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平遥
2022-09-28张凌云
文 张凌云
沈从文说:“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如果把此处的“人”换作“城”,那么,我心目中的这座城就是平遥。
不过,这里所说的正当最好年龄,却不是豆蔻年华或风华正茂的年龄,而是见惯了世间烟云,经历了风雨沧桑之后的年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年龄,或者所谓中年。
平遥就在一种中年的心境里慢慢走进灵魂,走进一个人内心厚重绵长而不发一言的江山。
1
这些年,去过不少地方,包括各式各样的古城古镇,论风景之秀丽,文化之昌盛,平遥并不显得风采绝伦,但是,当我把种种镜像叠加在一起,简单滤化为一幅画、一道景,很多时候,出现的画面却是平遥。
说实话,我对平遥的第一印象并不美好。裹挟在汹涌的人流中,随着导游穿过长长的甬道,拐过一座边门,两边是不高且显得有些破败的建筑,整个色调是土黄的,暗淡的,似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让我感到名震天下的平遥古城是否言过其实。但是,越往里走,越觉得打开了一扇扇透明的心灵之窗,你看着它们,就像找到了不知哪里失散的老朋友,它们生长在你少时的梦想里,待岁月的浪涛退潮之后,裸露在沙滩上的,依然是原来的模样。
那些老朋友,可能是一条街,一座楼,也可能就是一件物什,一种气息。
当我来到平遥县衙门口,看到路中央矗立的一座高大楼阁时,脚下忽然挪不动步了。我不再想进县衙内部参观,那种大同小异的布局我已见过多次,在保定、在淮安、在浮梁,我见过从总督衙门到府衙到县衙的不同衙门,唯独这回,我第一次感到气象森严的官府衙门也能让人感觉如此亲近。
不为别的,只为不远处的那座楼阁。
那座斑驳沧桑、绿黄两色的琉璃瓦已混融一体的建筑,一下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我感到这里就是此行的归宿,一个隐藏在时间深处,潜意识里苦苦追寻的家。那座楼下川流不息的芸芸众生,无论是从前的还是现在的,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不用记住他们的面孔,甚或可以忘记他们走过的身影,所有的人声脚步都泛化为一种符号,紧紧包裹着我一个人。
那正是人间烟火气。不疾不徐,有些陈旧却绝不做作的人间烟火气。有人说,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是的,当你见多了光怪陆离的霓虹闪烁和眼花缭乱的现代市场,甫一接触到这种延续了不知数百年的人间烟火气时,你会觉得自己放下了一座山,一座欲望膨胀无比沉重的山,而走进了一条小道,你可以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买,那种由旧时的檐瓦和墙砖包裹的人间烟火也会贴上你的脊背,轻轻拥着你走进心中的桃花源。
后来才知道,那座楼叫市楼,极为普通的名字,却蕴含着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智慧胸襟。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世界最美的风景,不在于巧夺天工的技艺或高高在上的仪态,却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它寻常得你可以熟视无睹,就像吃饭睡觉,无论多么金贵的东西,捧在手里的只是一件生活的必需品。
带给我这种感觉的当然远不止市楼。看完平遥县衙,来到了一条记不清名字的商业街。这些年,走过的商业街太多太多,许多已不能用走马观花来形容,实在是一点逛的兴趣也没有,只想早早离开。可是,当我置身于有着典型北方气息的这条街时,我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当看着各种彩旗招幡,尤其是走进一家卖各种漆器盒的店铺时,仿佛光阴的日历在迅速回翻,最后定格在一页上,而那一页,正是我们单纯的童年写下的对世界五彩斑斓的渴望。
可以说,是那一枚枚精巧漂亮的漆器盒深深打动了我,击中了心头某个最柔软的地方。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灵魂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的时候,其实真正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弱水之大,只取一瓢之饮,我们甚至可以简化为一个物件,一种标记,就可以满足灵魂的全部需求。
2
为什么是平遥,而不是别的地方带给我这种感觉?即使在北方,像平遥这样的商业街也见过多次。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山西这片土地。
来山西之前,就知道山西并不发达,山西游也是一条相对冷门的旅游线路。省会太原并不如想象中热闹繁华,夜空中矗立的写着“太原”两个字的火车站招牌,让我有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穿越感。第二天早上出发前往平遥,大巴上,坐满了有着古铜色皮肤,脸上刻满皱纹的中老年人,他们默默看着窗外,车内安静得出奇。
这是我第一次来山西,也是我第一次周围有这么多的山西老乡。他们的木讷本分令我这个南方来的游客感受到巨大的落差,并滋生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可是,当大巴驶出市区,行驶在满目苍黄的山西高原上,我所谓的优越感被击得粉碎,却有了一种奇怪的念想,这片干旱缺水,并不算丰腴的土地,怎么竟有些像我前世的故乡?
