼合规则,就可以让他们自己操练,互相矫正。

(四)鼻韵母

鼻韵母,就是带有鼻音韵尾的韵母。普通话共有15个鼻韵母,其中8个带有前鼻音(舌尖鼻音)韵尾,7个带有后鼻音(舌根鼻音)韵尾。鼻音韵尾的发音,通常并不是一个完全的鼻音,而是韵腹元音后期软腭下降,产生较强的鼻化成分。发前鼻音韵尾的时候,应把舌尖放在下齿背上;发后鼻音韵尾的时候,要把舌尖放在舌蒂上。汉语吴方言和日语音节中只有一个鼻音尾。母语是日语或吴方言的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要特别注意前、后鼻音韵尾的发音区别。

鼻韵母的发音教学要跟学生讲清两点。①韵母in、un、ün、ing汉语拼音形式虽然省略了中元音韵腹e,但在实际发音中仍要把这个中元音韵腹发出来,否则会很不自然。②韵母ong、ueng的区别在于:韵母ong必须与辅音声母相拼,韵母ueng不能有辅音声母。但它们的发音是相同的。这也影响到韵母iong的错位,本来应该是撮口呼的★üeng,却常常被误认为齐齿呼。

鼻韵母的教学次序是先讲解图4左侧方框里的开口呼鼻韵母,再引导学生练习后面带韵头的鼻韵母。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拼合练习,这有助于发挥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四、声调的发音教学

声调也是一种音位。我们认为,普通话的声调应该以语流中连读的表现为依据,可以描述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11、去声53(石锋,2020)。连读调更接近于本调,连读调更接近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口语声调。学生学习普通话声调的目的是学习说汉语的,而不只是来学习发单字音的。普通话简明音系给出了四个声调的发音特征和图示(见图5)。

图5 普通话简明音系——声调

(一)阴平调

阴平调以高平为本调,变体有55、44,偶尔有33,实际上还会有54、45,或者34、43等变体。阴平调起点和终点都在同样的高调阶内,在语流中起点和终点都是分布在调域的上半部,很少达到调域上线。

(二)阳平调

阳平调的本调为中高升调,变体有35、24、25等。因为阳平调起点在调域中部,具有较大的中调游移性。阳平调在语流中起点总是在调域下半部,终点总是分布在调域的上半部。

(三)上声调

上声调的本调为低平调,也可以发为低降调。上声调变体较多,有11、21、112、113、114、212、213、214等。上声的低点都是在调域的下线。上声是有标记的,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上上相连时,前字变调为阳平。单独发音时要有高调尾作为参照。普通话上声是低平调,学界已有共识(王力,1979;石锋、冉启斌,2011)。教学时应特别避免要求学生只学214的生硬发音。

(四)去声调

去声调的本调为高中降调。变体有54、53、52、51、42、41等。去声在语流中,多数表现为53,从高调阶开始,到中调阶结束。去声位于句末时,会在低调阶结束。一般认为去声相连时,前字为53,其实,去声后字为其他声调时,也是53。去声的起点一般是在调域的上线。

了解普通话声调的本调,有助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而自然的汉语韵律发音。为了对比练习发音,可以把学习操练的顺序调整为“高—低—降—升”或“高—降—低—升”。同时要特别加强连读组声调的训练,充分注意单字进入语句中的韵律特征(林焘,1990)。可以按照“单字调—两字组—三字组—四字组—短句调”的顺序,多种声调组合,循序渐进,反复操练,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汉语发音的洋腔洋调现象。

讲到连读,就会遇到轻声的问题。有人把轻声作为汉语的第五声调。其实轻声是一种特殊的连读变调。除了“们、了、的”等个别字之外,原来读四个声调的字都有可能变读为轻声。轻声就是失去原来声调的特征而变读为轻而短的字音。各种语言中都存在读音轻重的不同,所以,轻声的发音不需要作为难点,只需要告诉学生哪些字要读为轻声即可。另外,关于儿化韵的派生变化和发音说明,请参阅《北京话儿化韵十题》(石锋,2021),本文不赘。

五、结语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以语音为先导的。通过本文解说的普通话简明音系,希望教师可以摆脱普通话语音教学繁琐重复的误区,简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减轻师生负担。通过普通话简明音系的实际教学操作,可以使我们对普通话语音系统有更为清晰简洁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对比研究多种语言,探索语言的奥秘,发现语言的原理。

猜你喜欢

韵尾鼻音辅音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到底谁是老师啊?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廉州话鼻音韵尾演变研究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普通话与前后鼻音的发音方法
粤东闽语n尾韵文白异读及其与ŋ尾韵和鼻化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