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参与,自主发展”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2-09-29覃龙宝
覃龙宝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
一、背景与意义
1985年,第39界联合国大会对国际青年提出的标题口号为参与、发展、和平,并把参与、发展定为两大主题。社会呼唤具备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现代公民,在人们的不断完善自我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此,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就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流意识。在国外,对学生投入的研究已有几十年,是西方教育研究一个新的重要领域。著名教育学者杰克逊、纽曼、埃里克杰、斯金纳等对学生投入的内涵、结构进行了长期的探讨,逐渐涉及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等不同的方面,并逐渐成为西方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
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也更多地关注到学生主体的发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共识到这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并创造出多种操作样式和教育模式,教育改革已卓有成效。但反思我们的教育,在主动参与、自主发展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我国义务教育目前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多数学生采取的是依赖的认识策略。因此,在自主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方式,被列入新的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结合时代特征,把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性质、内涵,构建具体的目标体系以及如何将目标转化为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等,仍有待深入研究[1]。
二、课题的界定
学会参与、自主发展指学生在学习时所形成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能动性特征的总和,包括参与的意识、参与的能力、自主发展的心理素质(态度、情感、意志、动机等)、自主发展的智力品质(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等)。学会参与、自主发展教育,旨在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学生学习的单一评价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从而使他们成为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2]。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知识永远只是主体建构活动的结果,因此,它是不能传递给被动的接受者的。科学知识必须由每一个认知者主动地建构。学生只有自主地学习,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必须的学习资料,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才能建构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有主动学习的欲望。教育要更加关注人、关注人的需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发展的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
四、结果与讨论
1.确立了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框架
实践出真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遵循课题的宗旨:使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参与、学会创新、学会合作,从而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边实验,边总结反思。经过实践探索,得出了小学数学“学会参与、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诱导质疑―合作探究—个性化总结—拓展创新[3]。
第一步:诱导质疑。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致勃勃地探究释疑,使学生养成质疑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激趣质疑的教学情境:请学生先猜猜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举例验证否定猜想,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产生问题:“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和2、5一样,与个位数有关?”“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怎样发现3的倍数的持证?”……这样,老师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质疑,使学生从质疑入手,在抓住本节课重点的同时,明确学习的方向。
第二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为单位的尝试、探究、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做知识”中进行“再创造”,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合作,增进友谊,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时,以4人为一小组开展合作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发现的学习过程,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了探索与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
第三步:个性化总结。这一步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语言对某个知识进行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或总结,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如在上面的学生探究发现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3的倍数的特征”,在前面获得成功的激励下,学生思维更加积极,畅所欲言:一个数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不看个位,要算和,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由老师的总结,转化为学生自己总结,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记得快、记得牢,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4]。
第四步:拓展创新。这一环节旨在教师在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开放性、生活性、典型性、启发性、思考性、综合性的练习题,指导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有所创新。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后,引导学生能不能利用这一知识也来发现“9的倍数的特征”?这样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延伸,实现新知识新方法的创新。
2.促进学生学会参与、自主发展的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关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注重情感与认知的对称、协调,重视学生学习的情绪生活。一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设计数学活动,以增强学生对数学活动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二是激励评价,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摒弃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积极参与、自主发展行为评价加激励谈心式评语再加特长的方式,开展多元评价,使评价更为客观准确,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同学的优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参与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洛克也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生用正当的方法求知,去改进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小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转化思想、对应思想等。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而是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的割补、平移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渗透转化、建模的思想,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解题能力,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鱼”,还有“渔”,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3)诱导质疑,让学生会问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反观我们今天的课堂,要么是一问一答;要么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探究解答教师的问题,课内课外都没有学生问的声音,思的语言,学生不再想什么问题,也想不出什么问题,学生的学习很被动。鉴于此,我们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质疑,让学生有疑启思,主动学习,使学生从“学答”变为“善问”。
(4)开放教学,让学生善想
“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原有知识、性格、经验、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每一个学生都是“他自己”。只有开放的课堂,才有“他自己”的独特思维,才能产生“1+1>2”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根据教材,设计开放型的教学内容、练习题,结合开放型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使学生勤思善想。
(5)体验探究,让学生学会求知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都把学生看作有生命的“行者”,让“行者”用自己的思想、丰富的个性走进探索知识的路,并在不断的探究中质疑着世界、体验着世界、创造着世界,生成“自己的知识”,形成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让智慧伴着知识成长,达到丰富、发展、提升自己。如在“美丽的对称图形”中,教师根据儿童“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认识特征”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以活动探究为线索,将课本上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究性知识”,设计了“感知对称图形-尝试剪对称图形-认识对称图形-找对称图形-创造对称图形”等探究活动,使学生非常轻松地发现对称的秘密,发现折痕,也就是对称轴,进一步发现了对称图形的特点。
3.研究成果
经过3年的研究和实践,通过课题研究前后,我们对实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测试取得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学生的质疑能力有所提高
通过诱导质疑的教学环节,学生养成了质疑的习惯,课前、课中、课后常带着一个又一个的问号潜入知识的深层,多侧面、多角度地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否则会怎样”等,思维呈现深、活、新。从问卷调查看,学生质疑能力明显提高。
(2)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促进了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下面的调查表就可看出:课堂上,学生能积极思考,乐于合作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能自觉完成作业。
(3)学习具有独创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他自己”的理念的落实,学生的大脑解放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一天,一只小猴子上山采来一些桃子。看着红艳艳的桃子,小猴子忍不住,吃了一个又一个,一下子吃掉了这些桃子的一半,觉得还不够,又接着吃了2个。这时,小猴数了数剩下的桃子,发现吃了的桃子和剩下的桃子的比是5:3。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究竟采来多少个桃子吗?学生想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法,如2÷〔(5+3)÷2-3〕×8、(5+3)×2、2÷〔5-(5+3)÷2 〕×8、2÷(1-12-35+3)、2÷(12-35+3)、2÷(35+3-12)等,这多种解答方法,无不体现了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的精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不称职的老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老师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实践证明,教育把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一个主动发展者,学生就会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探究知识中不断丰富、发展、升华自我,把“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