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对立违抗”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2022-09-3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秋千同伴情绪

张 桃

(合肥市华山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7000)

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基本遵守班级规定、与同伴友好相处、有错误能及时承认并改正。但也存在这样个例的幼儿,他们具有攻击性行为、有错误归咎于他人、故意惹恼别人、频繁而激烈地发脾气、拒绝遵守规则、对他人怀恨在心,心理学上称之为“对立违抗”。这类幼儿在课堂上也容易影响教学秩序,不易受到教师的喜欢。他们社会交往能力较弱,虽然不会对集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很难结交到朋友或维持友谊,长此以往其社会性、个性和认知方面难以健康发展。

一、“对立违抗”行为形成原因

现就我班一名名叫“秋千”(化名)的6 岁男孩为例,他从小班入园就经常性的趁老师不注意对其他幼儿进行攻击性行为;不遵守班级规定;别人坐在位置好好的,他从旁边过会故意踢人一脚;犯了错误不接受并将错误归咎于他人……直到中班下学期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与其父母展开了深入沟通。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先天因素

在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后,了解到这类幼儿在执行任务认知和情绪调节任务时脑区激活的范围是广泛而弥散的,负责言语表达、注意力和情绪等的额叶被激活的水平比较低。所以在遇到与同伴间的矛盾时,用动作代替语言表达,比如一名幼儿先拿到了一把椅子,这把椅子相对比班级的其他椅子会高一点,秋千想拥有,于是在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就从别人手中去争抢,别人不给,就会出现动手打人的情况。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成员教养方式的不一致,祖辈溺爱,父辈严厉,幼儿个体适应受挫导致消极对抗和不顺从。了解中得知,秋千的家庭成员较多,爸爸妈妈和孩子住在一个小区,爷爷奶奶住在一个小区,外公外婆住在一个小区,由于父母工作忙,一般放学后是由爷爷和外婆定期轮换接送,在爷爷或外婆家吃过晚饭后再接回自己家。在祖辈教养过程中,孩子有什么要求一般都会满足,对行为规则约束较少。回到自己家中,包括周末,爸爸妈妈又会严厉管教,对孩子提出高标准高要求,一旦孩子没有完成,父母就会否定、批评,甚至打骂、体罚。

2.夫妻关系,父母的婚姻关系越低,出现“对立违抗”行为的症状越多。从孩子和与妈妈的沟通中得知,平时妈妈下班会早一点,爸爸回家比较晚,由于工作繁忙,夫妻间的交流沟通机会很少,疏于对孩子的教养,当遇到教育想法产生分歧时,经常出现争吵和身体上的冲突。

3.过于注重认知能力,父母情绪控制力较弱,形成负面强化。每一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令我们不满意的地方。秋千在5 岁前,妈妈更加注重其认知能力的培养,比如国学、英文和算数等,对于孩子个性的心理问题关注较少,当出现攻击性行为、情绪易怒、同伴交往等问题时,疏于关注和引导。当出现学习方面行为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缺少耐心,常常会表现出急躁和负面的情绪,对于孩子在行为和情绪处理上会起到反面作用。

4.亲子互动水平越低,出现“对立违抗”的症状越多。一般爷爷奶奶接回家,为了避免跟小区里的孩子发生冲突,一般会在家选择绘画、手工、阅读活动,较为安静,缺少与家人的互动,幼儿安全感不足,易形成多疑、敏感的性格特点。

(三)学校因素

在常规的幼儿园教育中,需要一定的班级规定作为约束,孩子们才能更加有序、自由地学习和生活。而像秋千这样有“对立违抗”行为的孩子,很难受到老师和同伴的欢迎和喜爱。老师对于这类幼儿的不良行为一般会采用提醒、警告、训诫、限制常规活动等方式,其他幼儿在老师的行为表象后会得出一个负面评价,如,我不喜欢秋千,因为他总是犯错误。经常性这样使得该类幼儿与老师和同伴间的关系很紧张,也容易让幼儿产生挫折感,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他将继续采取对立、消极抵抗甚至攻击性的行为,陷入无限的恶性循环中。

三、“对立违抗”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重视家庭教育影响,多维度助力成长

1.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首先孩子教养人较多,关系也比较复杂,祖辈与父辈、父系与母系,大家的教育观念会存在不一样的现实情况,但要形成和谐相处、互相理解的家庭氛围。其次是爸爸和妈妈的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良好的亲密关系孩子能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所以当出现意见分歧时,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大声地争吵、对抗,尤其是肢体上的冲突。最后是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互动,可以是亲子阅读、手工、游戏或运动,室内户外相结合。这样孩子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建立联结,加强亲子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多给予肢体上的拥抱和肯定。

2.关注情绪的正面引导。父母在与家庭成员沟通重要问题出现分歧时,要冷静处理,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权衡利弊,做出最终选择,避免因为自己一时情绪上来,说一些过激的话,导致结果无法解决,家庭关系紧张。这一点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也是一样,当与孩子出现意见分歧时,要耐心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利弊,在不涉及安全问题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即使知道选择不合适,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最终的结果会告诉孩子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不应过于强迫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时刻地观察和模仿中,情绪的控制、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父母都要给予正面示范和引导。

