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高纺锤形整形中“两强、五度”的技术标准

2022-09-27焦进良鲁兴凯侯向洁念永兵王兴鹏程安富

果农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粗度分枝树势

焦进良¹,²,鲁兴凯,侯向洁²,宗 雨,念永兵,王兴鹏,程安富,马 静

(1巩义市农委 河南巩义 451299; 2“昭阳红”苹果研究院 云南昭通 657013; 3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 云南昭通657013; 4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 云南昭通 657099)

“两强”和“五度”整形修剪技术,是我国广大果树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的一套苹果整形修剪技术,在我国苹果树整形修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苹果栽培技术的变革,我国的苹果栽培方式也由传统的稀植大冠向密植小冠转变,砧穗组合也由乔化砧、中间砧向矮化自根砧转变,树形也由小冠疏散分层形、自由纺锤形向高纺锤形转变,我国的苹果整形修剪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更好地把“两强、五度”技术运用到高纺锤形的整形之中,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2017 年开始,分别在河南洛宁、云南昭通、贵州威宁3 个苹果种植基地进行了适合苹果高纺锤形整形的“两强、五度”技术标准试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丰富和完善了“两强、五度”的内容,创立了适合西南冷凉高地乃至我国苹果主产区的“两强、五度”技术标准,有效地解决了苹果高纺锤形整形中经常出现的大枝多、枝条长、株间密、树体空膛等问题。现将笔者创立的“两强、五度”技术标准综述于下:

1 “两强”的内涵

一是指强壮的中央领导干,二是指强壮的树势。

1.1 中央领导干强壮的标准

中央领导干直立而不弯曲,其粗度要大于其上的小主枝粗度的3 倍以上,即干枝比要≥3,当其上的小主枝达到一定粗度后要坚决进行更新,以免对中干形成竞争,影响中干的领导地位。

1.2 树势强壮的标准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幼龄期,主要是看中干延长梢的延伸长度,栽植后第一年中干延长梢的生长量为45~60 厘米,栽植第二年以后中干延长梢生长量为60~80 厘米,低于这个标准最低值为树势弱,高于这个标准最高值为树势旺。二是结果树,主要是看挂果枝延长梢的长度,一般中庸健壮的挂果枝延长梢年生长量为20~30 厘米,低于这个标准最低值为树势弱,高于这个标准最高值为树势旺。

1.3 纠正的措施

一般情况下,在幼树期中干强壮时树势壮,树势弱时中干弱。通常应对的措施是:当树势弱时,适当对中干在饱满芽处进行短截,控制中干竞争枝,疏除弱枝,回缩过长细弱枝;当树势强旺时,合理控制肥水供应,尽量多留果,疏强枝,多缓放,勤拉枝;对于成龄树,在树势较弱时,要加强水肥供应,少留果,适当疏除或回缩过弱枝;当树势过旺时,调整水肥供应,多留果,加大夏剪力度,疏除过密强旺枝条。

2 “五度”的内涵

主要指长度、高度、密度、角度、粗度。

2.1 长度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着生在中干上的一级分枝的长度,二是指着生在一级分枝上的二级分枝长度。

一级分枝的长度主要是由株距和行距来决定。一般情况下伸向株间的一级分枝的长度不能大于株间距的一半,伸向行间的一级分枝长度不能大于行间距的1/5。例如,3.5 米×1 米的栽植方式,株间枝条长度为50 厘米以下,伸向行间的枝条长度为70厘米左右。

二级分枝的长度一般控制在20 厘米左右。

树体的枝条每年都有加长生长的特性,如果任其向外加长生长,就会造成株间过密、行间变窄,导致树形紊乱。控制枝条加长生长的办法主要有:

(1)拉枝、扭梢(拧梢):拉枝是通过人工或器械的方法,把枝条的生长方向变为水平或下垂,从而抑制枝条的加长生长。扭梢(拧梢)是对中干上当年发出的新梢,在长到40 厘米左右、还没有木质化前,在枝条基部扭转180°,使新梢处于水平或略微下垂状态,从而抑制加长生长,同时还有促使新梢顶端成花的效果(图1)。

图1 扭梢后的效果

(2)抑顶促萌:在花后,对先端没有果实的枝条,在发出的新梢上留2 片大叶进行摘心,一是抑制顶端生长,二是促使后部发出中短枝成花,形成单轴而不延伸的结果枝组(图2)。

