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白蚁防治技术研究
2022-09-30唐伟洲
唐伟洲
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古树名木作为大自然与我国前人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园林绿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古树大多处于生理上的过熟阶段或衰老阶段,其自身的生长情况并不乐观,加之有一些处于深山老林或者农村偏远位置,人为保护不到位,树洞内部腐朽很容易于受到白蚁等森林害虫的侵蚀。白蚁属于昆虫纲蜚蠊目,是社会性昆虫,破坏性极强,危害广泛,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与树木的安全。为保障古树名木能够更好的生长,延长古树名木的寿命,应重视对古树名木的白蚁防治,充分分析当前白蚁出现的主要原因。
1 古树名木发生白蚁危害的原因探讨
珠三角地区天气温热潮湿、水源充足、植被品种繁多、林木覆盖率较高,环境条件也非常有利于白蚁的生长繁衍。在古树名木的健康调查过程中,大部分的古树都可以明显的看到蚁路,刮开蚁路,可以看到乳白色的白蚁。古树名木遭受白蚁为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老树由于大多处在生理上的过熟阶段或衰弱阶段,伤口未经处理,长期经受雨水的侵蚀,造成树干木质部疏松腐烂,由于其生长势差,抵抗病虫害产生的能力和自身调节功能也大大削弱。②部分古树名木置于农村住宅庭院中,往往紧邻房屋、院墙等阴暗地点,且木结构品种多而繁杂,利于白蚁的孳生。③发现时间较晚,预防并不有效,由于散白蚁为害林木的现象十分隐蔽,不易发觉,即使是园林人员在白蚁为害林木初期也不易发觉白蚁,有时等人发现的时候,树干已被白蚁蛀空,并由此产生的为害现象逐渐增加,以至造成林木迅速枯死等。④无法依据白蚁生活特点,对病害位置进行初始判断,从而导致防治方案选择不当,难于通过生物驱害等方式,提高处理白蚁病害的效果。
2 白蚁危害症状及规律
只有深刻理解了白蚁对古树木的危害问题,才能基于白蚁的活动特性,通过病虫害防治手段,减少白蚁族群生活对古树木外皮、根尖部位的损害。因此,了解白蚁的习性和筑巢方式,是保护古树木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从白蚁的习性、特点研究中出发,总结白蚁病害症的出现原因,才能在现实语境下,做好古树木病虫防治工作。因此,需要从白蚁的习性出发,依靠对树外皮、韧皮部等部位的观察和判断,确定白蚁病害的威胁程度,从而制定出易于执行的工作方法。下面将分别从土白蚁、散居白蚁的筑巢方式出发,对此类病害的影响程度进行探究:①外皮、韧皮部都是有利于白蚁筑巢的部分,在对外皮损害进行研究时,应该根据树干受损程度,评定白蚁的威胁;②当白蚁的活动范围威胁到树梢部分时,将导致树木浅表层受损,容易由此引起树木局部枯死这一问题;③白蚁不喜阳光,对古树木进行病虫害防治保护时,可以依据此进行病害位置的判断,从而制定防治方案;④由于白蚁会不断对残肢部位进行侵害,导致水分、养分的运输通道受损,从而对古树木造成破坏,干扰了苗木长势。
由于白蚁具有营巢而居的特性,群内分工明确,相互联系密切,繁殖能力强。
3 古树名木白蚁防治技术分析
3.1 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的检查
针对每一株或已被登记或在册保护的古树名木要逐个点开展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仪器探测法。观察法检查主要内容主要包括:①查看蚁路:检查树体表层、地面及裸露的根表层处看是不是发现有泥被、泥线、分杈飞啄孔穴等白蚁的活动现象;②查看伤口腐烂情况:检测伤口腐烂处是否有白蚁为害状况,是否形成有树心巢;③查看树干树皮:检测树体表面上有没有白蚁形成的树洞、塌陷穴等的现状,如果是有,仔细的检查一下树穴洞内、塌陷穴等处是不是已经有了白蚁的为害的迹象或活体;④查看树基部分:以树基为检查重点,检测周边环境处是不是有白蚁为害迹象或活体。仪器探测法:在树干基部钻孔,通过探测树洞内形成影像来观察树洞内白蚁活动情况,检测洞内白蚁。
3.2 白蚁预防技术
3.2.1 加强植物检疫
