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2022-09-28覃柳末

广西农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粒数穗数结实率

覃柳末

(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 百色 533612)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农作物, 随着市场对水稻 生产需求的提升, 水稻新品种的研发、推广工作不断推进。在水稻种植中, 应坚持科学试验为先的水稻品种质量检验原则, 从种植实践中筛选优质水稻品种, 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为选择优质杂交水稻品种, 在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开展了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为广西右江河谷稻作区引进抗病性较强、产量高的杂交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7个, 分别是:“诺两优6号”(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晶两优1686”(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特优9516”(广西金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广川优0863”(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华优钰禾”(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提供)、“万源优1936”(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特优7118”(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其中以“特优7118”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 小区面积13.3 m(4.53 m×2.94 m);插植规格为23.1 cm×16.5 cm, 小区共插12行, 每行插29蔸, 每蔸插2株谷苗;重复间、小区间工作道40 cm;试验田四周设不少于4行保护行, 保护行种植对应小区品种。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在田阳区百育镇广西百色农作物品种综合区域试验站进行, 位于东经106°31′, 北纬23°25′, 海拔105 m。前茬为水稻, 冬闲田。土壤质地为沙质壤土, 土壤肥力中上, 地力均匀, 交通、排灌设施良好。各小区环境条件一致, 试验从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割, 各小区实行统一管理。本试验于2020年3月4日播种, 2020年4月1日移栽。

1.4 水肥管理

最后一次耙田前, 667 m施复合肥(N∶PO∶ KO=16∶16∶16)25 kg、有 效PO≥12.0%过磷酸钙25 kg作底肥, 4月9日进行第一次追肥, 667 m用总氮≥46.4%尿素5 kg拌120 mL丁草胺撒施;4月18日, 进行第二次追肥, 667 m施复合 肥(N∶PO∶KO=16∶16∶16)3 kg、总 氮≥46.4%尿素5 kg、KO≥60%氯化钾12.5 kg。水浆管理上做到薄水浅栽、寸水活棵、浅水分蘖, 后期干干湿湿, 并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1.5 病虫管理

根据百色市田阳区植保站预测预报及试验田调查情况, 选择对口药剂及时施药防治。4月21日喷四氯虫酰胺 + 啶虫脒 + 噻呋·苯醚甲防治钻心虫、稻瘿蚊、叶蝉、稻飞虱及预防纹枯病, 4月27日喷氯虫苯甲酰胺 + 阿维菌素 +井冈·蜡蚜菌防治钻心虫、纹枯病、稻瘟病, 5月14日喷氯氟·毒死蜱 + 虫螨·茚虫威防治钻心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 6月1日喷甲维·甲虫肼 + 噻嗪·毒死蜱 + 己唑醇 + 春雷霉素防治钻心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 6月17日喷阿维·氯苯酰 + 阿维·啶虫脒 + 甲基硫菌灵防治钻心虫、稻飞虱、纹枯病、6月22日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四氯虫酰胺 + 敌畏·毒死蜱防治钻心虫。

1.6 田间观察记载

观察试验田间水稻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 详细记载各个品种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等农艺性状;水稻成熟后, 计算有效穗数, 每个品种取样 5 株进行室内考种, 考察经济性状;收割时各小区分别脱粒、晒谷、称重, 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表现

参试品种生育期表现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参试品种中, “特优9516”“万源优1936”“华优钰禾”3个品种与对照品种“特优7118”相比, 熟期相当, 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特优7118”迟或早仅1 d;“广川优0863”最早熟, 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早熟3 d, 而“诺两优6号”和“晶两优1686”最迟熟, 均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迟熟3 d。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表现

续表

2.2 产量表现

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6个品种中有3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增产, 增幅在4.13%~8.20%之间, 其中“特优9516”“广川优0863”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晶两优1686”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增产达显著水平;有3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减产, 减幅在1.18%~10.07%之间, 其中“诺两优6号”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减产差异不显著, “万源优1936”“华优钰禾”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表2 参试品种产量表现

2.3 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表现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

表3 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有效穗数:参试品种有效穗数以“广川优0863”最多, 为17.5万穗/667 m, 其次是“晶两优1686”, 为17.1万穗/667 m, “华优钰禾”最少, 为12.1万穗/667 m, 其它品种每667 m有效穗数在14.0万穗~16.6万穗之间。

株高:参试品种株高在110.0~120.3 cm之间, 其中以“特优9516”和“华优钰禾”最高, 其次为“晶两优1686”和“万源优1936”, “诺两优6号”和“广川优0863”株高比CK矮, 分别为113.4 cm和110.0 cm 。