图2 春季延长新梢留2叶摘心20天后效果

(3)回缩过长结果枝:对超过长度的结果枝,在其后部有花芽(果实)的部位,选一弱枝带头进行回缩。对生长势强旺的富士品种,一次不能回缩过急(图3)。

图3 坐果后对过长结果枝进行回缩

(4)促发后部牵制枝:在枝条后部缺枝处,用环割或环刻的办法,促发枝条,以牵制前端生长(图4)。

图4 春季在枝条后部光秃处环刻促发牵制枝

(5)正确处理二级分枝:对于二级分枝,在冬季修剪时,保留20 厘米以下的花芽枝,疏除20 厘米以上的无花枝,20 厘米以内的无花枝根据着生部位、枝条的多少进行疏除或抑顶促萌处理。

2.2 高度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树体的高度,二指主干的高度。

树体的高度由行距来决定,一般树体高度不能超过行距的90%,在实际整形中,3.5 米的行间距要求树高为3.2 米,4 米的行间距树高为3.5 米。主干的高度一般要求是0.8 米。

(1)树体高度的控制:按照高纺锤形树体的正常生长量,一般在栽植后第三年就可达到需要的高度,当达到一定高度后,就需要对延长头进行“落头”处理,处理的时期一般在夏季进行,如果在落头部位有果实或有较弱的分枝时,可直接在结果部位或较弱分枝处进行落头;没有果实或分枝时,暂缓进行落头,尤其对于红富士品种来说更应注意。(2)主干高度的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在幼树期为抚养树体的生长,增加主干的粗度,适当把主干的高度降低到60 厘米,在60~80 厘米之间着生长度不超过40 厘米的一级分枝,采取促花措施使其早结果,待树体生长稳定后进行疏除,使主干的高度达到80厘米。

2.3 密度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栽植密度,即单位面积土地上栽植的密度(株数);二是中干上一级分枝着生的密度;三是一级分枝上二级分枝的密度。

(1)栽植密度:一般情况下,苹果高纺锤形适应高密度栽植,每亩栽植株数在200 株左右。株行距为(0.8~1.2)米×(3.5~4)米。

(2)一级分枝密度:按照高纺锤形树形的要求,其上的一级分枝数量要求25~30 个,相邻枝条的间距不大于10 厘米,同向枝条间距在30 厘米以上。

(3)二级分枝密度:主要是指着生在一级分枝上的结果枝的密度。根据枝条所处的空间要求,一般不留过长背上枝和背下枝,同侧结果枝的距离为10~15 厘米。

矮化自根砧苹果树栽植后,栽植密度就确定下来了,终生不会发生改变。由于苗木质量、管理水平的不同,着生在中干上一级分枝的数量,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是中干上枝条数量过多和枝条数量不足。二级分枝数量的多少,主要是与一级分枝的营养状况和枝条角度有关。

(1)中干上一级分枝数量过多的控制:在实际生产中,一级分枝数量过多,通常表现为树冠一侧枝条数量过多和局部枝条数量过多这两种情况。

树冠一侧枝条数量过多:主要表现就是偏冠,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冬季修剪时,把偏冠部位的枝条全部进行马耳剪,在缺枝的一侧进行适度刻芽;二是在春季,当中干上发出的新梢偏向一侧时,立即对新发出的偏向一侧的所有新梢留2~3 片叶进行摘心(剪梢),迫使没有萌发的芽体萌发长出新梢。

局部枝条过密:主要表现就是枝间距过小和同向枝条过密,解决的办法是在新梢生长初期,对过密的新梢进行疏除或扭梢。也可在冬季修剪时疏除过密枝条(图5)。

图5 疏除过密枝条

(2)中干上一级分枝数量不足的解决办法:主要表现就是中干上出现空膛和枝条间距过大。

空膛的解决办法。在苗木栽植当年和在以后的冬季修剪中,为促发有效枝条,要对树体中干延长枝进行适度短截,剪去枝条前端的瘪芽,刺激剪口下部发出枝条;此外,在春季萌芽前,在中干上需要发枝的位置进行刻芽,促发枝条。

枝条间距过大。如果中干上枝条间距超过40厘米且数量少于7 个/米时,可刻芽促分枝或对较大枝采取马耳剪的方法增加分枝数量。

(3)二级分枝数量不足的解决办法:二级分枝的数量在一般情况下大多表现为不足,为保证一级分枝上能够发出足量的二级分枝,就要求一级分枝上的芽体充实饱满。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在冬季修剪时,留桩去除中干上发出的徒长枝、秋梢枝或秋梢长于春梢的枝条,使其重新发出芽体充实健壮的枝条;其次在芽体萌动时,在一级分枝两侧进行刻芽或通过拿枝方式,刺激芽体萌发出二级分枝;其三要及时疏除一级分枝上的背上枝和过长枝,调节营养分配,促发更多有效二级分枝。

