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2-09-29晋冉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5期
关键词:氯胺酮上肢芬太尼

晋冉

(阜新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小儿上肢骨折属于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因为小儿平常活动中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使得发生上肢骨折的概率大大提升[1]。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小儿上肢骨折,主要选择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治疗,手术流程简单,患儿可以短时间内恢复健康[2]。不过,小儿呼吸道生理特点具有特殊性,然而,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因为患儿会哭闹,躁动,不配合治疗,进而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加大手术操作难度。因此,为确保手术成功实施,术前实施良好麻醉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常常使用的麻醉方法为臂丛神经阻滞,不过此种麻醉方式存在不足,实施麻醉后,患儿依然有较为清楚的意识,会对患儿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带来不利影响,所以需要挑选恰当的麻醉药物实施麻醉。而最常用的麻醉药物就是瑞芬太尼,药物进入机体后,可以加快患者组织、血液的溶解,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并能够有效控制。瑞芬太尼不需要通过肝肾代谢,持续灌注不会造成蓄积,可以有效平稳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更有效镇痛。本文探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运用瑞芬太尼的效果,挑选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上肢骨折患儿,整个研究取得良好成果,现把整个试验过程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上肢骨折患儿,入选条件:经过X线、CT等诊断满足《临床上肢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患者知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并发症等严重疾病者;严重全身感染性疾病者;有心、脑、肝、肾与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3~11岁,平均(7.10±3.20)岁;体质量指数12~1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13.50±1.80)kg/m2;骨折部位:右上肢骨折30例,左上肢骨折20例;骨折类型:肱骨骨折22例,腕骨骨折15例,尺骨骨折9例,指骨骨折4例。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4~12岁,平均(8.20±3.70)岁;体质量指数13~1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14.05±2.20)kg/m2;骨折部位:右上肢骨折32例,左上肢骨折18例;骨折类型:肱骨骨折28例,腕骨骨折13例,尺骨骨折6例,指骨骨折3例。此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给其静脉注射如下药物:东莨菪碱0.01 mg/kg、0.05~0.08 mg/kg咪达唑仑、氯胺酮1~2 mg/kg。麻醉后,采用面罩吸氧的方式给患儿输氧,设定氧流速为3 L/min;静脉注射氯胺酮,注射剂量为1~2 mg/kg,通过间沟路径进入,接着借助神经刺激仪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明确部位后,注射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8 mg/kg。手术开始时,对观察组患儿,以泵注的方式连续注射瑞芬太尼,药物浓度在10 μg/mL,设定开始注射速度为每分钟0.05 μg/kg,手术进行中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泵注速度加以调整。对照组患儿,则依据患儿的实际状况,静脉注射氯胺酮。手术完毕前15 min,两组患儿均停止使用麻醉药物。

1.3 观察指标[4]①分析两组手术各指标变化情况,主要涉及“手术用时、镇痛发挥功效用时、恢复呼吸时长、恢复意识用时”4个方面。②对比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③分析两组患儿处在不同时段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状况,评估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其中不同观察时段主要为入手术室时(T0)、臂丛穿刺前(T1)、切皮之时(T2)、复位骨折(T3)、手术完毕时(T4)。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19.0处理全部研究数据,数据包括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形式表达,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实施χ2检验,当P<0.05时代表数据比较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各指标变化情况 分析两组手术各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手术用时相比较,数值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镇痛发挥功效用时、恢复呼吸时长、恢复意识用时进行比对,观察组上述指标数值都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各指标变化情况比较(min,)

表1 两组手术各指标变化情况比较(min,)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2.3 两组不同时段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状况 分析两组在T0、T1、T2、T3、T4时段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SpO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T0时段比较,T2、T3时段,两组患儿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SpO2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段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状况()

表3 两组不同时段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状况()

3 讨论

通常来说,上肢骨折是指上肢组件遭受外力冲击进而造成骨折,其中上肢组件包括人体的肩部、上臂、手部与腕部等[5]。小儿本身缺乏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更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小儿天生活泼好动,很容易致上肢发生骨折。在这种情况之下,上肢骨折也就成为儿科比较多见的疾病。目前,对于严重骨折患者,临床往往会选择手法复位法、固定手术等方式展开治疗,治疗效果都比较理想。不过,对于小儿骨折患者而言,患儿的年龄都不大,本身承受力较弱,无法承受手术中产生的疼痛,如此以来,患儿也就会出现哭闹、抗拒的行为,不配合治疗,这样的情况下,会很大程度上干扰顺利实施骨折固定手术,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在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上肢骨折患儿时,就务必要实施麻醉。

