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经验
2022-09-28高宁
高 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统一为导向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不仅要在教育方向上“同向同行”,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发展,真正做到协同育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
一、北航教书育人的教学传统与课程思政的“红色基因”
一种教学思想的产生,既具有突出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也蕴含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成功的实践经验。践行这一教学思想,既需要直面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打破固化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回答时代之问,也需要不断反思历史,增进“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自信,回答未来之问。
“课程思政”的概念,尽管是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前后才被提出的,但之所以这一概念能够迅速形成共识并涌现出大量优秀案例,恰恰是因为以“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植根于中国高校办学立校的初心使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诞生于1952年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烟中,70年来始终将传承“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团结拼搏、实干有为”的“空天报国”精神作为教书育人过程中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建校伊始,北航便逐渐明确了“既教书又教人”“既抓教学又抓思想”的教书育人理念。1954年11月 召开的北京航空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提出“为提高航空工程师的培养质量而奋斗”的任务,强调“必须逐渐地依托全体教师去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工作”[1]。同年12月18日,北京航空学院时任党委书记周天行向全体教师、研究生及党政干部作了题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报告,指出教育学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要全面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要求教师自觉地把教学与教育工作统一起来,并且批评了“教师管教学、党团管教育”的错误思想[2]。之后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这一思想更加明确而具体。1963年,北航贯彻“高校60条”,在全校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关于在各教学环节中进行思想工作的重点》在内的5个文件。同年8月27日,北航召开全院教师大会,北京航空学院时任党委副书记周天行作了题为《把思想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教学中去》的报告,指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党团政治工作干部要做好是责无旁贷的,但只靠政工干部不够,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实验员和带实习的工人同志,一齐来做学生思想工作。学校是教育机关,学校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教育工作者,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关心学生的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周天行强调:“在我院的教学计划中,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进行技术教育的。但所谓技术教育不应该片面地视为仅仅是传授技术性的知识。对于新的一代,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应该在培养他们掌握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将人类从事科学工作中所形成的全部优良的思想、作风和方法继承下去,并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①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大力号召和深入推动下,广大基层教学单位自觉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例如,数学教研室提出,教师要对学生全面负责,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性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教学中去,必须抛弃那种认为教师只管业务不管思想的陈旧观点,在教学中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精神。又如,飞行力学教研室在学生毕业设计中提出,“四培养、两提高、一巩固”,即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动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辩证唯物的思想方法、严肃严密的学风,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基本功,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并且把这些要求写在教案中,把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①。
1962年,在北京航空学院校庆10周年大会上,北京航空学院时任院长武光在报告中指出:“‘培养出政治质量好、技术业务好,身体健康的高质量的技术干部’,是我们办学校的最主要的任务,这就一方面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国防事业;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扎扎实实的本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必须全面发展,二者不可偏废。政治是灵魂,政治是统帅,为社会主义的国防事业而刻苦学习,把本领学到手。”[3]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批在20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弘扬北航教书育人传统,不断丰富和提炼将专业教学和思想引领结合起来的宝贵经验,在全国涌现出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和示范效应的先进榜样。例如,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数学系教授李心灿,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科学精神、高尚人格、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被学生誉为“智慧的开拓者、灵魂的工程师”。他用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鞭策学生;用科学家的事迹阐明“天才就是勤奋”;启发教育学生要谦逊、谨慎,不要高傲自满;鼓励学生在学术上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必须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4]。
李心灿教授这种“寓德育于智育之中”的育人模式,得到学生高度评价。学生在给他的信中写道,“你在数学课中穿插了数学家们的事迹,使枯燥的数学理论增添了活泼的风采,既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加深了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还从治学方法和人格上给同学以启示和陶冶”“你不仅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启蒙老师”“你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而且教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哲理”[5]。
进入21世纪,北航明确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即一方面,要坚持对全体学生进行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空间。“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从事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他们将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德育工作的作用是要综合开发学生的精神潜能和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也是智育的生命线,决定智育的方向,而且应当直接推动学生业务的发展,使业务学习不仅有质的保证,而且有量的增长。我们提倡政治与业务的统一,提倡‘又红又专’,要防止德育与智育割裂的倾向。”[6]通过思想上交流、生活上关心、教育上引导,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出类拔萃、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养成“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奠定“基础扎实、创新力强”的学业功底。
