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将军一个『家』
2022-09-30许佳文
■许佳文
2022年5月29日,初夏的杭州大雨如注。上午10:30,住在仙林苑的朱龙训望着不停的雨,就和老伴刘茂宝打的去杭大路黄龙海鲜城。今天中午他们作东,在这里与20年前到他老家海盐县澉浦镇海训的原一师部队官兵代表相聚。76岁的朱龙训激动万分,小他两岁的刘茂宝也兴奋不已,他们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来拿出珍藏多年的红酒,又到超市买了一大包零食,就赶往酒店迎接朝思暮想的亲人。
被邀请的一师官兵代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仿佛有人吹过集合号,朱龙训和老伴刚踏进包厢,当年的师政委陶正明带着妻子来了,副师长王宏带着妻子来了,团政委金登尚、周志江、杨能丹带着妻子来了,干事李彦林夫妇和楼烈锋也来了。无论是当年的军人,还是曾经的军嫂,他们嘴里喊着“朱大哥、刘大姐”“龙叔、阿姨”,双手就伸过去与朱龙训和刘茂宝紧紧拥抱……
“我这辈子除了自己当过兵,就是有幸结识了一师这么多首长和战友。你们到澉浦海训6年,年年把师指挥部放在我家里,我算了一下,住在我家里的战友有几百人,当将军的就有5位……这是我朱龙训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我老朱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朱龙训不会是在吹牛吧,他那不起眼的农家宅院又不是风水宝地,怎么可能“走”出5位共和国将军?不过,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老朱的话并没有水分。
1965年12月,18岁的朱龙训应征入伍,成为沈阳军区空军独立团的一名战士。他和战友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打山洞、修坑道、建机场,出色地完成了许多重大战备工程。1969年退伍后,朱龙训干过农活,学过木工、车工,负责筹建过两家社办企业。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江南大地,思想敏锐的朱龙训拿出家中仅有的2000块钱,率先办起了家庭手工作坊——五龙羊毛衫厂,并将产品打进了上海金陵东路各大百货商店,很快拥有了“第一桶金”,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和农民企业家。难能可贵的是,富裕起来的朱龙训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不忘子弟兵,以农民的质朴、老兵的情怀和党员的使命,点点滴滴书写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部队的热爱。
2002年7月9日,烈日当空,午后的海风吹得人微微发困。朱龙训的老伴刘茂宝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她从门缝里瞄了一眼,发现两个穿迷彩的男子在她家的院子外东张西望,边敲门嘴里还在嘀咕。“不好,会不会是……”刘茂宝不敢开门,并让孙子朱正轩躲在她的身后。“你们是做什么的?”
“阿姨,我们是解放军,来澉浦海训的,想看你们家的房子空不空?”刘茂宝仔细一看,两个小伙子肩上都是一杠两星。她放心了,立刻打开了大门。“解放军同志,快进来!”她边说边给在外面办事的朱龙训打电话:“老头子,你快回来吧。家里来了海训的解放军,准备借我们的房子住呢。”电话那头的朱龙训笑了:“好啊,老太婆,你让部队的同志等我一下,天气这么热,我马上去买空调。”在刘茂宝的引领下,颜虹、张红卫从一楼到二楼,边看边作打算:老朱家独门独院,适合做指挥所,师首长住二楼主卧室,旁边的房间可住随行人员。
朱龙训带着买好的空调和安装师傅回来了。“你们训练非常辛苦,只有晚上休息好了,第二天训练才会精力充沛。让战友们住好,是我这个退伍老兵的责任。”带队的师政委陶正明非常感动,他一走进院子,就向朱龙训行了个军礼。“大哥大嫂,给你们添麻烦了。”“这么大首长住在我们家,是你们看得起我,是我老朱一家的福气。”朱龙训不仅动员女儿让出闺房,全家人挤在一间平房里,当天晚上还让老伴刘茂宝做了一桌子菜,拿出了平时舍不得喝的好酒,欢迎部队官兵住到自己家里。夫妻俩和陶政委等官兵还一起演唱了《北京有个金太阳》《战友之歌》。
为了让官兵白天安心训练,晚上睡得舒坦,朱龙训一家除了提供300多平方米的住宿,还将每个房间安装上了空调,配备了电视机,而且不要一分水电费。至于西瓜、饮料等防暑降温的食品,从来就没有断过。许多官兵在海训日记中,把朱家宅院称赞为“温馨的兵站”“将军的摇篮”。这年“八一”建军节,陶政委代表参加海训的全师官兵给朱龙训送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国富军强、民富兵乐”的铜匾。一师海训部队还破例给朱龙训授予“荣誉士兵”称号。
从2002年起的连续6年间,一师领导与退伍房东,一支由洪湖赤卫队起家的英雄部队与一个退伍军人之家,结下了鱼水深情,一直延续至今。
陶正明连续两年海训住在朱龙训家,他后任原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浙江省军区副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少将军衔。接替陶正明任一师政委的朱生岭,海训时还是住在朱龙训家,他之后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直至战区政委,上将军衔。朱生岭之后,到一师当政委的是白吕,他带领官兵海训时也住在老朱家,如今他已担任军事科学院政委,中将军衔。一师防空团政委李军,现为天津警备区政委;一师组织科干事陶向明,现任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他们都是少将,海训时均在朱龙训家住过一段日子。如今几位将军天各一方,工作繁忙,但他们与朱龙训始终保持着联系,像亲戚一样走动。
2008年以后部队不再到澉浦海训了,朱龙训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到了海训季节,他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一师海训部队赠送的“荣誉士兵”“国富军强,民富民乐”的铜牌,翻看着自己与官兵们的合影照片,他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家里建一个国防教育基地,让部队永远在这儿扎根,得到了老伴的全力支持。朱龙训自掏腰包20多万元,筹办国防教育基地。听说一师番号在军改中撤销了,心里难受的朱龙训又开始筹办“老兵军史馆”,通过驻训官兵和朋友收集资料及实物,翻拍照片,整理文字,建起了360多平方米的国防教育展览馆和老兵军史馆。虽然干得很苦很累,但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热爱军队和国防的种子,让驻训官兵找到当年的感觉和部队撤编前的样子,他就感到很值得。如今,朱龙训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至于本地中小学生更是常客。陶正明将军动情地说,一个退伍老兵在家里办国防教育基地和老兵军史馆,这样的爱国拥军行为,在全国也不多见。
虽然一师建制不在了,但朱龙训拥军的热情依然高涨。2008年8月,他找到海盐县双拥办,倡议联合民营企业推动当地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他还主动请缨在他家设立双拥工作服务站,长期开展拥军工作。朱龙训的倡议得到了众多民营企业主的积极响应,澉浦镇现役军属及全县30余户困难军属全部与该镇民营企业主建立了帮扶联系。朱龙训所在的五龙羊毛衫厂先后解决20名军属的就业问题。逢年过节,朱龙训还给18户困难军属送去慰问金。
与此同时,朱龙训还在澉浦镇设立了嘉兴市第一个个人“双拥”基金,用于奖励入伍并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士兵。凡在部队服役的澉浦人,一旦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荣立一、二、三等功的,朱龙训参照海盐县财政奖励标准,分别给予3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第一年,该基金就奖励了6名“优秀士兵”、三等功荣立者。目前,已有18名现役军人获得了朱龙训的奖励。
朱龙训爱国拥军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队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获得嘉兴市拥军模范、嘉兴市“十佳”情系国防好家庭等20多项荣誉,连续当选嘉兴市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海盐县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海盐县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民代表。2019年7月29日,朱龙训荣获浙江省“双拥”模范个人和浙江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隆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