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分析

2022-09-29刘洪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8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鼻咽癌

刘洪利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一年龄段,患者以颈部肿块、听力下降、头痛、鼻塞、视力模糊等为主要临床症状。随着鼻咽癌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癌细胞会向远处转移,累及肝脏、肺、骨等器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调强适形放疗(IMRT)是临床上治疗鼻咽癌的一种常用方法,可形成多个照射靶区,覆盖面积广泛,在辐射野内可调节射线的强度,放射剂量均匀,可以保护脊髓、脑干、晶体等重要器官,对于鼻咽癌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顺铂是临床上治疗鼻咽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研究指出,将顺铂化疗与IMRT 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升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其病情[3-4]。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4 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采用IMRT 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84 例鼻咽癌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2)年龄≥20 岁且≤75岁;3)预计生存期超过6 个月;4)无放化疗禁忌证;5)认知功能正常,可积极配合开展治疗工作;6)本人及其家属对研究有全面了解,同意参与,并已签署书面文件。病例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2)拒绝、不配合或中途退出本研究;3)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研究之前接受过手术治疗、放疗或化疗;6)肿瘤出现远期转移;7)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甲(n=42)和乙组(n=42)。其中甲组42 例患者中有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年龄最小为20 岁,最大为73 岁,平均为(46.23±5.17)岁;病程最短为1 个月,最长为2 年,平均为(18.96±5.03)个月;肿瘤TNM 分期:Ⅰ期8 例(占19.05%),Ⅱ期11 例(占26.19%),Ⅲ期12 例(占28.57%),Ⅳ期11 例(占26.19%)。乙组42 例患者中有男性23 例,女性19 例,年龄最小为22 岁,最大为75 岁,平均为(46.85±5.21)岁;病程最短为2 个月,最长为3 年,平均为(19.19±5.07)个月;肿瘤TNM 分期:Ⅰ期6 例(占14.29%),Ⅱ期10 例(占23.81%),Ⅲ期12 例(占28.57%),Ⅳ期14 例(占33.33%)。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甲组42 例患者行IMRT,方法是:以多野三维适形照射鼻咽病变部位,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p)的照射剂量为68 ~70 Gy,共计分为30 ~32 次完成;颈部淋巴结肿瘤体积(GTVnd)的照射剂量为66 ~70 Gy,共计分为30 ~32 次完成。乙组42 例患者行IMRT(方法同上)联合顺铂化疗。在开展顺铂化疗前指导患者服用少量的抗组胺药物,之后为患者静脉滴注33 mg/m2的顺铂注射液(生产商: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813;规格:6 mL:30 mg),d1 ~d3 用药,每3 周重复用药。持续治疗4 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病情的改善状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口干、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放射性鼻黏膜损伤等)的发生率。依据治疗后病灶的大小将患者的近期疗效分为四个等级。完全缓解:经治疗病灶完全消失,持续4 周以上;部分缓解:经治疗病灶缩小≥50%,持续4 周以上;稳定:经治疗病灶明显减少,但缩小不足50%、增大不足25%,持续4 周以上;进展:经治疗病灶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例数+ 部分缓解例数)/ 总例数×100%;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 稳定例数)/ 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TVnp、GTVnd 及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SF-36 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身体疼痛、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各维度的分值均为0 ~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 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计数资料(如临床获益率、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 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如GTVnp、GTVnd、生活质量评分)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

经治疗,甲组中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分别有15 例、9 例,乙组中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分别有19 例、14 例,乙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78.57%)高于甲组患者(57.14%),组间相比差异显著(χ2=4.421,P<0.05);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甲组患者(69.05%), 组间相比差异显著(χ2=4.525,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TVnp、GTVnd 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TVnp、GTVnd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TVnp、GTVnd 均有显著缩小,且乙组患者GTVnp 和GTVnd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组内、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TVnp、GTVnd 的比较(cm3,±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TVnp、GTVnd 的比较(cm3,±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GTVnp GTVn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n=42) 62.39±10.05 45.88±5.12* 19.58±5.96 13.69±3.64*乙组(n=42) 62.87±10.16 43.28±5.24* 19.67±5.17 11.23±3.28*t 值 0.218 2.300 0.074 3.254 P 值 0.828 0.024 0.941 0.00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甲组、乙组中分别有6 例、9 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29%)与乙组患者(21.43%)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 中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有所提升,且乙组患者提升的幅度大于甲组患者,组内、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 评分的比较(分,±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生理功能 精神健康 身体疼痛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n=42)59.63±5.12 64.27±5.09* 69.96±5.17 74.32±5.16* 60.05±5.14 65.18±5.21* 62.52±5.09 69.15±5.06*乙组(n=42)59.37±5.24 69.92±5.75* 70.11±5.19 79.06±5.21* 60.17±5.29 70.15±5.69* 63.04±5.37 73.16±5.02*t 值 0.230 4.768 0.133 4.189 0.105 4.175 0.455 3.646 P 值 0.819 <0.001 0.895 <0.001 0.916 <0.001 0.650 <0.001

3 讨论

鼻咽癌主要是指发生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此病是由鼻咽部细胞异常生长增殖所致,其癌变过程涉及多个步骤。临床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存在爱泼斯坦- 巴尔病毒(EBV,俗称鼻咽癌病毒)感染、长期接触污染环境、染色体携带鼻咽癌易感基因等因素有关。存在不健康饮食、吸烟饮酒、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更易发生鼻咽癌,应注意日常防范[5]。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近年来随着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鼻咽癌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病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使得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癌症的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幅增加,生存期较短[6]。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局部放疗、靶向治疗等。此病的分化程度低,对放疗的敏感性高。据统计,鼻咽癌患者在采取规范化放疗后,其中有高达60% 患者的病情可得到较好控制,但对放疗剂量的要求较高,若放疗剂量选择不当,会影响患者的疗效(放疗剂量小)或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放疗剂量大)[7]。调强适形放疗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调强适形放疗是一种全新的放疗技术,在三维适性放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可让照射野的形状同病变(靶区)形状一致,对射野内的剂量分布予以最佳调整,根据需求达到不同的剂量分布,可有效提高肿瘤内的照射剂量,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重要器官。同时,调强适形放疗可在一个照射范围实现对多个病灶的照射,能显著提高肿瘤的致死剂量,提升肿瘤的控制率,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9]。吴惠惠[10]对鼻咽癌患者予以分组治疗,放疗组采用单一IMRT 治疗,联合组在IMRT 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顺铂化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放疗组患者(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乙组患者的临床获益率(78.57%)高于甲组患者(57.14%),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甲组患者(69.05%),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TVnp、GTVnd 均有显著缩小,且乙组患者GTVnp 和GTVnd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组内、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29%)与乙组患者(21.43%)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有所提升,且乙组患者提升的幅度大于甲组患者,组内、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采用IMRT 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有效性相较于单一IMRT 更高。顺铂是临床上的一线抗肿瘤药物,具有抗癌谱广、作用性强、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与多种抗肿瘤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对于鼻咽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顺铂的抗癌机制是:破坏肿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使肿瘤细胞无法分裂生长而死亡[11]。采用IMRT 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可使得放疗和化疗同步进行,能提高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减轻肿瘤放疗后的亚致死损伤,阻碍潜在致死损伤的修复,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采用IMRT 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较好,相较于单一应用IMRT 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促进病灶的消失,实现疾病的良好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鼻咽癌
mi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高发,该如何预防
警惕:这些症状不引起重视,小心鼻咽癌找上身!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