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22-09-30赵明秋
赵明秋
(望湖路小学 辽宁沈阳 110004)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又一次掀起了学生减负的热潮。以前所谓的“减负”,更多的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这次的“减负”最直观的不同是校内提升,校外减负[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加深,怎样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是现阶段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迫于教学压力,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仍在延续。导致学生只会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通过大量刷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工作量大、效率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逐渐地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留下无限拓展的空间。然而,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导致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为了让学生掌握课堂的重点知识,教师习惯反复讲解,这种灌输式教育让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看似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实际上他们只是会了这一道题而不是这一类题,长此以往,抑制了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
3.练习环节重量轻质,学生学习效率低
习题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当日所学知识点,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练习环节就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为“双减”政策上的绊脚石。而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大量的教辅材料占据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教师在布置练习题时不能做到仔细筛选,导致作业量大、作业质量低。作业只留不批,或者有部分家长帮忙改作业,教师无法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1.充分准备,做量的减法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上好40分钟的课,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这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目标、教材、习题的掌握。
(1)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课程标准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根据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教师只有在理解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地把握目标的难度和广度。如果将教育比作一艘船,教学目标是舵,教师只有掌握好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乘风破浪顺利前行。
(2)深挖教材,有效拓展
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本源,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忠实阐述者和传授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做到创造性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有效的教学从吃透教材开始。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将整本书的知识点熟记于心,联系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梳理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研读教材,真正理解编写的意图,知道每个题目为什么这样编,这样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设计教学环节、讲授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时刻走在学生前面,预测到学生在本节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便于教师做好预案,当好学生求知路上的领路者、帮助者、协作者。
(3)精选习题,减负高效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减负即减轻中小学生作业和心理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大量的习题中挑选适合学生的题目,不能例行公事为了练而练。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到练习设计回归生活,增加动手实践类作业,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进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转变思路,做质的加法
高效课堂是什么样子呢?在我看来,它应该做到4+2,“4”指四个字“张弛有度”,也就是四种课堂效果,“2”指两种练习机制。
1.“4”种课堂效果
(1)张——问题引领,富有张力
问题引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数学教材呈现出来的知识是固态的,它掩盖了问题的源头和发展的线索。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设计螺旋上升式的问题帮助学生挖掘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问题解决背后蕴含的思维价值,引导学生感悟这一过程中的思想和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富有张力,给学生留足发散思维的空间,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进行有效的探索,实现课堂的自我构建。
在《体积与容积》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感知“空间”,认识体积。
①通过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水面为什么升高了?水面升高和放入石头有什么关系呢?
②追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占据空间的现象?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关注体积与位置、形状和质量的关系。
①乌鸦把石子放在老师手上、桌上、柜子里是否都占据空间?从中有什么发现?
②用橡皮泥捏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有什么样的发现?
③用靠垫和哑铃比较它们的质量和空间,从中有什么发现?
我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进行智慧追问,引发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充分发表学生个人观点,进行思想碰撞,使学生达到对空间的感知,对体积的深刻理解。
(2)驰——经历过程,驰骋课堂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2]。在讲授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反复探索中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公式法则推倒的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知识结构的建立推广过程。教师学会放手将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你会发现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答案,而是数学能力的提升,是自主探索的乐趣。只有教师放手,学生才能成为数学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我通过让学生剪、移、拼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推导公式。
学生在这节课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体现过程性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充分发展。
(3)有——机智调控,别有风趣
一节数学课要出亮点有两种途径:一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某个教学环节——预设亮点,二是教师在上课时抓住时机,机制调控——生成亮点[3]。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经常会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看似学生的问题、答案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但是只要教师科学引导、机制调控,课堂将别有风味。
如在《体积与容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摆硬币、捏橡皮泥等方法让学生理解体积与形状没有关系。这时就有同学提出疑问:在土豆中间挖一个小洞,土豆的体积是否发生改变?一个小插曲却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我并没有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进行讨论。
部分同学:土豆所占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土豆的体积不变。
部分同学:土豆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它的体积也变了。
学生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于是我追问到:怎样判断土豆在挖去一个小洞后的体积和原来的体积的大小呢?这时立刻有学生提到:将原有的土豆和挖了小洞的土豆分别放入大小相同并且装有相同刻度水的容器中,观察两次溢出来水的多少。学生在经历冲突,动手实验后,发现了研究体积与形状的关系时的前提条件:不改变物体的大小。课堂上,我们要顺势而成,正视课堂中学生的多种想法,科学引导,机智调控,展示学生的多种思路,捕获课堂中的精彩瞬间。
(4)度——训练思维,挖掘深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训练的关键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澳大利亚教育学会主席J.Bacr教授说:“教师是一把钥匙,这钥匙应该充满魔力,可以打开许多门,门外的道路至少有三条——实际应用、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直面学生的思维现实,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针对课堂的重点引导孩子以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讲、议、辩,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通过讲让学生理清思路,从不角度讲述,让思维的火花尽情地碰撞,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如在做相遇问题练习时,我为学生们设置了这样一道题:
A、B两地相距10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甲每分钟行72米,乙每分钟行53米,甲带了一只狗,这只狗每分钟跑200米,狗和甲同时出发,狗遇到乙后立即返回找甲,遇到甲又立即去找乙,这样在甲乙之间跑来跑去,直到甲乙相遇,求甲乙相遇时狗共跑了多少米?
第一次遇到这种复杂的相遇问题,学生们毫无头绪。于是,我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问题问的是狗一共跑的路程,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学生只要明白狗所跑的时间就是两个人相遇的时间,这道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1000 ÷(72+53)×200=1600(米)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设计一些拓展题,能够激发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4]。
2.建立课堂练习分层机制和习题分享机制
(1)课堂练习难度分层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在数学基础、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5]。作为教师,我们在设置课堂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习题,让每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收获知识。我将课堂练习设置为倔强青铜(基础题)、荣耀黄金(提高题)、荣耀王者(拓展题)三个等级,基础题和提高题要求同学们必须完成,拓展题我会根据题的难易程度给它们“标价”,每道题10-20积分不等,如果学生做出了分值为10分的题,就可以在课后到“小行长”那里存入相应的积分,如果所有的拓展题都做对了,可以额外获得10积分。针对我班的三名学困生,我将拔高题换成了不同类型的计算题,他们完成基础题并且给我或者小组长讲一遍解题思路即可通关。
将作业分层与游戏闯关相结合,给予学生积分奖励的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优等生在基础知识上浪费时间,学困生在难题上耗费精力的问题,让优等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数学潜力的同时避免反复刷题产生厌倦情绪。学困生在做基础题和计算题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夯实基础。
(2)走进学生,建立习题分享机制
我每天除了为学生找拔高题之外,还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个任务:收集与当天所学知识点有关的习题,以抽签的方式选择小考官,小考官把他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趣的题与同学们分享。小考官可以选择指定的同学给大家讲解题目,也可以选择自己给同学们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求助老师。这种由学生选题、学生讲题的方式丰富习题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组织、交流能力的同时也能打破教师在思维上的局限性,督促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不论未来如何变化,教师都应不断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品质和服务质量,让孩子的课堂学习更高效!“双减”让教育回归本真,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