3.注重学龄前儿童性格养成,淡化认知学习。跟家长达成教育观念的一致性,从“重认知轻性格”转变为“重性格轻认知”。当出现一个问题时,首先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解他的心里想法,再一起想办法解决,一个个地尝试,直至问题解决。长期坚持,孩子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满足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二)营造愉快宽松的学校氛围,提高归属感和同伴交往能力

1.教师识别,正确看待幼儿行为问题。对于这类幼儿,首先班级老师要能识别孩子的行为表现,知道此类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而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引导,尽可能地去帮助该类幼儿“对立违抗”的行为。避免因为此类幼儿各种令人“生气”的外在行为而否定他排斥他,进而影响班级其他幼儿对该幼儿的评价和印象。

2.在班级形成互相帮助的氛围,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秋千的种种行为是不受小朋友喜欢的,常常有很多小朋友跟老师打报告说秋千“抢我的玩具、坐我的椅子、打我的头”。一般对于这样的情况,受伤害的孩子也会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有些父母听了后会比较生气,我一般会跟家长解释秋千出现这样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孩子本身是没有什么太多的过错,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更多地理解和关心,帮助他尝试改变。对于班级孩子和秋千出现的矛盾,会鼓励秋千和其他孩子运用美国作家默娜·B.舒尔撰写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的“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先说出遇到的问题、各自的感受,再说说能让大家都开心的各自的办法,然后去试一试,直到问题的解决,单独沟通后,也会不定期地在集体教学时间跟孩子们说说这样的方法。

3.教师的榜样作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秋千出现令人“恼火”的行为,自己也要控制住情绪,当提醒不起作用时,我会请他单独坐到反省椅上。秋千为了想跟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参加活动,我会给他5—10 分钟的时间,如果能克制住自己的行为,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哪里做得不对、这样会有什么后果、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做,一步一步耐心引导,如果能说得上来,我会给予他信任和理解,请他正常活动。如果仍然控制不住自己,暂停当下的活动,在此沟通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平和坚定的态度。

4.发现长处,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秋千有很多的不足,但就平时的观察发现,他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创造能力强,在绘画活动中常常令老师感到惊喜,小朋友也表示十分羡慕和喜欢。就秋千在绘画能力的表现,我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在集体面前给予其肯定和表扬,并请其他小朋友向秋千请教和学习,进而增强其内心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下是秋千大班下学期的两幅绘画作品(见图一和图二),现做简单介绍。图一是《我心目中的小学》,妈妈跟秋千说过毕业后打算上“示范附小三小”小学,因为离家比较近,妈妈也带秋千经常路过这里。但就看似平常的路过,学校的形象就被秋千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从他的绘画作品能看出,学校的每栋教学楼是连在一起的,颜色是橘红色,上面有学校的名称,学校的侧面和后面都是长长直直的马路,马路上一排整齐的树木。校园里有足球场、国旗台、花坛等,有的学生正在踢足球,有的学生在朝着教学楼方向行走,一派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秩序井然的校园景象。图二是在一节“各种建筑”的美术活动中创作出来的,其中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和哥特式建筑,其中中国传统建筑中就有徽派建筑,秋千就联想到自己与爸爸妈妈在黄山的一次旅行,那里有马头墙、垂柳、温泉和大山,大山在绘画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技巧。徽派建筑的设计,也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实图作为参考自己想象和构思的。从绘画中能看出来上一次的黄山之旅是愉快的、开心的、让人记忆深刻的。

图一 美术作品《我心目中的小学》

图二 美术作品《各种建筑》

5.班级教师时刻关注,及时引导。班级幼儿多,尤其是在室外户外活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到秋千的游戏状态,当与同伴发生“对立违抗”行为时,教师第一时间语言制止,必要时要走过去引导解决。

(三)家园合力,辅助外界力量

真正意识到秋千的问题的严重性,距离目前只有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我们保持高频率的联系、反馈和沟通,在行为规则、情绪控制、同伴交往、亲子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决,确保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同时也建议其父母带孩子定期到心理咨询与家庭指导的机构或医院进行咨询,辅助孩子行为的矫正。

结语

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指导后,秋千的行为在大班下学期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例如,当发现其他幼儿随意趴在地上,会用语言提醒同伴,不能解决时知道主动告知班级老师,替代之前直接用脚踢打别人;当自己不小心碰到同伴,同伴表现出责怪情绪时,能主动地说对不起,替代之前的因为生气直接动手还击;又比如当自己做了错事,老师指出问题并要求及时改正时,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替代之前不承认错误并顶撞老师。虽然在实际的幼儿园生活与学习中,秋千的表现和状态也会出现间隔性和不稳定性,呈现螺旋式变化的特点,但总体情况是不断地在进步,作为老师和父母都由衷地表示欣慰与开心。3—6 岁是幼儿性格养成的基础和关键时期,作为家长和老师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两方面也要多加沟通和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孩子的成长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要能准确识别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深入探究,找出可行办法,为孩子成长提供必要支持。

猜你喜欢

秋千同伴情绪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荡秋千”的由来
荡秋千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寻找失散的同伴
荡秋千
NO.4 秋千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