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音教学研究
2022-09-30专刊主持人石锋南开大学文学院
专刊主持人:石锋 南开大学文学院
什么是语言?看看各种书上,语言的定义有数十种之多。其实,人们说出来的话就是语言。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定义。有声语言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因为人类语言是有声的,即语言中的一切内容(结构、语义、功能、语用、情感)都是通过语音表现出来的,同时又通过语音来接收和理解。所以无论是研究一种语言还是学习一种语言,首先就要研究和学习这种语言的语音。因此,作为汉语教师,研究怎样教好汉语语音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本期“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音教学研究”专刊的意义。
语音教学要解决的是两件事:教什么?怎样教?首先来看教什么,就是教学的内容。所有语言的语音系统都具有双重意义:一种是狭义的基于音节和音节组合的静态系统,如汉语中的单字音、两字组、三字组、四字组;一种是广义的基于语句音流的动态系统,如各种句型、语调升降、焦点突显。这里的静态和动态都是相对的,如静态里面也有协同发音和连读变调等。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学界近年来出现“话语转向”,兴起互动语言学,把实际交际中的语言作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可喜的趋势。这对于我们的语言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把连续的语句音流的语音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当然是先要掌握静态的语音表现,但这只是序幕,真正的内容在于掌握语句音流的动态系统。因为在语言的互动交际中,实际使用的都是语句音流,而不是孤立的词语。要教好单字、单词的发音,更要教好单字、单词进入语句之后的发音。
语音教学该怎样教?语音教学跟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语音教学的实践性,这不是只听老师讲解发音原理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发音和听辨的实际操练才能学会。这样就引出下面两个选择: 一是在简单和复杂之间,选择简单;二是在主动和被动之间,选择主动。在同样条件下,选择简单的方式,事半功倍,肯定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上课要善于当教练,启发学生多多开口讲话,努力保证每节课学生的开口率。
本期专刊发表的11篇文章都是汉语教师的语音教学和研究的成果,有的是经验总结,有的是实证考察,有的是实验分析。其中,《汉语语音教学的捷径——普通话简明音系解说》(徐坤宇、石锋),《中文二语朗读语料中不同语言特征对可理解度和口音程度的作用》(杨春生、陈凯迪、杨涵、李丹薇)这两篇主要涉及语音静态系统的教学研究的经验总结;《三语习得视角下单元音/u/的感知研究——以日、英、汉三语学习者为例》(王金、梁磊),《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实验研究及建模》(朱益琳、王杨、刘掌才),《上声的习得与教学问题》(张航)三篇主要是探索考察静态系统中的元音和声调教学问题;《韵律组块教学对汉语二语歧义句加工的影响》(陈默、张凤、陈青),《汉语学习者三字组声调偏误研究——以美国留学生为例》(江海燕、郭旭宏、张琳)两篇专注于连读调的分析,是向动态系统的过渡;《国际中文语调教学当有内容之我见》(曹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调教学浅析》(邓丹),《葡萄牙学习者汉语陈述句语调习得的实验探索》(温宝莹、潘超超、徐利峥),《噪音背景下汉语二语者焦点感知研究》(曾晨刚、韩笑)四篇就是动态语音系统的讨论和研究。
语音教学研究不同于一般的语音研究,兼有理论和应用的双重性。语音教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就是: 基于教学实践的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地揭示语音系统的内在机制,更加深入地认识语音习得的一般规律。语音教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就是: 利用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师按照语音系统的内在机制和语音习得的规律安排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我们期望本期专刊的这些文章对于改进汉语语音教学,提高语音教学效果,能够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