公路两侧,庄稼大多已经收割,剩下零星的玉米高粱,摇曳在深秋的凉风之中,褐黄色的土地并不平坦,有的隆起,有的则下沉了很大一块,像通往大地深处的阶梯,不过,看不到水。
这全然不同于我在江南见到的水草丰茂,这里属于黄土高原。虽然这里严格意义上属于汾河谷地,与那种沟壑丛生的黄土高坡不完全一样,但是,这里的土地同样厚重,同样无法轻易地望穿,同样有着深沉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不仅如此。与黄土高原覆盖的其他省份尤其是陕西相比,山西整体是低调的,内敛的。虽然它离大海更近,却显得深处内陆,除了煤炭,人们似乎很少听见它的声音。尽管顶着中国地上文物第一大省的名号,可是,大多数触手可及的地上文物,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使在网上见到图片,也显得破败不堪,落满了一层岁月的无奈和苍凉。某种意义上,今天的山西高原,在性格和影响力上,更像是一块山西盆地,这里的土地和人民,更多是沉默和安静的,他们习惯于沐浴太阳之下,习惯于向着大地前行,让一切笼罩着一层琥珀式的光芒。
我喜欢这种琥珀式的光芒。这是一种带有泥土根性的光芒,它纯净,古朴,不掺有后世添加的任何杂质。山西高原,这片诞生了尧舜禹等华夏文明先祖的神奇土地,历经数千年时光的洗礼,它的后代子民们,包括田野、河流、建筑、道路,所有能够烙上文明印记的元素,都带有一种原初的、朴素的琥珀式的光芒,这种光芒如此平和却撼人心魄。诚如苇岸所说,当我们在背离自然追求繁荣的路上,要想想自己的来历和出世的故乡。那一层层通往大地深处的棕褐色泥土,犹如巨大的母体,它容纳着我们的浅薄和无知,却把我们当作一枚枚种子,一次次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又一次次死而复生。
琥珀式的光芒笼罩的地方,当然也包括平遥。
3
平遥就是一根楔子,牢牢钉进我们日渐麻木的神经里能够引起痛感的地方。
这根楔子,刺穿历史的苍凉与冷漠,轻微的痛楚之后,涌上来的是一种经久不息的暖融。
平遥之所以天下闻名,除了完整的城墙和布局,最响当当的是它的票号。日升昌等晋商著名票号的存在,不仅把平遥城的名声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山西的地位。山西,也曾有过辉煌,有过引领天下风气之先的骄傲,虽然峥嵘已经落幕,但那些遗迹还在,那个时代的记忆还在。
当我走进日升昌留下的院落时,我惊奇地发现,这么一处原本不太感兴趣,以为沾染了太多“铜臭味”的所在,竟清幽得像个书院。院子中间悬挂的“紫垣枢极”牌匾,怎么也联想不到汇通天下、日进万金的票号,倒更像一种弘道济世的人生理想。日升昌当然也有柜房、信房、账房等从事票号具体业务的房间,有的还复原了当年的陈设包括蜡像,但昔日的喧闹退却之后,这些留下来的遗迹,早已剥离了利欲之气,却满满带着风雅,让我想到了一个字,儒。
是的,先有儒才有商,儒商二字,道尽了晋商的精髓。由此,也就不难理解附近的中国商会博物馆悬挂的一副牌匾“护国扶商”。假若没有坦荡的襟怀,日升昌们怎么能做大做强,又怎么能被商会上升到护国的高度加以扶持;假若没有儒者的追求,这些雕梁画栋、重门叠户的几进院落,至多是土财主的炫耀而已,断然不会与文化画上等号。
事实上,平遥就像一处巨大的天然博物馆,有许多这样的地方值得细细玩味,除了各大票号,文如文庙、城隍庙、二郎庙,武如华北第一镖局、汇武林、中国镖局博物馆都是不错的去处,还有大院客栈、名人故居等,看地图攻略,值得一去的地方竟达二三十家之多。若是有时间,尽可以寻清静少人的时段,或者干脆住上两天,避开喧嚷,一个人慢慢徜徉于历史的时空,用眼神和沉思,去交流对话那些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温度。
可惜我没有时间。我跟在导游后面,把一本本应认真研读的大书仅仅翻开了几页,便匆匆合上了。可能又去了几家票号、镖局,还有博物馆,但人实在太多,失去了游玩的兴致,只记得拐出一条巷道,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高大的城楼出现在眼前,前方已是归程。
奇怪的是,当我走上这条大路时,那种熟悉的人间烟火气又回来了。看着路边的各式商铺,看着那座高大的城楼,一瞬间,竟不知今夕何夕。
我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上,使劲地跑呀跑,目标就在前方,但总是那么遥远,待到终于接近,原来是一座山,上山玩了许久,心满意足地下山,迎面扑来的是热气腾腾的小吃店,大人们带着笑,犒劳我早已饥肠辘辘的辛劳。
这是小时候的一幅梦境,现在它在我的视野里复活。那座城楼就是山,两边的店铺是满足儿时愿望的天堂。虽然时间变了,地点变了,但氤氲着炊烟夕阳的情境没变,古拙简单的街市格局没变,老乡们古铜色的脸上质朴的笑容没变。
即使已走出城门,坐上大巴行驶了很久,眼前仍是长长的一段街市,其样貌与城内并没有两样,与我见过的许多古城古镇出了核心区一片现代气息截然不同。原来那座山还在,它苏醒着过去的梦,并将绵延着现在和将来的梦。
4
那是一直要走下去的一座山。“当遥指青山是我们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渐减,终于到了某一点,不见遥青,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释了,我们遂坦然长往。”这是俞平伯的《中年》。平遥就是那个点,在地图上微不足道的一个点,却突兀于人生旅程上的一个点。当我抖落下尘世中所有的羁绊,当我忘却了人海中全部的模样,我只记住了一句话。
一个人的平遥,一个人的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