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视域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二维构成为例

2022-09-27黄之芯

大众文艺 2022年17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资源线下

黄之芯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利用MOOC平台推动高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新方向,对教育手段、教育内涵,同时还对教育理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研究在MOOC视域下,借助网络化教学的手段,将精品在线教学资源融入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二维构成教学中,有效地实现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教学新常态。

一、MOOC课程混合式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还能否沿袭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MOOC的混合式教学,不但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困难和挑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如何利用MOOC资源优势,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难题。“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学,导致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工作难度提升、对教学平台技术要求提高、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都使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学生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模式发生较大变化,对学生主动学习具有挑战性,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对于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线上课程无法像往常那样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无法直观感受教师的设计案例、实物模型,以及材料特质,也无法获得教师的示范指导,导致课堂缺乏教师管控与监督,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得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容易出现上课迟到、缺课、离线,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线上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空间屏障,师生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各科教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MOOC平台,造成学生手机安装诸多APP,出现手机运行速度慢,在线听课不流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影响听课质量。

(二)教师面临“线上”和“线下”教学双重挑战,MOOC技术平台操作技能有待提升。对于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师而言,大部分艺术类课程属于实践操作类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授课媒介的改变,MOOC技术培训跟进不到位,使得部分电脑操作不熟练的教师群体,无法迅速投身网络教学,无法熟练操作各种网络技术平台,在线教学能力欠佳,影响教学效率;线上教学具有不可预计和不可控性,例如MOOC平台超负荷运转,造成系统崩溃时,需要及时更换平台继续上课,在上课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造成的断网、卡顿等等,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在线学情难以把控,给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价带来困难。

(三)授课模式发生改变,MOOC平台和技术系统不够完善。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被线上教学取代,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授课模式不再仅仅受限于师生面对面授课,给教师与学生都带来全新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新问题。例如学校网络技术平台不稳定,软硬件的维护不到位,频繁出现卡顿和断网,以及拥堵现象;线上教学授课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管控,听课效果无法评判,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这给教师的授课造成屏障;课后学习缺乏反馈,给课程评价和优化带来挑战;在线教学的课程资源有限,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仍然局限于原有课件讲授,教学资源匮乏,不能充分利用多样性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都是高校艺术类课程面临的难题。

二、教学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整体思路

MOOC给高校教学带来的体验是全方位的。利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该努力探索一条崭新的途径,积极实现教学模式的全面实现推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教师合理利用MOOC立体化和丰富化教学资源,能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创意,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能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为有效、有序、有质。二维构成教学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整体思路如下:

(一)充分合理利用MOOC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

利用MOOC平台,实现二维构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的“平面构成”部分内容以线下教学为主,“色彩构成”部分内容以线上教学为主,二维构成课程通过校级精品在线课程“色彩构成”与线下课堂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制定具有个性化与自主化的学习配套方案。该课程强调把“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的内涵。

(二)创新思维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二维构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要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教学内容建设,紧扣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完善课程知识点,丰富教学资源。首先,“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要强化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讲授内容的有机结合。二维构成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课程教材和教学PPT为主,注重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内容知识点的讲解,而线上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知识面更加开阔、知识量得以积累。其次,“线上”与“线下”教学要注重讲授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二者的融会贯通。MOOC在线学习可以给学生学习带来全新感官体验,线下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讲授性和艺术技能的展示性和参与性。最后,无论是线上课程还是线下教学,都应坚持教学质量至上的标准,积极打造在线精品课程和线下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合理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课堂

二维构成根据课程情况和学生特点,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效。首先,在高校MOOC的教学改革形势下,实现网络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融合,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该课程今后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开展灵活新颖的教学活动,不断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课堂吸引力。二维构成的“平面构成”部分内容以线下课堂讲授与示范为主,在对知识点展开讲授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优秀案例分析、课程训练展示、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交流与互动。二维构成的“色彩构成”部分内容以线上教学为主,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与教学氛围的引导,利用MOOC优势,通过提前学习视频教程、网络课程直播、线上分享案例、在线弹幕讨论、头脑风暴活动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进行答疑解惑,强化学生线上的融入感与参与度,实现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的多样性。最后,可以利用上课点名、考勤打卡、学习进度分析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学情的监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

