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任力视角下海南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探究
——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2022-09-29高彦文何小怡黄学彬

科技和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胜任证书海南

高彦文, 何小怡, 黄学彬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学院, MTA教育中心, 海南 三亚 572022; 2.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 4.海南省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研究基地, 海南 三亚 572022)

1 海南旅游酒店人才培养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崛起,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随之发生变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人才需求和发展的焦点,人才的胜任能力逐渐趋向于实践应用能力、技能技术、综合素养等相结合的特征。2021年4月,习总书记对中国职业教育培养所培养的技术性人才要求做出重要指示[1]。李克强总理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突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在现阶段的重要地位,是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应用推广“三级跳”的主要环节[2]。然而,许多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凸显出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工作意识薄弱等方面问题,使得行业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产生质疑,而现行的职业教育是否能够培养出泛服务业所需的人才问题也显得异常尖锐。职业教育需要调整并打破“唯学历是从”的局面,全面认识到人才的高技能、高素养等所构成的综合能力。

2 职业胜任力视角下对“1+X”的思考

众多学者对于某行业中特定岗位胜任力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构建了相应的胜任力模型。人才(或称为高绩效者)的胜任力影响要素并非完全受智力高低所决定,而需进行全面观测。除个体的个性、动机、价值观等隐性特征外,人才的胜任能力还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直接相关联,包括直接影响其产品产出效率的知识与技术等显性特征。邓健等[3]基于企业核心岗位任务出发构建胜任力模型,完善企业培训制度。王重鸣等[4]通过研究认为完成工作时展现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KSAOs)是高效工作胜任力的表现。McClelland[5]研究任务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可量化的个体特征,如知识、特殊技能、行为动机、态度等。Boyatzis[6]基于过往学者对于胜任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其中心要素为动机,向外延展依次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圈其外显型特征愈明显,受到外界影响越大,且重塑性越强,后期可通过培训提高该方面的能力。Ennis[7]认为胜任力是为某特定岗位工作中,工作者使用自身知识、技能、能力、行为和个人特质,以求出色完成任务的个人能力总和。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对职业胜任能力的定义是由知识、技术等外在显性特征以及内在隐性特征共同组成。

2019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将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8]。其中,“1+X”证书成为专业发展的焦点,各行业和院校都积极投入“1+X”证书的试点申报和运行。然而,酒店管理院校应当深刻反省“1+X”证书在所属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1+X”证书融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因此,从胜任力视角并结合相关数据、文献分析,探究“1+X”证书制度对人才胜任能力的显性维度的培养与应企业岗位要求存在的相似性和统一性,为“1+X”证书在海南各院校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3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定性方法总结和分析。通过综述文献中对胜任力和海南酒店业的研究,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海南酒店业特点。通过搜索14所海南酒店管理专业院校(普通本科包括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专科(高职)包括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等),以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确定毕业生留琼率,探究“1+X”证书在海南省各院校推广的必要性。同时,截取三亚14家酒店集团下发的《岗位职责》并采用Nvivo11进行文本解析,通过词频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获得相关素质特征要素。

4 海南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现状及行业酒店人才需求

4.1 海南各院校留琼率分析

根据海南省14家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的数据,各高校毕业生留琼率几乎都高于50%,其中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的留琼率高达84.26%,见表1。在海南自由贸易岗建设的发展契机下,海南高校留琼率对其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关人士认为,“1+X”证书制度有机的融合有利于培养海南省旅游、酒店等泛服务业发展亟须的人才,提高毕业生自身胜任能力,能够培养具备创新、活力的青年人才[9]。因此,在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中,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拓展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以及提高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强化海南省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表1 海南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类专业)院校毕业生留琼率

4.2 酒店岗位职责分析

通过截取24家五星级酒店基础岗位的《职责描述》进行分析,确定酒店对同级别岗位的同质要求。通过Nvivo11软件进行词频分析,显示字词为“200最常见”,形成的词汇云如图1所示。词汇云中,文字(词语)在材料中出现频率越高,字体越大,反之则越小,最后以组合可视图形的方式展现。

企业的《岗位职责》是企业定义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人才胜任工作的能力要求及准则,主要应用于人才工作内容的考核、人才绩效管理、人才培养与发展、人才科学招聘等,为酒店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供依据。根据海南24家酒店基础岗位分析结果,五星级酒店对基层岗位胜任力要求集中在技能、知识、标准,同时,参考《旅游职业岗位调查报告》[10]中酒店餐饮基础岗位能力方面要求,主要通过知识、技能、素养维度分类思想,此3项技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将词频分析结果与胜任能力的定义相结合分析,毕业生基础岗位胜任力在显性特征中使用“标准”应用特征。

