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年教员递进式听课的初步探究

2022-09-30孙会利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员层级内化

李 键 孙会利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航空维修管理工程系 河南信阳 464000)

在院校教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青年教员是教育教学精进的后劲力量。提升他们教学能力始终是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且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挑战[1-2]。要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培训、教学审定、试教练讲、观摩听课等等,而其中听课是一种相对更加有效、更加快捷的学习方法,因为直接接触真实课堂,青年以模仿的方式会更快适应和找到上课的感受。所以通过听课,青年教员能快速积累教学经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这是其走上讲台、站稳讲台的必由之路[3]。

对于青年教员该如何有效听课,何捷学者提出多向式听课[4],但较少考虑教学能力的针对性提升。有些学者建议听课要有具体的针对性[5-6],但更多从课程特点、教师特点方面总结,缺乏对初期任教的青年教学听课的指导。另外一些学者有提出进行互助听课[7],强调听课反思[8]。但是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在听课获得方面指导还略显不足。尽管围绕听课的探讨各有特点,但是这些对于任职初期的青年教员来说,相对宏观、粗糙且分散,缺乏具体的指导及应用措施,对青年教员的阶段性听课现实需求方面引导不足。因此如何更科学有效、有目的听课,还需深入探究。

基于此,本论文从青年教员听课问题出发,以其教学能力提升为导向,建立递进式听课模型,分析不同层级对听课的要求,旨在培养青年教员教学思维和课堂组织能力,避免听课的盲目性和听课后的无效性,进而实现青年教员教学能力的渐进式提升。

一、青年教员听课问题的现状分析

1.目标意识不强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针对听课,适当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所听上课教员的授课内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员在听课前,往往没有设定好具体的目标,或者没有带着问题去听课,不清楚自己要从这节课中收获什么,而且对上课教员在前面已经讲过的或者后续要安排的内容缺乏沟通探知。有些甚至是为了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而被动去听课。结果在听课过程中,脑子匆匆而过没有留下较多印象,笔记寥寥无几却没有较多重点。以上情况反映的就是听课目标意识不够强烈,始终把自己摆在“局外人”的角度,没能较好地融入课堂中去,这样既浪费时间和教学资源,而且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收效甚微。

2.听课方法不当

虽然现在青年教员普遍学历高、学习能力强,但是大不数并没有经过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训练,所以在跟班观摩“老教员”授课时总感觉某个地方讲得好但又不知道好在哪里,学员互动效果很好但自己不知道如何调动学员积极性等等,最终自己不清楚应该学习“老教员”的哪些具体能力。这就会导致青年教员出现“看热闹而看不出门道”的现象,关键原因是没有找准适合自己的听课方法,对教学组织理解不到位。

3.课后转化效果不足

在听完其他教员上课后,一方面青年教员对课堂收获认识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总结别人优势地方,进而实现自己上课的有效转化;另一方面青年教员不能辩证看待他人的课堂教学,认为所有的内容或者教学活动都是恰当正确,进而不能对存在问题的课有所反思或改进。所以有些课程,特别是青年教员承担的课堂,仅仅听一两遍是不够的,每一次听课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见解,而这些正是青年教员借用转化的重要基础。

二、递进式听课模型及内涵

1.递进式听课模型的建立

基于青年教员在听课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建立了适合青年教员的递进式听课“五层”模型(如图1),旨在引导他们应该如何有序安排听课,解决他们听课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按照他们教学能力的循环提升,提出从初期听课到成熟听课过程中不同阶段应该达到的不同能力层级要求,使青年教员听课更加有目的、有针对、高效益。

图1 递进式听课“五层”模型

其中“五层”具体包括理解、梳理、借鉴、内化和辩证,每一层代表着青年教员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对应着在听课时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要求。最基础是理解层,在达到这一层要求之后,青年教员听课自动进入“梳理层”,然后完成该级要求后再进入“借鉴层”,最后逐级达到“辩证层”,如此这样循序递进式听课,方能稳步实现青年教员教学能力的快速精进和提升。

2.递进式听课模型的内涵(1)各层级内涵

这五层,对听课要求由低到高,在听课内容上由浅到深,在听课目标上由简单到复杂。这也正是符合一名新教员从未知到精通、从基础到成熟的成长发展逻辑。

第一层,理解层。很多青年教员所承担的课程并非自己的专业所长,接触一门课程时还并未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况且手中的学习资源有限,所以在初期听课时,青年教员应注重以积累和理解知识为主。这段时期,把自己作为学员角色,跟班其他教员上课,在课中先注重去理解本节课所传达的知识点、操作方法、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等等。在理解层,完成一门课程的知识扫盲。

