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2022-09-27陶文才安徽省芜湖市湾区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中国食品 2022年18期
关键词:稻种秧苗高产

⊙ 文|陶文才 安徽省芜湖市湾区农机管理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农业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加强农业产业发展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对于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中国居民饮食结构中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但中国水稻种植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投入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中,希望能够通过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来保证水稻的高产和品质。

一、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现状

现阶段,中国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提升的阶段,且以水稻品种的把控为重心。重视优质品种的确能够提高水稻的质量,但却忽视了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用发展的实用性,而且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技术的落实也需要有政策的推动,真正将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产中,仍然面临着技术人员短缺、相关理念落后、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也会导致水稻的产量及品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

在高产水稻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水稻品种的选择、高产水稻的培育、水稻的收割及加工等都会影响水稻最终的产量及质量。现阶段中国农业在高产水稻栽培过程中将重点偏向于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忽视了高产水稻栽培技术领域的提升及发展,如果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来解决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那么选育再优质的水稻品种也无济于事。高产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不重视甚至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因此重视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与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同样重要,切勿让侧重变成偏差。

水稻种植会受到地域条件、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地域的水稻都适合应用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种植管理办法,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的探索来找到最适合当地的高产水稻种植技术以及水稻种植管理方法。然而,现阶段中国大多数农民及农业企业对于水稻栽培的因地制宜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仍然采取落后的、相同的水稻栽培技术,不仅需要更大的生产成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最后的收成还达不到预期,也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久而久之,会影响广大种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影响水稻种植的质量,如果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中国水稻种植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中国占地面积广阔有,助于农业的发展,但广阔的地貌以及多样的气候环境也给水稻栽培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地域上看,中国目前的水稻种植区域范围广阔、产量也非常庞大,给水稻质量的监督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不同地域的水稻品种很难有统一的监管标准,地域的广袤也给实时监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果缺少对水稻质量的监督检查,就会影响对水稻种植质量的把控,因此提升对于水稻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也是提高水稻栽培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结合现阶段中国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提升质量检测技术,以此减少地域差异对水稻种植质量的影响。

二、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就是为整个水稻栽培过程开了一个好头,因为水稻的品种决定了稻种的发芽率、成活率,而发芽率和成活率也直接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因此优化高产水稻品种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在水稻品种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水稻种植区域的水质、土质、地域条件、气候环境等影响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的发芽率及成活率,从而显著提升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

相较于其他农作物,水稻种植对于土壤环境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水稻种植地的选择与水稻品种的选择同样重要,必须要了解水稻对于种植地有哪些需求。首先,水稻对于土壤的含水量需求极高,在选择水稻种植地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灌溉条件,土壤本身的含水量很重要,在后期耕种过程中灌溉能够给水稻带来的水分更加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才能给水稻的种植和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其次,水稻对于土质的要求也很多,土壤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营养物质,且没有受到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考虑到环境污染给土地、水源等带来的影响,在水稻种植地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选择没有受到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壤,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的品质。

高产水稻栽培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水稻种子的准备、水稻种植地的准备两个方面。只有做好水稻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才能为水稻秧苗的培育提供更优质的环境、为水稻秧苗的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丰富的营养以及优质的土质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的出芽率以及成活率,水稻秧苗能够健康生长也就保证了水稻收获时的品质。

水稻种子的准备不仅仅是优质品种的选择,还包括对稻种的催芽。催芽是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关键技术,要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保证水稻种子吸收充足的水分,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大幅提升稻种的发芽率,也能够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及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浸泡之前需要将稻种置于太阳下晾晒2-5h,然后再将稻种浸泡至水中。浸泡稻种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选择适宜的器皿,再将稻种置于器皿中浸泡,使稻种吸收充足的水分即可。

选择优质的水稻种植地只是高产水稻栽培土地管理的第一步,想要提升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土地管理也是水稻种植前准备工作中的重点。一是整地。在整地过程中要注意将翻土的深度控制在15-30cm,不宜过浅,也不宜过深。过浅会降低水稻的成活率,过深又会降低水稻的发芽率,因此控制翻土深度是保证水稻种植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改善水稻种植地的实际情况。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向土壤中增加有机肥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养分,通过灌溉技术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同时还要注意清理土壤中的杂草,避免杂草生长消耗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三是水稻秧田的整理。水稻秧田需要翻耕,以此来保证土地的平整,同时还能去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质等,使土壤更加细腻。在土地翻耕的过程中要加入适当的肥料,相当于给水稻放了一层底肥,这对于水稻种植是非常有益的。底肥既可以是绿肥,也可以是人畜的粪肥等,还可以加入硫酸铵、尿素等物质,以此来保证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多样性。

育苗移栽是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中常用的种植方法,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培育水稻秧苗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培育技术也是影响高产水稻栽培品质的关键技术。水稻秧苗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水稻的品质以及产量,想要实现优质水稻的高产,必须重视水稻栽培技术中水稻秧苗的培育技术,并通过不断的研究来优化水稻秧苗培育技术。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合理密植也是保证稻田环境及稻米生长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首先,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应着不同的生长需求,在种植水稻秧苗的过程中要根据幼苗的品种来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可以概括为水稻秧苗之间的距离,密度小说明水稻秧苗之间的距离大,密度大说明水稻秧苗之间的距离小。如果密度小、距离远,就会降低水稻田间的温度,而水稻生长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温度过低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进而影响水稻的结果率,致使水稻的产量及品质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果密度大、距离近,就会导致水稻秧苗所吸收的营养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秧苗所受到的光照,而光合作用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如果水稻秧苗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且光合作用降低,就会给水稻秧苗的生长以及稻米的品质带来巨大的影响。

水稻秧苗种植入土并不代表着水稻栽培的完成,后期的大田管理才是影响水稻品质及产量的主要“工序”。大田管理主要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肥水管理,另一方面是病虫害的防治。

肥水管理除了上文提到的灌溉技术,还要结合水稻种植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品种的稻米需求适当地施肥。肥料的选择需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辅助,这项技术能够合理地分析水稻种植地的肥力状况,也能够充分地了解到不同水稻品种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特征,从而对肥料的配方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施肥实际上贯穿了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施肥前要确定水稻从种植到结果整个生育期所需的氮肥量,对氮肥量有了整体的把控后,还需要根据水稻粒期、穗期等不同的生长周期来合理控制氮肥的施入量。

病虫害的防治直接决定了水稻生长环境是否健康、稻米的品质是否良好,需要在水稻的田间管理中投入大量的精力,也需要水稻种植人员充分了解不同水稻品种以及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病虫害类型以及病虫害发生特点,这样才能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随着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都对水稻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有着突出的作用。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水稻的品质及质量,就必须深入研究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从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育苗前种子的浸泡处理,到种植过程中土地的翻整、水稻秧苗间距的控制,再到采用科学严谨的施肥配方以及害虫防治措施,每个环节都伴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选择优质高产的水稻栽培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品质及产量,还能帮助农户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生产发展都有极大的助力。

猜你喜欢

稻种秧苗高产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农民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机插秧育苗催芽器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