穗长:参试品种穗长在21.8~25.8 cm之间, 其中 以“万源优1936”最长, 其次为“诺两优6号”和“晶两优1686”, “广川优0863”最短, 其余2个品种与CK相近。

每穗总粒数:参试品种平均每穗总粒数为135.1~236.1粒, 其中以“华优钰禾”最多, 其次为“诺两优6号”和“晶两优1686”, “特优9516”最少。

结实率:参试品种的结实率都较高, 为82.9%~92.2%, 其中“特优9516”的结实率最高, “晶两优1686”最低。

千粒重:参试品种千粒重在 20.9~31.2 g之间, 其中“特优9516”的千粒重最重, 其次为“万源优1936”, “华优钰禾”最轻。

2.4 主要病害调查结果表现

参试品种主要病害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主要调查水稻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及稻曲病 , 结果发现, 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发生叶瘟、白叶枯病、稻曲病, 均轻感穗颈瘟及纹枯病。

表4 参试品种主要病害调查结果

3 品种综合评价

3.1 “特优9516”

该品种产量居第1位, 每667 m产量达641.4 kg, 比CK增产8.20%,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29 d, 比CK长1 d, 株高120.3 cm, 每667 m有效穗数16.4万穗, 每穗总粒数 135.1粒, 结实率 92.2%, 千粒重31.2 g。株型适中, 熟期转色好, 容易落粒, 耐寒性、抗倒性较强, 丰产性好。

3.2 “广川优0863”

该品种产量居第2位, 每667 m产量达634.4 kg, 比CK增产7.02%,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25 d, 比CK短3 d, 株高110.0 cm, 每667 m有效穗数17.5万穗, 每穗总粒数160.5粒, 结实率90.0%, 千粒重25.5 g。表现群体长势整齐, 株型松散, 熟期转色好, 容易落粒, 耐寒性、丰产性好。

3.3 “晶两优1686”

该品种产量居第3位, 每667 m产量达617.3 kg, 比CK增产4.13%, 增产达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31 d, 比CK长3 d, 株高119.8 cm, 每667 m有效穗数17.1万穗, 每穗总粒数176.3粒, 结实率82.9%, 千粒重24.6 g。株型松散, 熟期转色中等, 容易落粒, 抗倒性较强, 丰产性较好。

3.4 “诺两优6号”

该品种产量居第4位, 每667 m产量达585.8 kg, 比CK减产1.18%, 减产差异不显著。全生育期131 d, 比CK长3 d, 株高113.4 cm, 每667 m有效穗数16.4万穗, 每穗总粒数179.7粒, 结实率84.8%, 千粒重23.8 g。株型松散, 熟期转色中等, 容易落粒, 耐寒性、抗倒性较强, 丰产性一般。

3.5 “万源优1936”

该品种产量居第5位, 每667 m产量达555.2 kg, 比CK减产6.34%, 减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29 d, 比CK长1 d, 株高118.3 cm, 每667 m有效穗数14.0万穗, 每穗总粒数160.2粒, 结实率87.0%, 千粒重28.3 g。株型适中, 熟期转色中等, 容易落粒, 耐寒性、抗倒性较强, 丰产性一般。

3.6 “华优钰禾”

该品种产量居第6位, 每667 m产量达533.1 kg, 比CK减产10.07%, 减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全生 育 期127 d, 比CK短1 d, 株 高120.1 cm, 每667 m有效穗数12.1万穗, 每穗总粒数236.1粒, 结实率90.9%, 千粒重20.9 g。株型适中, 熟期转色中等, 容易落粒, 耐寒性中等, 抗倒性较强, 不育株较多, 丰产性较差。

4 小结

通过试验结果可看出, 6个品种总体抗倒性强, 均未发生叶瘟、白叶枯病及稻曲病, 但均轻感穗颈瘟及纹枯病。其中产量表现上以“特优9516”“广川优0863”产量最高, 每667 m产量分别为641.4 kg、 634.4 kg, 比对照品种“特优7118”分别增产48.6 kg、41.6 kg, 增产率分别达8.20%、7.02%,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熟期转色好, 结实率高, 有效穗数较多, 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好, 可在右江河谷稻作区扩大试种, 成功后进一步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粒数穗数结实率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2018年度定西市春播区豌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试验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不同密度下大豆花、荚、粒发展规律研究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玉米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