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宣传画图像学研究*

2022-09-27王永瑞张云哲田晓菁

大众文艺 2022年17期
关键词:美帝国主义规约宣传画

王永瑞 张云哲 田晓菁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我国极度困难时期坚持出国作战,全国人民同样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中,在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浩大的宣传运动,期间宣传画作品在统一思想、激励战士、批判敌人等方面都体现了特殊的效能。

一、抗美援朝宣传画图像学研究概述

潘诺夫斯基是图像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创立了现代图像学。他在1939年出版的《图像学研究》一书中,将图像学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前图像志描述阶段、图像志分析阶段和图像学解释阶段。图像学是研究艺术图像的一门方法和科学,关注图像的象征意义,揭示图像在社会背景、文化体系中的形成和所表现或暗示出的思想观念,帮助我们深入剖析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图像学的研究深刻理解宣传画作品传达的信息,以及宣传画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抗美援朝宣传画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宣传动员的重要手段,肩负着团结群众、鼓舞士气、爱国教育、表达立场等关键任务,可以说抗美援朝宣传画已经介入现实,直接参与到抗美援朝战争中,成为动员群众和召唤战士们英勇斗争的无穷力量,对这一特殊主题的宣传画的图像学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民众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抗美援朝宣传画的图像学研究对现代的宣传画创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包括主题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表述、图像与时代紧密相连、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民族化风格等多个方面。

二、抗美援朝宣传画前图像志描述

所谓前图像志描述是图像学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探讨图像本体的自然状态,对图像中可识别的物象进行描述,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图像形态描述,第二图像内容描述。

抗美援朝宣传画的图像形态主要分为两种主要形态。一是写实型,这一形态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阙文创作的《我们爱好和平》(图1),作品通过摄影形式真实地展示了两个小朋友拥抱着和平鸽的场景,通过写实的形式真实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本质,也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男孩的笑容与女孩坚定的眼神让人们感受到和平的美好和不畏强权的精神,这也正是当时我国的实际处境,新中国希望和平但绝不畏惧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二是漫画型,代表作有徐灵创作的《侵略的嘴脸》(图2),画面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了一个手持尖刀的帝国主义军人在对手无寸铁的朝鲜妇孺行凶,并且背景中美国的炮弹已经炸到了中国的领土,作品通过漫画的形式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也通过这样一幅宣传画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抗美援朝”,是因为侵略者在肆无忌惮的屠杀并且他们的炮火烧到了我们的家园,我国的国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作品是在侵略者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伪装成正义之师,致使一些人对其侵略本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创作的。作品的宣传内容对于认清其侵略本质,鼓舞战士的战斗意志和激励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充分调动军民反侵略行动和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 《我们爱好和平》

图2 《侵略的嘴脸》

从图像内容分析,抗美援朝宣传画所表达的内容非常广泛,总体呈现军事与政治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全面面向我、友、敌,的立体式宣传特征。内容集中在向全国全世界人民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邪恶性质,向全国人民宣传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必要性及艰巨性,激励志愿军官兵的斗志,坚定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赢得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等内容。例如萧肃的作品《扑灭战火 拯救和平》(见文末图3),画面内容展现了一位朴实的朝鲜妇女左手牵着一个掉了一只鞋的小女孩,右手高举着拳头,身背后还背着一个更小的小男孩,周围笼罩着战争的硝烟和天空中轰炸的飞机。妇女的眼神表现的无助与愤怒,孩子的表情更是恐惧,画面充分表达了朝鲜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妇女伸出的拳头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控诉又表现出坚持战斗的决心,这幅宣传画所表现的内容是千千万万朝鲜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是朝鲜人民在强大的帝国主义炮火面前绝不屈服的精神体现。

