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古树衰弱原因及复壮措施研究

2022-09-30李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古树名枝干古树

李猛

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所谓的古树,普遍意义上是树龄100年以上树木的统称。古树所承载的并非是一种自然景观,还是进行本地生态环境变化考察、社会发展梳理和历史事件还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我国社会意识中,古树还多以名木的身份出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当地文化的影响,使得古树的保护与文化传承之间产生了密切联系。正因如此,针对古树的保护才显得尤为重要。保护古树不仅能够实现对园林景观的维持,更能够实现对当地文化与特色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然而,造成古树衰弱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需要从自然生长规律和人为影响两大方面着手调查,以此作为实现古树保护和复壮的重要基础。

1 园林古树的保护与复壮

园林古树的保护与复壮工程并不仅是为了保护一颗树木,而是在保护一段文明和一段记忆。古树,特别是名木的被保护在历史考证、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是因为很多事情会因为时间被冲淡,或者因为某一段历史的隐蔽性让人难以知晓其中的真实情况,但是作为物质见证者的古树却能够完美地保留这些痕迹[1]。

对社会发展来说,古树是文明进步的活化石。但植物本身也存在生命周期,特别是大自然的物质客观规律对事物的影响将成为古树保护和复壮的重要阻力。这意味着,现阶段针对古树的保护不仅仅是要和人为影响对抗,也应该遵循客观物质发展规律。问题在于,如何鉴别人为影响和自然规律对古树的损害,又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做好保护工作、构建复壮管理体系。

2 园林古树的衰弱与死亡原因

根据近些年国内社科研究单位的调研记录分析,在城市园林内的古树衰弱问题是尤为严重的,衰弱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除了人为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点因素:古树本身就已经具有很高的树龄、古树受病害困扰,生命力较弱、古树的生长环境改变等。这些自然因素的生物学集中表现为:树木根系的吸水、吸养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树木庞大的躯干和体积与根系吸收能力的不匹配直接导致树干的生长达不到供给要求,整体树木的生理失衡情况明显,进而造成枝干的萎蔫和叶片大量脱落。

首先,相关单位已经开始着手对这些古树进行安置和铺装,但由于铺装技术和地区性的经济差异,使得铺装和保护工作水平存在极大差异,尤其是为了减少经济投入使用的硬化铺装更是直接影响到了正常的根系生长。在此背景下,树木的根系生长状态开始进一步恶化,不仅上半部分的枝干出现严重的生长不良,树木的根部也开始出现抓地不牢的问题,甚至很多古树都面临着随时倒塌的风险。

其次,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发挥着消极作用。尽管公民的素质提升使得对树木进行直接破坏的行为减少,但是人为的踩踏、高频率抚摸及把玩也将会严重影响古树的正常生长。尤其是部分游客为了拍照,可能会随意攀爬或踩踏古树,使得原本较为脆弱的根系承受了更多的外在压力,进一步导致古树的生长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

再次,由于古树本身的生理机能已经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衰弱,使得自身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病虫害抵抗能力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一旦古树发生病虫害问题,其表现都将十分强烈、且后果往往也比较严重。在自然条件下,古树的病虫害问题基本上只能靠自我恢复,或者生态园林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防治。但最终效果相对有限;在城市条件下,园林古树的病虫害问题虽然有专业人员打点,但是受到古树自身体积的影响,以及外来游客携带物的风险,使得园林景区的古树病虫害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最后,古树的衰落和死亡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一些极端的天气也会让古树加速衰落和死亡。比如,一些雷雨天的闪电对古树的生存有着巨大威胁、冰雹或者强降雨会直接导致古树躯干严重受损。其他问题,如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也是影响古树衰弱的重要因素[2]。