古树名木通常极少迁动,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要求以及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重视,有些古树名木经过专家和市民的整体评估后,会对影响经济发展和原生地不合适生长的古树进行迁移,以便迁移后能让其更好得到保护,恢复其生长势。在迁移之前古树名木在移栽前应先进行检测工作,以检测有无泥被、泥线、蛀空及粪便等白蚁活动现象,在确定无蚁害后才可进行移栽;对有白蚁为害的,应先做好大白蚁消灭与防治管理,然后再迁移,以防止迁移造成白蚁传播危险。
3.2.2 加强养护管理和复壮
重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处理与复壮工作,如:①伤口处理:主要包括了树洞的清腐修补、伤口处理,减少从伤口处腐烂,促进愈伤组织的愈合,防止白蚁的入侵;②复壮措施:通过挖掘复壮沟置换优良土壤,解决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新根的萌发,埋施缓释的有机化肥增强土壤肥力、修枝促萌、树干挂吊针营养液、叶片施肥等一系列综合复壮举措。有效促进保护古树名木种群的快速健壮和发育,增强树势,抵抗病虫害的侵袭[2]。③树干涂白。对树干进行涂白,破坏蚁路,改变其生态环境,对白蚁有着较好的驱避作用。④做好树洞修工作。利用刮刀等工作对树洞内部已经腐烂的树体、填充物等彻底清除,直至露出鲜活组织,目的是为了促使树木生长出新的组织利于发掘树体活力,然后采用树洞修补材料进行树洞修补,防治白蚁进一步侵蚀树干。⑤做好蛀干害虫的防治工作。蛀干害虫一旦为害严重将为白蚁的为害提高了有利条件。因为蛀干性害虫一般以幼虫钻蛀树木树干、枝条、树皮等部位,引起植物叶片黄化、萎蔫、枯萎等症状,严重时,造成植物整株死亡。蛀干性害虫容易造成古树名木的树干空洞,引起折枝、断枝,甚至主干折断,这些为害症状为白蚁的入侵提高了有利条件。
图1 伤口与明显蚁路
图2 伤口处理与白蚁防治
3.3 物理防治技术
3.3.1 挖巢
挖巢法一般适用于场地比较开阔适合挖掘的场地使用,比如不存在承重墙,不危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等场地,或者是无法通过施药解决的地方,它的优点是方法简便,不用药剂,通过挖掘蚁巢达到消灭白蚁的目的。但是挖巢法要求对操作者对蚁路的识别、巢穴的走向以及蚁巢的结构判断识别等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挖去主巢,遗漏副巢,遗留的蚁群会重新补充蚁后蚁王,继续繁殖,重新筑巢。
3.3.2 灯光诱杀成虫
白蚁有翅成虫趋光性强的特性,在白蚁婚飞季节,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古树名木附近设有白蚁成虫诱杀设备,在灯光下放置一大盆水,水中滴适量煤油,利用光源将有翅繁衍白蚁诱集掉入水中而歼灭,以减少白蚁在古树名木及周围中筑新巢为害的机率,同时减少了白蚁群体密度。
3.4 生物防治技术
3.4.1 利用白蚁天敌
生物防治技术的特点在于起于病虫害,也止于病虫害,通过引入生物天敌的方式,处理病害问题,可以减少对古树木生长带来的破坏,是当前阶段较为常用的病害处理方法。因此,需要以引入天敌为处理病虫害的起点,并根据蜘蛛、隐翅虫等不同生物的捕食特点,选择对古树木破坏较小的生物,有利于在现实中,控制白蚁的数量,避免其形成族群效应,降低古树木生长负担。由此可见,如若由于天敌没选好,那么病虫害防治工作收效甚微,甚至将导致生物防治失败的问题出现。可以说,“生物选择”是决定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由此可见,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减少白蚁族群数量,提高防治方案的应用价值,达到高效、高质驱逐白蚁病害的目的。
3.4.2 利用白蚁的信息素
白蚁是社会性昆虫,它们主要依靠白蚁外分泌腺分泌的信息素来进行诱导和调节行为反应。首先根据白蚁信息素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信息素干扰方案,在基础上对白蚁的行为加以诱导,有利于在此过程中解决白蚁对古树木的危害问题,也能够基于白蚁的活动特性,通过信息素干扰这一防治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古树木的损害。其次,为了确保防治技术的有效性,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依靠对信息干扰素的判断,结合白蚁族群生活对古树木外皮、根尖部位的损害程度,通过干扰聚合信息素的方式,避免族群效应,有利于在实践工作中,提高古树木病虫防治工作的价值。此外,国外的专家们和中国学者们都围绕着白蚁讯息素进行开展了他们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和工作,在其中很多研究方面也都已经取得出了一些重要进展[3]。利用信息素进行防治具有高效、无毒、不污染环境、不杀伤益虫等优点,因此采用信息素进行防治白蚁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值得今后展开深入的研究,以获得更为全面的防治应用。
