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饮食营养方案的探索

2022-09-30陈丽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9期
关键词:瓣膜营养状况实验组

陈丽芳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心脏瓣膜病患者长期受到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影响而欠缺足够的组织修复能力,加之心功能障碍而导致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极易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障碍等病情[1]。营养不佳又会影响患者心脏瓣膜病情的进行性发展[2]。因此,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意义重大而深远,传统护理方法尚未强化饮食营养方案的重要性,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常规性的营养支持,不少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而影响了恢复状态,甚至导致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继发多种并发症或感染事件[3-4]。为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饮食营养方案,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14例进行了对照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对等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有57例患者。患者入组之前均接受了系统性的认知教育,对研究内容及护理方法均知情同意,研究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备案(医伦20180102)诊断标准:心脏瓣膜病重症患者,即具备7项条件中的2项及以上者,即可确诊,具体包括:心功能处于Ⅳ级;心胸比例超过0.7;左心室扩大导致舒张末期内径超过70 mm,而收缩末期内径超过55 mm;射血分数低于0.5且短轴的短缩率不超过0.3;合并有重症疾病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多瓣膜同时损坏或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纳入标准:年龄40-60岁之间;保守治疗无效而择期进行二尖瓣置换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无消化系统严重疾病史或手术史;近14 d无消化不良等严重症状;术前体质指数(BMI)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排除标准:肥胖或超重者;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身体状况欠佳而不宜纳入研究队列;凝血功能异常或免疫功能异常者;有认知障碍或交流困难者[5-6]。脱失标准:研究期间死亡者;病情反复或进行性加重者。

1.2 方法

入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团队负责手术操作过程,参照《瓣膜性心脏病指南(2017版)》进行手术操作及术后抗凝治疗过程。并依据《欧美心脏瓣膜疾病管理指南推荐意见及证据等级(2017版)》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分等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但在饮食管理及营养方案上采取区别性的护理干预[7]。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护理模式,不设置饮食计划,根据患者康复状态由早期(7 d内)的胃肠外饮食过渡到中后期的(7 d以后)胃肠内饮食,摄入内容以蛋白质含量比例较大的食物为主,包括瘦肉、鱼、蛋清等。实验组患者施行阶段性的饮食护理,其饮食方案具体如下。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护士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胃肠道症状、术前的四项营养指标制定饮食方案,并提供具体餐单给患者。见表1。

表1 实验组患者饮食营养方案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和护理后(15 d)分两次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营养状况量化评定通过BMI水平及三项指标(TP、ALB、PA)含量进行量化。指标检测方法:患者空腹状态下于清晨(7:00)抽取适量静脉血,当即送检通过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来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的含量。同时,采用两项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掌握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及生活质量。NRS2002评分主要参照患者3项指标(营养状况、疾病的严重度、实际年龄)进行评分,营养风险判定以3分为分界线。生存质量测定评分量表(WHOQOL-BREF)得分区间为1-5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8-9]。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指标含量及量表评分)用±s描述,比较用t检验(组内用两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组间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置换手术类型、学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n(%)]

表2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n(%)]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χ2/t值P值例数(n)57 57年龄(岁)66.82±10.22 67.14±8.73 0.180 0.858男39(68.42)41(71.93)女18(31.58)16(28.07)二尖瓣33(57.89)36(63.16)主动脉瓣24(42.11)21(36.84)高中以下41(71.93)45(78.95)高中及以上16(28.07)12(21.05)性别0.168 0.682置换手术类型0.330 0.702学历水平0.757 0.514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浆蛋白含量的比较

护理前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BMI、TP、ALB、PA含量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BMI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TP、ALB、P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浆蛋白含量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浆蛋白含量的比较(±s)