三、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方案

在设计二维构成课程“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实践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的相互配合。第一层面是学生,学生有疑惑和不解可以实时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层面是教师,教师是否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的开展课堂互动,以上都需要教师尽快熟悉MOOC平台以及教学设备,因此实施线上教学更加考验教师综合能力;第三层面是学校,网络的覆盖和通畅是实施线上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方案。

(一)本课程基本信息

关于开展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二维构成教学改革的研究,二维构成课程是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设计基础课,旨在夯实艺术设计基础,培养学习技能策略,从而提升设计应用能力。该课程为阶段性课程,教学周数共计4周、72学时,2学分。2021-2022学年度秋季学期,该课程的班级总人数为30人,由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大一年级构成。本研究以2021级设计学系3班为研究对象。该课程采取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线下分数各占 50%。课程评估包括:考勤率(10%),课堂活动与案例分享(20%),课程练习展示(30%)以及 MOOC视频教程学习(40%)。

(二)优化教学过程,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

二维构成充分利用MOOC平台,有效结合钉钉、腾讯会议、微信、QQ等各个平台进行直播教学,能更好地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监督指导。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关键环节,对“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从艺术设计类课程特性进行深化,将网络教学资源和授课过程相融合,组织课前线上预习、课中交流互动、课后巩固反馈等授课环节。

1.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根据二维构成课程的“色彩构成”内容知识点精心设计脚本,提前录制内容相关知识点的视频课程,每个知识点视频时长大概5-15分钟,同时在MOOC资源库、学习通等平台上传课程相关优质资源、相关教材、优秀案例等。课前上传的视频和相关资料,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前自主预习的条件,学生们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师提前上传的教学资源,明确课程学习任务,开展个性化预习,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汲取网络相关资源,可以更好地参与进课堂。

2.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适当的转变角色,从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线上课堂的引导者,教师既要把控全局又要开展“以人为本”个性化地指导学生。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案例分析、共同讨论等形式带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讲授“色彩构成”的知识点色彩对比时,也可以将提前录制好的“色彩构成”教学视频适时穿插播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启发与引导;同时可以小组内建立学习微信群、钉钉群、QQ群等,同学们可将完成的课程练习上传至学习群,同学们可以在群内发表各自的观点和创意来源,也可将自己感兴趣的网络素材资源。

3.课后线上集思广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及时跟进总结与改进措施。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研讨情况布置课程练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源完成相应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教师在MOOC授课的资源全部保留在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调取以及后期复习回放。

(三)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加强对“线上”与“线下”教学质量的督导

检验“线上”与“线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就是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和教学反馈督导,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二维构成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和教学反馈督导应该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这些在MOOC教学实践中能更好地实施,应该有效融合线上教学考核与线下课堂的教学评价,深化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穿插与联动。在教学考核评估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这三部分重要教学环节的效果。首先,要体现对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互动以及课程训练等课堂表现情况;其次,要对课程教学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课程练习的前期草图分析、课后训练方案调整、最终设计成果展示等;再次,要建立客观的课程评教机制,有效组织学生在进行课程教学评价调查问卷,对教师的授课情况予以及时准确的反馈;最后,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对该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综合质量督导,从MOOC平台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督导,建立完善的督导系统,加强对课程的教学管理。

(四)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堂,使艺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

二维构成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而言,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效果卓越,但是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培养。本课程利用MOOC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合,在教学中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例如在分析设计案例时,巧妙利用MOOC平台以及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国旗、国徽、党徽等设计图形的相关视频,或者中国传统图形、民间风俗的相关视频,在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讲述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比如关于讲授“点”的相对性时,强调“点”是具有多样性的,引导学生正视个性化差异,保持自身优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机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结合。

结语

基于二维构成课程2021-2022学年度秋季学期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本研究对其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本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相融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课程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关键环节组成,实现了课程教学从线下到线上,然后再回归线下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综上所述,“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配合,学校监督管控三者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学资源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线下疫情亏损,线上虚假繁荣,中国手机行业已“寒气逼人”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书封与现代艺术
ONE⁃MAN UNIVERSITY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