第二层,梳理层。在理解课程的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青年教员再去听课时,则要关注上课教员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内容。梳理出上课教员教学细节内容,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梳理整节课、整门课的知识框架、逻辑体系,建立宏观认识,实现全局把握,纠正理解偏差;二是梳理上课教员对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课前的复问或者引言方式,课中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思政点的引出和融入、上下知识的衔接过渡,以及课后小结的合理收尾等;三是结合自己理解的重难点和上课教员讲授的重点,梳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四是梳理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这是青年教员备课或者上课中非常欠缺的部分,因此青年教员应该梳理出本课程组教员或者其他优秀教员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的规律。

第三层,借鉴层。在青年教员听课后能完成相应内容(梳理层)的梳理,就可进入到借鉴层级。在本阶段,青年教员在听课过程中,不再散状式听课,而要注重观察上课教员的教学基本功,借鉴他们如何将教学各方面要素浑然一体地呈现出来。主要借鉴以下方面:一是讲,听上课教员教学语言如何凝练流畅、对问题的引导和阐释、对学员的互动和评价;二是写,板书如何设计来突出教学主线以及板书的合理布局;三是演,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等与讲授过程如何配合恰当;四是画,图形、表、流程等如何严谨细致地书画,以及汉子的笔画和笔顺等;五是态,要观察上课教员精神状态、教姿教态、与学员的亲和度等方面是如何表现。这些“讲、写、演、画、态”基本功对于青年教员初期上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学会借鉴其他教员怎么成熟运用,进而自己逐渐模仿并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第四层,内化层。教学上常有“教学无法、教无定法”,也在说明不同的教员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课程也不局限于在某种教学方式上,每个教员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那么青年教员在频繁多次听课后,要看到不同教员的不同风格,在借鉴他们教学逻辑、优秀教学基本功、课堂组织能力等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慢慢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要实现这样的结果,需要课后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悟”出课堂授课方式与内容中的变与不变的规律,逐渐内化吸收。

第五层,辩证层。这一层对听课教员要求较高,一方面自身在教学上已有长期丰富经验积累,从课程内容深度到教学课堂组织等都能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点,对教学有深刻的见解;另一方面,听课教员思维有较大改善,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全局的眼光、理性的思维来听课,能看到上课教员的闪光点,且能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达到这一层级的听课,听课教员需要换位思考,从上课教员的角度审视这堂课,思考教学设计该如何改进,把其中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去共同研究和解决。通过辩证思维听课,教员的教学能力会持续精进。

(2)各层级与听课频次的关系

青年教员递进式听课“五层”模型是对其听课方法、要点的引导,从基础理解层到最高的辩证层是逐级递进的,而这种递进与听课的频次直接相关,如图2所示。从第一次听课到第a次听课,只是解决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在又反复听课后,从第a次到第b次,青年教员自然会在理解知识基础上,更多关注知识的框架体系和讲课逻辑。那么要向实现借鉴别人的讲课经验和教学能力,需要持续再听课,那么就需要超过b次听课。同样要将各种教学设计和方法等内化为自己的功力,需要超过c次听课,最后能为课程建设和改进提供辩证的建议和意见,则需要超过d次听课。

图2 递进听课层级与听课频次的关系

经过分析,听课频次区间与“五层”递进层级呈一一对应关系。图中的听课频次从a(a>1)到e(无限制)逐渐增大,对应对青年教员听课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为听课获得逐级递增。青年教员要想达到某一层级,需要达到相应的听课频次(区间)。具体的a、b、c、d、e频次数值,需要根据不同教员的接受能力、该课程的难易程度和成熟度(新课或成品课)以及上课教员的教学水平(比如国家级、省级、校级等)等等而定。

如果青年教员长期坚持按照这个规律听课,其对课程的认识、对课堂的组织、对教学方法的应用、对课程的改进等方面会层层递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足进步。

三、青年教员递进式听课的应用

本论文建立的“五层”递进式听课模型以及听课层级与听课频次的关系具有普适性,针对青年教员的多样性需求,具有不同的应用方法。

青年教员在独自上一门课之前,需要听各种各样的课,如主干课、辅助课等,另外还会听不同教员的课。对于不同情况,递进式听课的最高层级和对应的听课频次会有所变化。

对于听同一个教员讲一门课、同一教员讲多门课。如果这一门是主干课,那么需要听课从第一次到听d次以上,使自己逐渐形成对主干课的辩证思考能力。只有这样,对青年教员独立上承担这门课教学时能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如果这一门课不是主干课,是相关辅助类课程,那么只需要递进达到梳理层,也就是听到b次课就可以了。如果这门课程是新课,相对不太成熟,需要在梳理层达到较多的听课频次,也就是扩大b的值。