面向21世纪的国家发展和时代要求,北航强调要从本科开始,在学生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素质培养,政治课、班主任和辅导员系统是必需的,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所有的教师,特别是导师都必须参与到培养过程中来,要言传身教。不仅教知识,还要教学识,要教给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还要告诉他们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思维、怎样做才能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如何培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7]
二、新时代北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探索和成效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8]“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力避千书一面、千人一面的大一统、一般齐,力避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新时代提升思政课程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012年11月,习近平就学习罗阳(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北航杰出校友)事迹作出重要指示[9]。这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号召学习宣传的第一位英模。2013年5月4日,党的十八大之后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特意选在航天城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指出要“实地感受载人航天精神”[10]。同年6月和7月,习近平两次接见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代表,明确提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11]“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12]。
自2013年起,北航的思政课程改革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觉将北航“空天报国”精神作为教学案例,以航空航天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程教师积极向专业课程教师学习,由此开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的教学改革探索。“思政课讲出专业情”的教学特色日益鲜明。
将学科、行业、专业和学校元素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北航多位国家级教学奖励获得者的鼎力支持。杨超教授(“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负责人)、张有光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负责人)、樊尚春教授(“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负责人)等教学名师,均与思政课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共同研发教学案例,使思政课教师通俗而深入地讲授学科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北航贡献。同时,这些名师还将自身数十年立德树人的宝贵经验,凝练上升为课程育人的理念、规律和方法,在各自领衔的教学团队和所在学院中普遍推广,从而使一批核心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在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方面的效果不断增强。至此,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模式逐渐开始成熟。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277。
广大北航教师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敏锐地认识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相对容易,难度更大的问题在于两者真正形成“协同效应”。回答“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时代命题,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 思政课程的“老问题”,如何克服思政课程教学“千校一面、万人同语”,更好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二是课程思政的“新问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究竟“融什么、怎么融”,如何真正实现润物无声,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三是课程育人体系的“根本问题”,如何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虽平行,但少协同”的难题,将“两条线”拧成“一股绳”,通过“融合发展”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为此,在北航党委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学管理部门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相关制度,通过领导组织、育人理念、学理研究、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这五个层面融合发展的系统集成和整体推进,使“思政课讲出专业情,专业课讲出思政味”,使学生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
(一)建强领导机构,形成组织融合
北航成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把握方向、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加强督导,确立“建强队伍、提升能力、学科牵引、特色融合”的思政课程建设思路,确立“名师领衔、试点先行、质量为要、扎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研究部署课程改革重大问题,保证教学改革的科学实效、决策权威、执行有力。校党委书记带头讲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例如,2022年9月15日,校党委书记赵长禄走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为全体本科新生讲授了题为“心怀国之大者 矢志空天报国——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思政第一课”。
(二)明确育人共识,凝聚理念融合
通过集中而深入的学习讨论交流,思政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普遍认识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新时代高校课程育人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重塑了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纠正了以往“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导向,明确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堂教学、教材建设、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的每一个环节。这场革命,拓展了学校思政工作的框架格局,纠正了以往认为“思政教育仅仅是思政课程或者学生工作的任务”的狭隘观念,明确要求所有课堂都承担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政教育只当作思政课的事,而是要将立德树人贯彻至每一门课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这场革命,改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理念,纠正了部分教师关于专业课的重点仅仅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片面认识,明确了每门课程都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牢固树立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并深刻认识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统一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联合攻关,深化学术融合
随着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开展,为进一步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广大一线教师普遍表示,《纲要》站位高、原则性强、覆盖面全,但如何落实到具体学校具体课程仍缺乏具体要素和方法。为此,由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牵头,思政名师与学科专业教学名师共同合作,全面深入解读《纲要》,以学术讲政治、以案例讲思想,回答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专业课教师困惑,以学理认同增强政治认同。尽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形式不同,有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之别,但是新时代课程育人的“思政”要求是一致的:目标是“政”,关键在“思”。“政”就是心怀“国之大者”,明确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肩负国家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思”则包括思想、思维、思考:思想,侧重内容,是深刻全面的而不是肤浅片面的,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涉及对生命、人生、家庭、职业、社会、国家、环境、世界、宇宙等的体悟、认同、选择和践行;思考,侧重活动,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盲从的,主要表现为一种关心关注、勇于探索、不断反思、追求新知的工作学习方式和态度,包括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和使命意识等;思维,侧重方法,是指向实践的而不是停留于书本的,主要表现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既包括各个学科的特殊规律和原则,也包括方法论意义上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思想、思考、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外在的客观思想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将思考转化为思维,才能有效作用于实践;思维只有进一步再凝练为学生自身的系统化的思想,才能真正使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成长阶段实现新的飞跃,使思政教育的成效从“由外而内”的认同提升为“由内而外”的能力。
