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骨修复指标的影响
2022-09-28吴俊灵
吴俊灵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展性的外周关节滑膜炎,主要以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和掌指关节等小关节病变较为常见[1]。该病病程较长且呈易反复发作,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则会因病情持续进展而发展为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严重者甚至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目前治疗该病仍是临床一大难题,使用药物缓解患者疼痛、控制病情进展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甲氨蝶呤是临床常用抗风湿药物,但该药起效慢且副作用多[3]。雷公藤多苷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出的天然药物制剂,具有抗炎、活血止痛等功效,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多靶点治疗作用[4]。本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观察了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修复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6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选取对照组中男性34 例,女性29 例;年龄44~78 岁,平均(55.41±5.37)岁;病程1~15 年,平均(5.75±1.12)年。观察组中男35 例,女28 例;年龄41~76 岁,平均(54.83±5.22)岁;病程1~15 年,平均(6.03±1.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研究者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诊断标准;②经X 线检查提示骨质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变形、增厚;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对本研究结果有影响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充分休息,遵医嘱给予叶酸、保护胃黏膜药物、钙剂、维生素D、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常规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患处关节制动及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国药准字H19983205,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mg),10mg/次,1 次/周,连续用药3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国药准字H22022674,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g),每天1~1.5mg/kg,分三次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①晨僵时间: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持续时间;②关节肿胀数量及压痛数量:观察并按压掌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28个主要关节,记录肿胀的关节数量以及有压痛症状的关节数量;③关节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明显。(2)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修复指标变化情况: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检测破骨细胞生成因子(RNKL)、护骨素(OPG)等骨修复指标,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执行。(3)记录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诊疗标准[5]: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6,P=0.0314),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量和关节压痛数量以及关节疼痛评分等临床症状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n=63)观察组(n=63)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晨僵时间(min)148.42±12.74 55.68±8.13①148.57±13.08 31.32±7.41①②关节肿胀数量(个)18.17±5.25 13.66±2.12①18.69±5.39 9.43±1.84①②关节压痛数量(个)19.57±4.65 14.25±2.63①19.31±4.88 11.27±1.61①②关节疼痛评分(分)6.29±1.17 4.76±0.89①6.77±1.04 3.12±0.48①②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修复指标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NKL 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PG 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修复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s,ng/L)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修复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s,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对照组(n=63)观察组(n=63)RNKL OPG治疗前12.74±3.95 12.93±3.78 0.2758 0.7831 tP治疗后8.14±2.28①6.83±1.51①3.8022 0.0002治疗前106.84±15.25 107.58±13.43 0.2890 0.7730治疗后124.84±21.39①138.52±24.77①3.3178 0.0012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11,P=0.4092),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约为0.42%左右,多见于中老年人群[6]。该疾病迁延难愈、持续性发作,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不但会导致关节畸形,而且会累及心脏、肾脏等系统,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7]。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缺乏特异性治疗,临床治疗多以抗炎和免疫调节治疗为主。甲氨蝶呤作为一种典型的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叶酸生成同时降低其活性,从而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患者炎症,以避免骨质及关节功能受到持续性损害,是目前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8]。相关研究表明,甲氨蝶呤能有效破坏炎症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从而减轻骨侵蚀,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控制病情进展,然而长期使用该药会引起骨髓抑制,大剂量给药会损伤肾脏功能,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生殖毒性,治疗效果大打折扣[9],因此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以期提高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中归于“痹症”范畴,因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常采用祛风除湿、舒经活络类中药予以治疗。中药雷公藤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雷公藤多苷作为雷公藤的主要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止痛、调节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雷公藤多苷治疗,可有效改善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一用药,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11]。分析原因,两药联合应用可能起到疗效协同或叠加的作用。RNKL 具有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OPG 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两者保持平衡状态时,骨组织则处于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中[12]。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RNKL 与OPG 水平失衡,出现过度骨吸收,患者的骨量丢失,骨质遭到破坏,因此如果改善RNKL 与OPG 等骨修复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NKL 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PG 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RNKL 与OPG 等骨修复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而联合用药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略高于对照组的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11,P=0.4092),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骨修复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