对于听不同教员讲同一门课。依然按照“同一个教员讲一门课”情况来安排听课,但是多个教员分摊不同层级的听课频次(比如要理解这门课,不需每个教员都听a次,可以所有教员总共听到a次)。当然如果这些有比较优秀的教员,那么听其课的频次占比要加大。

对于不同教员讲不同课。此时需要有所侧重,在不能满足所有教员和所有课程都跟听的情况下,青年教员可以先精简教员和课程,筛选1至2名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员,从他们中间选择相对成熟的课程来听。选择之后,仍然按照五层模型递进式的层级和听课频次关系来听课,但是在借鉴和内化阶段,可以适当增加频次(增加c或者d)。

如果青年教员选择的线上课程,比如大学MOOC、公开课、比赛课程等等,依然适用递进听课模型,因为很多线上课程是提前录制且时长相对较少,所以在听课频次上可以增加。对于仅作了解和提升认知,则只需保留在梳理层面。对于需要提升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方法的,比如观摩各种级别的教学比赛竞赛,则在理解和梳理层保留较少的听课频次,而在借鉴和内化层级保留更多的听课频次。

最终青年教员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灵活应用递进式听课“五层”模型,并合理安排听课时间和听课频次。在递进式听课过程中,出现偏离递进层级或者跨越层级,则要按照递进听课“目标层”的内涵要求及时调整听课方式。

四、递进式听课的意义

1.明确听课思路

针对青年教员在听课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本论文围绕听课目标,明确在不同听课阶段需要把握的听课方向,让青年教员清楚明白在听课中应该听什么、学什么、反思什么等等,使听课过程更加明晰。特别针对多种教员与课程匹配的情况,明确了具体的递进听课层级,让青年教员合理确定听课频次,避免漫无目的、浅尝辄止、匆匆听的现象,最终找准自己听课的定位。

2.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青年教员在任职初期,特别是走上讲台前,教学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而有效听课能快速提升基础的教学能力。本论文的递进式听课模型,以初期阶段的“理解”和“梳理”为基础,进而引导青年教员“借鉴”、“内化”听课,博采众长,领悟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由此实现从外(现象)向内(本质)、从基础到精进的教学能力提升。

3.培养教学思维

递进式听课模型的每一层都蕴含着一定的教学思维,在青年教员按照递进层级与听课频次规律(如图2)合理听课后,能够实现不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在“理解层”中,青年教员要以学习者的角度去听,思考从未知到已知需要学习和理解的知识内容,要以学员需求出发,体现“学为主体”,而不是倾囊相授。在“梳理层”中,思考课堂设计与安排,认识到讲授的具体逻辑(演绎或者归纳等)。在“借鉴层”、“内化层”,思考为了实现教学目的,上课教员是该如何运用“教为主导”的理念来组织课堂。在“辩证层”,学会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反思为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综合考虑课堂应该改进的方式和内容。

总之,青年教员在听课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更多地融入反思,这样能实现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9]。

4.促进课程建设

作为教员都清楚,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生来就是成熟的,而是需要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出新问题、再分析、再解决”等循环上升的积累过程。本论文提出的递进式听课,是引导青年教员对课程从理解到辩证认识的过程。通过多频次的听课,青年教员能对课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正符合课程的发展建设过程。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青年教员是学校教育发展以及后续改革的强劲力量,因此青年教员的教学成长必将是重要投入和建设的方向。其中科学、有效地听课学习,是青年教员初期成长过程的最便捷之路。本论文结合青年教员渐进式发展需求,提出五层递进式听课模型,归纳了不同听课阶段的目标要求,逐渐引导青年教员科学高效听课,进而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思维培养以及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后续教学成长方面架设更加坚实的桥梁。

递进式听课始终围绕青年需求发展,不仅适用于线下听课,而且同样适用于线上或者混合式教学听课。因此,该五层模型可以作为现代各种各样新式教学培养和运用的方法,不仅能为青年教员将来驾驭多样式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在院校对教员的培养方面提供更加具体有益的指导。

猜你喜欢

教员层级内化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校长问题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