3.5 化学防治技术
采用喷粉药防。白蚁是社会性昆虫,具有相互咬舐、交哺、清洁等行为特征,利用这一行为特征,可以对其进行喷药粉带回巢内相互舔食后进行毒杀。首先要对树干、树洞、树体的腐烂部分和树基周围自然环境等开展了细致检测,如果出现有相当总量的白蚁个体,可直接喷药粉进行灭杀,利用白蚁之间相互舔食的特性,使药物粉在白蚁个体之间交叉传播,使更多的白蚁个体取食药剂,待药效发作,造成巢内大部分白蚁个体死亡,从而危害整个群落的生态平衡功能,使得种群内数量减少,群体日渐虚弱,最后造成整个群落没落而死亡。使用药剂喷粉,常用的药剂有吡虫啉、氟虫氰、拟除虫菊酯等,用药时注意药剂浓度不能太高,要保证受到喷药的白蚁回到蚁巢内传给其他白蚁,若药剂过烈,会造成白蚁未回到蚁巢内就死亡了,从而达不到相互取食触杀的效果。
3.6 诱杀技术
3.6.1 埋置诱集箱
在古树名木上白蚁最活跃的部位,一般在距树头50厘米至100厘米处埋置诱集箱,箱内可防治松木桩,松木木屑进行诱集,要更好的诱集,可先将松木桩用淘米水先进行浸泡,等诱集到相当数量时,再采取喷粉、放置饵剂等方法处置,有效地抑制了白蚁群体的白蚁防控技术。埋置后大约10-20天左右进行观察,待诱集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喷药粉防治。
3.6.2 毒饵诱杀
毒饵诱杀技术是利用白蚁喜欢取食的一些食物混配一定药剂做成诱饵,吸引白蚁取食,白蚁通过取食诱饵后中毒达到防治目的。在树基环境中应用,当发生白蚁活体或为害后埋设毒饵,常用的毒饵有诱杀袋、诱杀条、诱杀带等[4]。使用方法:①先用工具将诱饵包装剪一个5*5厘米的破口,将破口对准树干周围白蚁最活跃的部分,然后用胶带绑住固定诱饵包,让它们进行取食。②放置诱集箱时,也可以同时将诱饵倒入诱集箱内,免去检查的麻烦,从而达到诱集监测与灭治一体化的效果。
图3 埋置诱集箱
3.7 化学防治
3.7.1 药液喷洒
在诱集后喷粉灭杀或毒饵诱杀之前,为降低虫口密度,可以用药剂对树干进行低压喷射的方法,对树干3米以下的树干表层、树穴内和断枝截面一定宽度处均匀喷射,以降低虫口密度,常用的药剂有毒死蜱、联苯菊酯等[5]。树身喷药完毕后,再对树基附近约1.5米区域内地表土层进行诱杀或投放诱饵做进一步的诱杀处理,形成触杀、诱杀多措施防治。
3.7.2 灌药液处理
对存在白蚁危害的树头进行灌药处理,对树体周围1.5米范围内的土壤进行灌药,灌药的动作要快速,要均匀,一定要灌湿浇透,可用白迪350-700倍药液进行浇灌。
4 展望
目前,不少古树的树身正被白蚁蛀空,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极有可能被大风吹折而死亡。白蚁对古树名木造成的为害必须得到古树名木保护者的重视,因为白蚁的啃食会破坏韧皮部,如果造成环蚀,这就相当于树干上的树皮被环剥一圈,这将造成树的根系将因得不到有机物的供给而死亡。白蚁从伤口处侵入形成树心巢,从而破坏形成层,影响树干增粗。破坏木质部后会阻断水分和无机盐向叶运输,从而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导致树木生长缓慢。破坏木纤维,影响树干的强度,降低树木的抗风性,在恶劣天气下使树干容易折断。
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应根据各种白蚁的生物学习性和危害特点,提出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方法,最大程度上改变名树古木被白蚁侵蚀的现状为保护古树名木免受白蚁危害。为挽救濒临生存之忧患的古树名木,建议相关部门设立古树名木白蚁危害防治专项基金,全面开展古树名木白蚁危害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古树名木白蚁危害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