3 园林古树的保护措施

3.1 尊重自然规律,降低搬迁频率

从实际生长情况角度分析,大多数古树名木的生长都是在某一固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在状态基本上已经维持了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之久。这意味着,古树和古树的生长环境基本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当地的特色生态环境。换句话说,针对园林古树的保护不仅仅要保护古树名木本身,更要其周围的生长环境作为重要的保护内容。将针对某一古树的保护转变为针对某一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古树保护的目标。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古树名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这包括对周边地区的建筑施工进行规划和管理、针对周边垃圾杂物进行定期清理以及对古树周边水资源的质量维护进行监督管理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商业开发需要,很多建筑单位或者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单位都将古树的移植作为自身商业开发的一大重要卖点。这种行为应该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是针对古树的移植问题进行细化管理,区分可移栽的古树类型,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移栽资格评审;另一方面,是要对古树的移栽频率进行严格控制。并非所有的古树都不能进行移栽处理,部分生长环境已经发生严重破坏的古树可以考虑通过移栽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但是要严格限制古树移栽的频率,尤其是要做好移栽频率记录和移栽跟踪工作。

3.2 安装避雷设施,加强安全保护

由于古树的生长态势相对较好,通常以高大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很多古树名木都是以“参天大树”的形象矗立在园林内,加上周边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古树极易成为天然的雷电导体。因此,要特别重视古树的避雷问题。主要从以下三点工作展开:

第一,是针对古树的树冠进行定期修整。树冠的修整不仅能够缓解由于树干中空严重、树冠生长茂盛带来的力学结构不平衡问题,也能使得树干的形状在物理学上尽可能避免成为雷电的引导目标;

第二,是要适当安装避雷装置。针对古树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的特性,引入避雷装置帮助古树进行避雷处理,以免在暴风天气中被雷电损毁;

第三,是针对古树已经出现的折损问题采取保留处理措施。例如,除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枝干之外,其他的枝干,特别是已经出现了折损的枝干要及时处理干净,避免由于枝干极端的离子聚集造成雷电轨迹连通。可以采取三脚架的方式进行固定处理,注意三脚架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即可。

3.3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公众认知

加强对保护古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们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倡导更加文明的旅游参观模式,将人文建设、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三者相统一,共同推进园林古树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建设而言,应该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持续引导公众的自我管理和互相监督。尤其是要将古树保护的责任推广到全社会范围内,使得每一位公民都能认识到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并成为古树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强化法律建设,细化规章条例

现阶段针对古树的保护不应该仅仅只靠道德约束,也应该成为法律强制性保障内容。对古树的保护要写进相关的律法中,例如国家森林法和《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地方政府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台地方性保护措施和法律法规形成有效合力,进一步落实全面建设高质量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

3.5 加大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

地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应该成立专项拨款资金,由该资金组织为古树名目保护提供有力经济支持,促进整个保护行业的健康与科学发展。一般来说,该类保护资金可以由公共财政单位带头建立,全社会共同加入到这一资金建设体系中,真正实现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建设和共同保护的目标。这种做法既符合法律规定,也不会对地方财政造成额外负担。特别是地方企业的参与还可以为这一事业的发展赋予更多的力量,使得古树的保护成为一项可以长期健康运行的公共事业。

3.6 强化日常监管,严禁恶意破坏

由于很多古树的损坏都是由于人为的破坏,有关部门要对名贵的树木进行建档,以此作为实现古树后续维护与发展的重要资料参考。此举也将成为古树保护成体系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一般来说,在古树名木周围要设置围栏以降低人为活动因素对古树的干扰作用,并且要配合路面和周边环境的共同规划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土壤的渗透率保持,使得古树的根系处于更加理想的生存环境中,进而实现树木的健康生长[3]。

4 园林古树的复壮措施

本文结合广州市某城市园林的古树复壮案例,通过对该园林景区的古树复壮操作进行重点讲解。古树复壮效果如图所示:

图1 复壮前

图2 复壮后

4.1 定期修剪枝干,帮助新枝生长

在古树名木的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自然凋谢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叶子枯黄的现象就要对枯叶及时清理,以免这部分折损枝条影响到古树的正常生长,尤其是整体的营养吸收效率和营养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在修建完毕后还应该重点就水肥管理问题进行数字化分析,并结合相关专家的建议进行水肥配比调整。