图3 《扑灭战火 拯救和平》

三、抗美援朝宣传画图像寓意分析

图像寓意分析是图像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探讨图像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既一个时期相对广泛的、共识的、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意义,我们称之为规约意义,而规约意义的存在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规约性的图像符号的应用,第二是语境系统,第三是图像修辞。就抗美援朝宣传画而言规约性图像符号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和平鸽的形象、战士的形象、武器的形象、战争场面都属于规约性图像符号,例如赵域所创作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图4),画面中毒蛇头上的帽子、身上的美元符号,人物手持的钢叉和身上的服饰,以及背景中的工厂等等都属于规约性图像,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图形静处的锁定图像所代表的信息。

语境系统在图像寓意分析方面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任何图像都不是孤立的,语境是图像阐释的元语言,决定着图像释义方向和方式,在作品《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图4),画面左上角为典型的东北农民的形象,他手拿钢叉杀死了一条白地黑花的毒蛇,毒蛇面前是一条大河,而背景是中国国旗、朝鲜国旗,和远处的工农业场景。以上是作品的图像描述,而作为图像寓意分析要把作品放在当时时代的语境进行分析,作品创作于1951年,正是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因此农民的形象代表普遍的中国人民,而毒蛇象征当时侵略朝鲜觊觎中国的美帝国主义,而毒蛇面前的河可以解读为鸭绿江,在这个语境下我们再对作品进行图像寓意分析就应该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试图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坚决抵抗拿起武器把美帝国主义拦截在国门之外”。

图像的寓意分析阐释的是图像背后的象征价值,因此还要充分考虑图像修辞,也就是视觉编码体系中的修辞策略,特别是比喻修辞结构研究。我们还以作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图4)为例,用画面中的毒蛇指代邪恶的美帝国主义,喻体为毒蛇,本体为美帝国主义,作者利用毒蛇和美帝国主义在行为上的相似,使喻体能够顺利抵达本体,使作品能够被人理解;毒蛇身上的美元符号同样体现了美国企图通过战争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本质。

图4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四、抗美援朝宣传画的图像文化分析

图像文化分析是挖掘图像深层的内在意义,关注图像所处的时代与文化,将图像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部分,从图像看世界,关注图像中产生的文化密码,这也是图像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例如邓澍的作品《保卫和平》(图5)通过农民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签名活动的画面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支持抗美援朝的积极性,人民之所以有这样高的积极性是有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备受西方列强欺凌,中国人民也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同时也赶走了帝国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大人民终于翻身做了主人,新中国成立以后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各行各业需要和平稳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也渴望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建设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这时侵略者又将战火引向中国的国门,这一行径自然引起广大中国人民的愤怒,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响应号召支持抗美援朝,使抗美援朝的动员活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再如叶善箓创作的作品《人人防疫 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图6)表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国东北地区众多民众因不明传染性疾病死亡,在战场上有更多战士染上奇怪疾病,并且从美军飞机投下的包裹中发现啮齿动物、苍蝇、蜘蛛等生物活体,当意识到美军投放细菌武器后,开始了一场人人防疫的保卫战,这幅宣传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目的是动员我国军民做好防疫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美军在朝战场使用细菌武器的历史。

图5 《保卫和平》

图6 《人人防疫 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

图像学的研究,关注作品的画面内容、深刻内涵以及规约性文化象征意义。本文选取部分抗美援朝宣传画作品进行图像学的研究,意在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更加立体地鉴赏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宣传功能和信息组织,探索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通过对抗美援朝宣传画作品研究,我们对当时的宣传画作品创作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和解读宣传画作品,更能指引新的一代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扎根生活,创作有益于人民和时代的,为人民服务的宣传画作品。

猜你喜欢

美帝国主义规约宣传画
无人值班变电站保护信号复归方式的改进
医学留学生汉语教学“规约—开放”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结构及规约的研究
五六十年代的宣传画
牢记美帝侵略中国的血腥罪行
美帝国主义敢于进攻中国吗?
反对美帝侵略应有的一些思想准备
中国青年坚决支援越南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