2.4 角度

枝条的主枝角度包括基角、腰角和梢角,高纺锤形中强调最多的是基角。

高纺锤形中的基角因品种不同,基角的开张程度会有所不同;对于生长势比较强旺而且难以结果的品种如红富士,枝条基部的开张角度一般要求在120°左右;而对于生长势较为缓和且易于成花的品种如嘎拉,枝条基部的开张角度要求在90°;对容易上强的品种,上部枝条的开张角度要大于标椎角度,下部枝条的开张角度则要小于标准角度。

最常用的是拉枝开角和拿枝开角,而开角器开角在规模化果园中还没有大面积推广。

拉枝开角是先软化枝条的基部,然后下压枝条到需要的角度,再用拉绳固定。这种拉枝方法多用在红富士等年生长量较大的苹果品种上。

拿枝开角是先软化枝条的基部,然后手握枝条一边下压软化,一边向梢部转移,直至整个枝条的角度达到标准角度而不反弹。这种开角方法适合生长势较为缓和、不需要枝条过度下垂生长的苹果品种。

无论是拉枝开角还是拿枝开角,要求开角后的枝条平直而不弯曲,严禁出现弯弓现象。

枝条基角大于140°或小于90°,都不符合高纺锤形的整形要求,需要加以更正处理。

枝条基角过小,一般会表现枝条生长较旺,增粗明显。因此,在生长季就要强化对这类枝条的拉枝工作,对个别较粗的枝条要在苹果采后或在冬季修剪时,用“台剪”或“马耳剪”的方法,去除该枝条,刺激基部发出角度开张的枝条,达到以枝换枝的目的。

枝条基角过大,一般会挤占下部枝条生长的空间,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对这类枝条,应分类处理:如果全树花芽量不足,而该类枝条花芽饱满还有一定的生长空间时,就暂时保留结果,待结果后直接去除;如果全树花芽量充足时,在冬季修剪时就直接留桩去除(图6)。

图6 基角过大

2.5 粗度

高纺锤形的粗度包括中干粗度、一级分枝的粗度和二者之间的粗度比例。

(1)中干粗度:没有明显的粗度标椎,但在栽植后的整形期(1~3 年内)要求中干的加粗生长速度要快,而进入结果期后要延缓中干的加粗生长,以便节省更多的养分用于结果。

(2)一级分枝的粗度:一般要求着生在中干上的一级分枝的粗度要控制在2~2.5 厘米,如果过粗,就会抑制周围枝条的加粗生长,而且随着枝龄的延长,结果性能会逐渐下降;但一级分枝的粗度也不能过细过弱,据观察,富士品种一级分枝的粗度保持在0.7~2.5 厘米为最好,而嘎拉等长势缓和的品种枝条的粗度控制在0.7~2 厘米为最好。

(3)干枝比:指的是中干与着生在其上的一级分枝的粗度之比。在幼树栽植的第一年,干枝比应为2 左右,随着树龄的延长干枝比会逐步扩大到4 以上。

有以下两种:(1)控制中干粗度的方法:中干的加粗速度与其上一级分枝的数量和强弱有关,在整形期为培养强壮的中干,就要求尽可能多地着生中庸健壮的一级分枝,当一级分枝的势力过强并对中干造成竞争时,就要去除。进入结果期后,为延缓中干的加粗生长,就要适当疏除中干上的一些过密枝和过粗枝,适当减少中干上一级分枝的数量。

(2)控制一级分枝粗度的方法:主要有促花、疏除、开角等。促花有人工促花和化学促花两种,人工促花主要是通过拧枝(扭梢)、刻芽(环割)、摘心等方式促使形成顶花芽和短枝花芽;化学促花主要指用乙烯利、6-BA 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促进花芽形成,最终起到以果控枝的目的。疏除直径超过2 厘米的一级结果枝,实现以大换小的目的;疏除一级分枝上长度超过20 厘米的无花枝和背上枝,减少了枝条的数量,同时也可起到延缓枝条加粗的作用。枝条的角度开张了,削弱了枝条的生长势,延缓了枝条的加粗生长。

猜你喜欢

粗度分枝树势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新梢粗度与葡萄生产的关系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一株吊兰
兴化市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氮水平对小菊“东篱秋心”分枝和开花的影响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