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高建设”背景下的智能制造人才区块链的重构
2022-09-29王岗
王 岗
(浙江省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温岭 317500)
引言
泵与电机等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催生出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和运维员等一系列新兴职业。专业技术人才是新兴职业的成长的关键。一方面,企业对于智能化专业技能型人才有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期待,对课程、学习方式、专业发展等也提出更高要求。围绕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和“活力温台”的建设为智能制造专业群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智能制造专业群立足专业实际,紧密结合本地产业,围绕课程思政、扩展学制、课程融通、改革评价等四个方面,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线,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教学,精准接轨本地“泵与电机、工量具制造”等本地产业,探索智慧化项目教学的新常态,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产业学院”,培养“德技双馨”的复合型智能制造技能人才[1]。融企入校,以岗定学,努力探索中高职校企协同新型育人的人才区块链重构新模式,使之成为区域智能化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引领者、“台州智造”的服务者和区域内“课程革命”的示范者[2]。
一、课程思政,工科思维
在课程设置时,结合专业特色,弘扬“海鸥精神,精工文化”,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有意引入企业文化,以企业劳模、工匠大师、科技精英等身边活生生的事例来进行引领和鞭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劳动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
1.工匠故事,匠心筑梦
开展“工匠故事”系列讲座,聘请本地行业名家、劳模工匠为学校客座专家,讲述自己的工匠生涯故事,立足产业实际,帮助学生精准定位,逐步树立“匠心筑梦、技能成才”的人生目标,学会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务实态度指导自己的实训实践[3]。
2.匠技之路,精英引领
开设“匠技之路”栏目,通过采访科技精英,剖析行业现状、掌握行业动向、预测行业趋势,让学生在接触行业之前就对未来所从事的行业有个初步的了解,也为本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真实的依据。
3.匠心论坛,名家指引
设立“匠心论坛”,邀请本地制造业的企业家到校开讲座,讲述本地制造业相关的发展历程。
4.匠意融学,思政元素
组织“匠意融学”活动,在智能制造专业群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重构教学项目,结合专业特色设制任务载体,融入思政元素,开发活页式新型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4]。
活化课程项目,通过扁平化知识将热点项目的零部件作为载体,在学生面前立体化展示,又将课程内容生活化,通俗易懂、易于吸收。针对专业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各项目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5]。
5.匠业通识,基础起步
实施“匠业通识”手册编撰工程,组织相关专业课教师收集机械、电气自动化、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专业发展历史编入专业通识手册,形成具有思政元素的专业特色基础课程,培养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的专业情怀。
二、拓宽学制,校企育人
社会发展的全球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对人才的综合素养的层次需求逐步提升。当前只有教育短期速成的初等水平已经不能满足这种供需要求,以“素养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其中拓宽学制,探索中高职一体的长学制的人才区块链模式成为一种趋势。
1.打破三年学制壁垒,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通过校企三方会谈,优化院校合作模式,在原有“3+2”学制的基础上,将三年的中职学制进一步延长。通过高职在中职设立分院等方式实现课程下沉,探索“中高企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智能制造人才区块链的新典范[6]。
分析可知,4个班级138人中,有超过90%以上的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学历提升意向;对于专业知识的提升占比五成左右,包括企业师傅的教授、同事的交流、企业培训、自学或深入高校学习等;职业技能的提升约占七成;职业资格证书的提升意向较为明显,占八成左右;而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提升约占六成(如表1)。
表1 xx订单班毕业生反馈信息
基于校企多方需求,重构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协同育人的新型才区块链,形成智能制造职业教育人才规格提升培养新路径。
2.建立学员分流机制,实现人才分层培养
实行学业导师制,充分开发专业导师的优势,通过“1+N”的模式为每一位试点班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从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相关背景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专业方向和匹配对应学制。学生在入学时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并提供专业的职业方向选择建议,让适合制造业、喜欢制造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进入本专业[7]。
学生在完成第一学期平台课程学习后,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三年制现代学徒制和五年制中高职一体化学制中选择,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中高一体,校企育人”的人才区块链重构
3.寻找校企互利交集,引入多方企业资源
组织中职、高职与企业三方联席会议,研究新型人才区块培养方案,以服务本地产业为基础,明确企业需求为导向,引入企业设备为辅助,整合校企资源为培养、探索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协同育人的新型才区块链链新模式[8]。
三、课程融通,重构体系
根据“1+N+X”的专业定位,即构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机、电融合技术为1个核心,以N个专业方向为重点,以X个核心技能为目标,培养机电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 “1+N+X”专业定位的智能制造人才区块链的新范式[9]。修订人才培养规格,促进机电课程融通,打破中职“机”和“电”的专业壁垒,重构项目化课程体系(如图3)。
图3 “1+N+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1.平台课程,通识铺路
在“平台课程”阶段,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相互融通,打破机电分类招生的现有模式,采用智能制造专业群的方式招生,开设《机电通识》等专业通识类课程,以及《械制识图》《电工技能基础》《机械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绘图》《工厂电气设备控制》等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的选择奠定专业基础。
2.方向课程,精准对接
在“方向课程”阶段,解构专业核心课程,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变学科体系为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面向“泵与电机”“工量具制造”“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地方产业技术链的机电结合的动态项目化课程。学生通过平台课程的“公共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中选择“工装夹具的设计与制作”作为自己的主攻专业方向,除了有选择地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之外,在“知识与技能模块”中根据专业方向的需求,灵活选择动态化项目课程进行学习[10]。打破固有的学科体系,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兴趣进行灵活选择和调整,更加适合企业对于人才高素质和专业化的需求(如图4所示)。
图4 “1+N+X”机电复合型融通课程体系
四、改革评价,学分银行
改革评价,探索“学分币”和“学分银行”的学分互认体系。探索过程化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施以作品和项目为呈现形式并辅以答辩式的项目化课程评价方式。建设“学分银行”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各种评价方式的“学分币”,推动不同专业方向、技能竞赛、创业创新等不同学习方式的学分互认机制。
1.探索评价,多元互通
探索项目教学的作品答辩式的评价方式,实施过程化评价,将答辩式的课程评价方式与理论测试结合起来,纳入学分体系。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证机制,将线上线下的学习互联互通。
2.完善机制,学分互认
建立各种学习方式的学分互认替代机制,制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分管理制度》,将技能竞赛成绩和“1+X”证书纳入学分体系,替代对应的专业课程成绩(如表2,表3所示)。
表2 技能竞赛与学分替代课程互认表
表3 “1+X”证书项目与学分替代课程互认表
3.数据在线,学分互联
建设“学分银行”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分的信息化管理,学生可凭借技能竞赛获奖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学习项目答辩证书等获取学分币存入“学分银行”,可在线查询自己的学分账户,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融企入校,以岗定学,校企协同,多方育人[11]。通过课程思政,融匠于心微渗透;拓宽学制,校企协同育人才;课程融通,重构体系精对接;改革评价,重过展果化学分,重构中职机电技术人才区块链,为当地企业输送一批优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台州智造发展,向省内输出智能化制造人才培养领域的“台州模式”和“台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