根据古树的生长时间差异以及古树本身的种类差异选择合理的修剪方式。例如,对于落叶性的树木修剪只剪掉枝条顶端部分即可;常绿树的修剪要在保证其自然树形的基础上进行修剪,如涂抹聚乙烯涂料;针对香樟树类,则需要对老枝叶的生长情况进行重点修剪以此实现古树的健康生长。

4.2 合理规划种植,应用桥接方法

由于古树名木的生长时间都相对较长,加上枝干部分的影响供给不足,使得古树名木的生长很容易陷入到生长态势衰弱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选择合适的树木种植处理方法,如桥接法进行古树名目复壮。

在实践操作阶段,要将与古树同种类的幼树移栽到接近桥接古树的周围,使得这些新树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到有效的生长营养,先保障幼树的生长态势趋于稳定和健康。等到幼树的枝干发育成熟后,就可以和古树之间建立起桥接关系,让幼树强盛的生命力成为带动古树营养吸收的重要动力,从生物共生的角度实现古树复壮的目标。

4.3 做好日常松土,制定培土计划

在古树的复壮期间,要做好松土工作,优化土壤的营养结构,改善土壤的透气效果,增加土壤的下渗率。通常情况下,在复壮处理的冬季阶段就要开始针对古树的土壤进行深翻工作,配合适量的、营养均衡的有机肥料,进一步丰富土壤的营养结构。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松土阶段更应该强化对古树名木根系的保护工作,避免本就脆弱的根部受伤。在根部填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如水土流失、土壤压实等。因此,在松土和培土阶段,要保持种植土的厚度在40cm以内。特殊形况下,还应该对古树周边进行土墙隔离处理,以此作为古树生长土壤保持的重要手段,为古树名木的复壮搭建良好提供最佳环境。

4.4 加强病害防治,增强肥料管理

加强病害防治和增强肥料管理是古树复壮的两大重要保障性工作。在古树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肥料的管理。详细分析古树的生长周期、生长特点、树龄以及吸水能力等,控制施肥量,并且要增设排水沟,防止古树的根茎长时间泡在水里发生腐烂现象。另外,在遇到干旱时期,还可以修土坝,下雨后可以将雨水存下来,作为古树生长的预存水分,满足平时的灌溉需求。还要加强古树的防虫害处理,定期喷洒农药,增强古树的防虫能力,让古树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4.5 注意坏㓊修补,强化树干管理

定期清理古树内的腐烂枝叶,排查有无虫卵,并将已经坏死的组织及时清理,定期对古树进行消毒。古树的坏³修补工作一般是在秋末或是早春时期。因为此时是古树的休眠期,修补工作不会对古树的生长造成影响,而且还可以为古树的生长储存一定的能量。

4.6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注射效率

对于生命力比较弱的古树来说,促进其生长需要辅以药物注射,通常采用的方式为挂树干的注射方式。这种注射方式可以根据古树的衰弱程度控制注射剂量和注射次数。值得注意的是,树干注射不适用于容易产生伤流的树种。

4.7 灵活处理,设置防护支架

因为古树的生长年份大多很长,势必会出现枝叶腐烂、树干中空或死亡的情况。枯枝烂叶会增加古树的承重负担,会让树体产生倾斜,引起树冠的生长失衡,如果加上外界因素的干扰,就会使枝干脱落,严重者还会导致树木死亡。所以,为古树设置防护支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古树得到良好的保护[4]。

5 结束语

综上,在城市的园林中,古树名木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存在,是一个地区历史的见证者,具有很深刻的纪念意义,所以十分的稀有和珍贵。一定要重视古树的保护和管理,才能让古树处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发挥出其自身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

猜你喜欢

古树名枝干古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何 芳
《古树》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保护古树名木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油画《马六甲古树》
村子的古树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