组别BMI(kg/m2) TP(g/L) ALB(g/L) PA(g/L)例数(n)5720.13±1.0419.43±0.6658.71±5.4065.66±4.1128.78±3.2235.59±2.09168.29±5.55241.50±22.18 5719.98±1.1519.54±0.4959.02±6.7169.02±6.0829.12±4.0341.04±3.11169.03±6.12279.24±12.06 0.7301.0100.2713.4570.49810.9810.67611.286 0.4670.3150.7860.0010.6200.0000.5000.000对照组实验组t值P值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RS2002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NRS2002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比较,实验组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相比护理前,对照组和试验组NRS2002评分均有降低、而WHOQOL-BREF评分均有增加,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RS2002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RS2002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的比较(±s,分)

注: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tNRS2002评分=7.070,P=0.000,tWHOQOL-BREF评分=11.995,P=0.000;实验组护理前后比较,tNRS2002评分=13.184,P=0.000,tWHOQOL-BREF评分=14.793,P=0.000。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n)57 57护理前3.52±0.47 3.62±0.39 1.236 0.219护理后3.03±0.23 2.75±0.31 5.478 0.000护理前2.75±0.62 2.81±0.54 0.551 0.583护理前2.75±0.62 2.81±0.54 0.551 0.583 NRS2002评分 WHOQOL-BREF评分

3 讨论

围术期开展积极、恰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调控手术患者的病生状态,从而为疾病康复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病情往往相对严重,病程迁延而极易导致营养风险的并存,通过采取针对性干预来解除既有风险,并实施效果确切的管理方式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10]。根据现有调查数据可知,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广泛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风险,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超过52.50%[11-12]。该状况持续存在将影响患者的情绪或睡眠现状,进而导致食欲或摄食的改变,最终导致多种不良后果的发生[13]。

本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相比护理前,两组患者三项营养相关生化指标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通过何种护理方案,只要涉及到了营养护理的相关措施,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虽然进行的是心血管系统手术操作,但由于手术之前患者遭受了长期的病痛折磨,该疾病类似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普遍较差[14-15]。从营养层面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一方面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能储备,最终均会受益于疾病的康复过程。组间比较护理后三项指标的具体含量,发现实验组患者三项指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组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由于加强了饮食营养方案,患者的营养改善程度也相对更好,这种短期效果长期施加影响,可能会影响患者整体病程或住院时间[16],但是本研究尚未对患者住院时间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后续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究其深远影响。深层次分析实验组护理措施的优越性,可能与实验组护理模式在紧急状态下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了必须营养物质,从而利于患者机体器官发挥正常功能,并适当保持了呼吸肌的肌力、改善了呼吸功能,并最终为心脏提供了充足氧气供应有关[17-18]。总体来说,营养状况改善并非单纯受益于心脏功能,其对患者全身肌肉的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同时,实验组患者在制定营养支持方案过程中,将其日均总能量的摄入设定在8-12 MJ,能保障患者消化系统处于正常吸收能力之内,同时满足患者身体功能正常开展的必须需求[19-20]。由于手术患者的手术操作对其整体功能造成了应激作用,其体内短时间内将处于超高代谢状态,促使身体出现短期的负氮平衡,因此能量摄入的数量、形式、硬度等均应根据患者恢复状态进行适当调整[21-22]。早期旨在促使伤口的愈合,则应该补充足够蛋白质的摄入,后期则应综合考虑摄入总能量及患者康复锻炼额外造成的能量消耗情况。

数据还显示,护理后的实验组其营养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的降低有助于控制因营养不良而带来的各类风险或安全事件,但是本研究也没有对临床并发症进行具体记录,其深层次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究。但是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充分说明营养层面进行针对性强化和护理干预,不仅会受益于患者身体机能或营养状况,更会在生活质量这个整体层面上发挥较大功效[23-24]。具体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的内部原因,可能与其躯体主要肌肉或脏器供能及功能均得到显著恢复,因而能支撑躯体在自由条件下独立行使或完成各项动作有关。

猜你喜欢

瓣膜营养状况实验组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