图1 海南24家五星级度假酒店基础员工岗位职责词汇云

4.3 《岗位职责》内容编码分析

通过Nvivo 11 软件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节点建立。基于《岗位职责》词频分析结果所确定的知识、技能和标准的特征体系,在Nvivo中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分别为技术能力、知识能力、标准能力。从“1+X”证书制度的能力培养与毕业生在基础岗位胜任力要求的一致性出发进行分析,形成3个节点下的10个子节点。技能特征包括有团队合作、岗位技能、沟通技能、销售技能;知识特征包括有产品知识、岗位知识、服务意识;标准特征包括产品标准、恪守制度、服务标准。

根据Nvivo11软件对编码内容的分析,从层次列表中按编码参考点图2中比较节点可以得出海南24家五星级酒店《岗位职责》包含的各项胜任力要求共计781项,其重视程度占比分别为:①技能特征共有参考点431条,整体占比55.18%,其中涵盖团队合作66条,岗位技能225条,沟通技能61条,销售技能79条;②为知识特征共有参考点213条,整体占比27.27%,涵盖产品知识34条,岗位知识106条,服务意识73条;③为标准特征共有参考137条,整体占比17.55%,涵盖产品标准36条,恪守制度49条,服务标准52条。

图2 《岗位职责》节点编码层次图

基于编码参考点层次图进行分析后,编制表2并进行挖掘式分析《岗位职责》的内容,基础员工的要求集中于下列节点:①技能特征包括服务能力、执行能力、酒水服务技能、推荐技能、实用设施设备的能力等;②知识特征包括熟悉相关信息、良好的英文能力、信息收集技巧、相关系统操作等;③标准特征包括酒店标准、清洁标准、服务标准等。

表2 基于Nvivo 11软件节点编码中参考点

续表2

5 酒店管理专业“1+X”证书的讨论与启示

综上分析,海南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符合酒店行业基础岗位的要求。对标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并兼顾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将作为高职院校人才输送与企业人才接收的有机结合。将职业教育对接社会企业,鼓励学生在保障理论课程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强化技能学习并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拓宽就业面,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将形成胜任能力视角下“职业教育-企业”关系链(图3)。“职业教育-企业”关系链将帮助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可视化的标准操作关系图,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依据和框架,构架人才培养的模型,从而凸显出“1+X”证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

图3 胜任力视角下“职业教育-企业”关系链

5.1 基于技术特征要素

“1+X”证书制度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课程构成。在五大核心模块课程基础上[11],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技能培训课、综合素质培训课结合“1+X”等级证书,对标企业特定岗位中的技术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未进入企业前使其已经具备基本胜任岗位的能力,缩短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在岗培训时长,进一步降低培训成本的前提下更提高了效率。对院校而言,通过加入“1+X”证书制度融入,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加快“产教融合”的步伐,并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框架,进一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

5.2 基于知识特征要素

通过结合“1+X”理论知识体系丰富了专业课程内容,促使职业教育培训具有更精准的方向性,将理论知识对标企业的岗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具备显性职业胜任力,具备未来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力,打造学生的硬实力[12]。对企业而言,将“1+X”内容与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贴合企业所需岗位知识。理论知识的同步学习加快了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周期,能够尽快融入企业文化,掌握相应的岗位知识,具备初步的服务意识。就院校而言,“1+X”证书制度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13],对知识理论体系的融合性设计、功能定位等将会成为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制度基础。师资力量是落实“1+X”证书制度中关键一环,加强学院现有各专业教师力量建设,使教师队伍再升级,培养一批适应于海南发展的“双师型”教师[14]。

5.3 基于标准特征要素

将理论标准与“1+X”职业技能标准相结合对标企业标准,使教学内容更具实际意义。以企业标准为坐标,参与院校人才培养,共同构建并逐步完善课程开发和培训标准体系。对企业而言,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步入岗位之前已经谙熟岗位标准,熟悉相应的流程步骤。因此,开发院校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将行业最新执行标准、职业培训方向、就业方向以及课程改革方向进行同步,进一步细化专业课程,贴合及更新课程理论标准以符合企业用人现状[15]。

6 结论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契机和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背景下,人才胜任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院校的核心问题。酒店管理专业应进一步探索酒店岗位胜任能力的需求,结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框架。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即:技能特征包括有团队合作、岗位技能、沟通技能、销售技能;知识特征包括有产品知识、岗位知识、服务意识;标准特征包括有产品标准、恪守制度、服务标准。基于“1+X”制度符合海南目前产教融合等主流发展趋势,必然推动海南试点院校将“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融合,满足海南建设的人才需求。

猜你喜欢

胜任证书海南
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收录证书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假证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