(四)深挖思政元素,推进内容融合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课程切入点,解决“融什么、怎么融”的问题。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建设,都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在教学内容层面共同弘扬北航“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团结拼搏、担当实干”的“空天报国”精神,突出“四个面向”,强化北航人始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价值追求,使“思政课讲出专业情、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概言之,就是要以专业发展的筚路蓝缕讲述中国道路、以专业领域的辉煌成就坚定“四个自信”、以专业英模的感人事迹引领青春梦想、以专业前沿的重大问题突出创新担当,用“身边事”讲透“天边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义与利、群与己、成与败、得与失的关系,将学习过程作为锤炼心志的过程,使学生乐于艰苦奋斗、敢想敢为、勇攀高峰,塑造学生好学上进、开放自信、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热爱专业、钻研专业、专业报国的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为课程实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注入强大而持续的精神动力,培养学生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国使命。
(五)拓展建课机制,实现队伍融合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程建设是“主战场”,教师队伍是“主力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思政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协同,按照“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育人的人,必先铸己”的要求,使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另一方面,必须吸纳学生工作队伍加入育人团队,实现日常思政工作与课程育人同频共振。这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3]276-277。学生工作队伍,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在课堂以外的学校日常生活中肩负着育人使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源于生活中的困难与困惑。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工作队伍这三支队伍通过政治学习、榜样宣讲、示范教学、调研考察、师生交流等形式的集体备课,共同分析学情,共享育人心得,共研教育难点,深入把握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全体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提升课程育人的科学性、精准度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三支队伍融合发展,一方面,大大充实和丰富了原有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思想内涵和教学形式,如在思政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特设“科技创新与强国使命”专题,邀请北航荣获国家一等奖的科技团队授课,深化学生对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思想认识,强化学生“敢闯会创”的创新勇气和创造精神;又如,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双导师制”,由思政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联合指导,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另一方面,三支队伍联合开设一批充分体现时代特征、一流标准和学校特色的专题思政课,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重大理论问题和时政热点,发挥各自学科特色和知识优势,从多个维度释疑解惑,具体建课模式如图1所示。“大国领袖”“百年变局与青年使命”“党史导学”“‘四史’导学”“从‘双奥之城’看中国道路”等系列专题思政课,以课程而非讲座的形式落实习近平提出的对于“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要求[14],这极大拓展了课程育人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图1 专题思政课建课模式
经过10年建设,北航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空天报国”的使命担当不断强化,投身国家“卡脖子”专业的人数不断上升,入校后报名航空发动机等专业的学生人数,从以这类专业为第一、第二志愿的总人数不足70%,提高至以这类专业为第一志愿报考基本满额;同时,国防系统学生总体就业率明显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学生认同度从各门课程开始时的80分左右(满分为100分),跃升至期末评教各项评分均超过90分,课堂抬头率和点头率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入脑入心,而且实现了从思政能力向专业能力的有效转化。例如:宇航学院学生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撰写的论文《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航天政策议题及中欧合作》,入选了2022年 中国航天大会国际研讨会;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借助社会实践“双导师制”,所做的“乡村振兴视角下家庭医生对病贫群体的全过程作用调查及对策分析”研究,荣获首都“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和首都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论文特等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示范效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思政课程教师付丽莎连续4年5次应邀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讲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以思政课程专业优势弘扬新中国航空航天精神,受到各界好评。北航还承担了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课程育人方向)的建设任务,每年举办全国高校课程育人高端论坛,社会影响广泛。
三、结语
总结北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历史传承和新时代经验,可以得出以下两点方法论启示:
一是把握学科发展的“术语革命”,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15]“课程思政”“大思政课”都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术语。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有生命力的“术语”都不会凭空产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主张历史是逻辑的基础,“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6]。逻辑是历史在思维中的再现,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抽象概括出来的,“道理”只有建立在“道路”的基础上才会有坚实的认同和共识。越是事关全局性的“术语革命”和理论创新,越要建立在整体性的历史研究基础上,才可能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否则,如果只凭一时一事、某地某人的个别经验,实践往往会迷失在偶然性之中。
二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守正创新,必须加强对中国高校建设史的研究。“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借用习近平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深刻论断,中国高等教育面对自身复杂的人口环境、厚重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发展阶段,“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17]。“要理解21世纪大学的角色和使命,需要先理解它们的起源和历史沿革”[18],这是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创新必须以守正为基础,才能不空、不偏、不乱。一所高水平大学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不懈奋斗、改革创新的历史经验,正是坚定教育自信、走出一条建设中国 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
注释:
① 参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1952—1978年)》,内部资料,1992年,第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