一般来说,小儿上肢骨折手术的耗时不会太长,不会给患儿带去太大创伤,临床主要选择的麻醉方式包括: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纯粹吸入或不使用静脉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神经阻滞复合基础麻醉[6],其中安全性能高的麻醉方法就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而此麻醉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刺激患儿呼吸道,同时需要有较高水平的麻醉技术与麻醉仪器,手术周期长,同时麻醉成本高,所以,未得到临床普遍运用[7]。

对于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临床通常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作为小儿上肢骨折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接受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的患儿,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呼吸道感染或心血管系统疾病[8],再加整个手术流程简单,用时短,创伤不大,实施基础麻醉时,再选择腋路或肌间沟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不会直接刺激患儿呼吸道,手术后气道可以快速恢复正常,有着较好的麻醉成效,安全性能高[10-11]。然而镇痛程度有所欠缺,患儿会不配合,通常还要运用镇静、镇痛药物,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包括氯胺酮、丙泊酚、芬太尼等[12]。

氯胺酮属于常用麻醉药物,可以有效镇痛,扩大患儿承受手术的能力。使用氯胺酮实施麻醉,不会让患儿失去全部意识,其作用原理是对患儿大脑血流、颅内压、脑代谢率产生影响,既而起到麻痹功效[13]。尽管氯胺酮有着较好的镇痛成效,却无法让患儿长时间保持镇静状态,若仅使用氯胺酮实施麻醉,手术中患儿有可能发生情绪的较大起伏,影响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性,最终麻醉安全性较差[14]。

瑞芬太尼是芬太尼类μ型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在泵注方式静脉注射后,药物可以通过人体血浆或组织的非特异性酯酶实现代谢,血浆胆碱酯酶不会给药物造成太大影响,此药物可以联合胆碱酯酶药物使用[15]。瑞芬太尼可以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清除半衰期短,药效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瑞芬太尼的药效动力学近似芬太尼与阿芬太尼的药效动力学[16],有文献指出,瑞芬太尼镇痛强度超过阿芬太尼20~60倍[17]。

作为麻醉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的特点是不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能够快速恢复意识,血流动力学平稳,比较适合接受上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相关文献指出,瑞芬太尼的代谢不会被抗胆碱酯酶药物、胆碱酯酶等物质所干扰,并且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也无法干扰瑞芬太尼的代谢,存在于血液与组织内的非特异性酯酶会对瑞芬太尼进行水解,同时不会在机体中蓄积[18]。临床研究发现,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可以降低发生不良反应概率,减少对患儿的伤害,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导,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生理状况,有助于使患儿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保持平稳[19]。

本次研究中,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治疗提升了氯胺酮镇痛效果,并有效推动手术过程中患儿大脑血管的血运,血流动力学维持在平稳状态。瑞芬太尼被注射到患儿机体中,药物可以通过血液与组织迅速被分解,麻醉疗效持续时间不长,以泵注方式连续静脉注射不会引发药物积聚的情况,可以压缩患儿恢复意识的时间[2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手术用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针对两组镇痛发挥功效用时、恢复呼吸时长、恢复意识用时进行比对,观察组上述指标数值都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远较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在T0、T1、T2、T3、T4等时段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SpO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T0时段比较,T2、T3时段,两组患儿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SpO2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为平衡。经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瑞芬太尼适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患儿开展麻醉。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在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患儿时,在实施麻醉时,麻醉方式可以选择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上肢骨折手术患儿的麻醉成效。这是因为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能够充分确保用药安全,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同时防止损伤患儿机体内相关组织,全面切断伤害性刺激传入,并且尽最大程度降低麻醉药物带给患儿生理状况的影响,同时使患儿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一直处在平稳状态,从而为手术顺利实施创造最佳条件,应用价值高[21]。

综上所述,对小儿上肢骨折患儿行手术治疗时选择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安全性高,麻醉疗效佳,患儿恢复意识快,同时不会使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较大波动,应用价值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氯胺酮上肢芬太尼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及其在产后抑郁防治的研究进展
右旋氯胺酮的药理学特征及其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
舒芬太尼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