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藜麦适应性评价试验

2022-09-28王克文李群映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理州品系农艺

王克文,李群映

(大理州种子管理站,云南 大理 671000)

藜麦是苋科藜亚科藜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中高海拔山区。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耐盐性,生长范围从海平面到海拔4500 m左右均有分布。藜麦是一种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其营养价值超过任何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1],藜麦作为一种藜科植物其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2]。根据大理州当前开展的“三禁四推”及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的倡导,围绕“绿色、生态”推进洱海流域农业结构性改革[3],通过将藜麦引种至洱海上游洱源县,通过调节播种时间分析温度和降水对藜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搞清藜麦在大理州适宜种植的品系和最适播期,为种植、推广、展示研究应用提供详实的数据,助力优化洱海流域区域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布局,促进洱海保护治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的2个藜麦品系滇藜-108(白藜)和滇藜-55(红藜)由云南农业大学覃鹏教授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洱源县牛街乡村委会(海拔2119 m,E 99°59′,N 26°15′),占地面积1000 m2,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蚕豆。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5个播期:6月1日(B1)、6月15日(B2)、6月29日(B3)、7月13日(B4)、7月27日(B5),参试品系2个A1(白藜)、A2(红藜),试验共2×5=10个处理,小区面积为10 m2(5 m×2 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重复间、区组间留通道0.4 m。根据藜麦生育过程生理及形态特征的变化,记录整个生育期具体日期,以50%植株达到此时期生育进程为依据。

1.4 试验方法

2019年5月30日人工翻地耙平,播前将前作蚕豆秸秆埋入田中作为基肥,施用普通有机肥600 kg·hm-2做底肥(顺丰有机肥公司),播种方式人工穴播,每穴6~8粒,每小区6行,播种株距0.7 m,行距0.3 m。播后覆土2 cm,苗高12~15 cm间苗1次,同时除草及培土。苗高20~25 cm时定苗,同时除草及大培土,每穴留1株,留苗数4.8万株·hm-2。根据病虫害程度,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收获时做到单株单收,晒干后脱粒分别测产(藜麦叶片80%枯黄并有部分开始脱落,为藜麦成熟期)。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各性状考察如下:1)生育期:记录藜麦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日期,以田间50%以上植株达到对应生育时期的标准日期为准,其中成熟期以田间藜麦叶片80%枯黄并有部分开始脱落为准;2)株高:整个生育期在每个小区中随机挑选10株,每隔7 d测量从地面到植株顶端的高度,求平均值;3)茎直径:整个生育期,在每个小区中随机挑选10株,每隔7 d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直径,求平均值;4)单株产量:适时收获,每株单独收获脱粒测产。所有观察记载数据由Excel 2017统计处理,并由SPSS 19.0系统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系间的农艺性状分析

由表1可见,平均单株产量品系A2极显著高于品系A1,两品系茎直径、株高、生育期天数差异不显著。

表1 品系间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

2.2 不同播期间藜麦的农艺性状分析

由表2可见,随着播期的延迟,平均单株产量、茎直径、株高、生育期天数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6月1日(播期B1)播种的藜麦平均单株产量最高,7月27日(播期B5)播种的藜麦平均单株产量最低。6月1日播种的藜麦茎直径最大,7月27日播种的藜麦茎直径最小。播期为6月1日的藜麦株高最高,7月27日播种的藜麦株高最低。6月1日、6月15日(播期B2)播种的藜麦生育期极显著长于6月29日(播期B3)、7月13日(播期B4)、7月27日播种的,6月1日与6月15日播种的藜麦生育期天数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播期藜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

3 讨论

藜麦被誉为“超级谷物”有“印加黄金”之称,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性,藜麦的栽种适宜温度是20~30℃,适合在15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种植。本研究将2个藜麦品系引种至云南大理,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平均海拔2080 m,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立体气候明显。本试验通过调节播期种植,探索藜麦在该地区种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藜麦在大理州可正常生长发育,其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整个生育期利用藜麦适宜的温度和降水,幼苗壮实,生育期延长,光合作用增强,干物质积累充足促使单株产量增加,符合高海拔地区栽种藜麦选择在6月、7月的规律。虽然随着播期的往后延迟,生育期天数下降,但是产量也不断下降,大理每年降雨量的80%~85%集中在7月、8月,而藜麦苗期极怕积水,高湿高温的环境也不利于其生长发育[4]。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种植藜麦,应选择在6月上旬进行播种移栽[5],生长后期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6],藜麦株型较高大,后期伴有大风的雨水天气会倒伏,对生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 结论

本试验通过将主栽品系白藜和红藜引种至大理,通过在不同时期种植,探索藜麦在该地区种植的可行性和适宜的播种时间。在大理地区6月上中旬播种的白藜和红藜可正常生长发育,且品系不同,差异主要体现在平均单株产量上,品系A2平均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品系A1,2个品种随着播期的延迟,平均单株产量、茎直径、株高、生育期天数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6月1日和6月15日播种的生育期、平均单株产量、茎直径、株高极显著高于其余3个播期,6月1日和6月15日播种的无显著差异,即2个品系A1、A2的适宜播期为6月上中旬,且品系A2的整体农艺性状较品系A1表现优秀。结果表明在大理州当选用红藜在6月上中旬播种。

猜你喜欢

大理州品系农艺
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茶桑种质资源筛选与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陕西 烤烟新品系通过全国农业评审
大豆新品系光合产能、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比较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