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块南缘多坝沟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应用研究
2022-09-26冯备战朱利辉马国杰
冯备战,朱利辉,张 渊,马国杰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引言
目前地质找矿工作主要为探槽揭露、钻孔深部验证等工作手段,前期投入大,找矿范围较为狭小,因此通过1:50000 水系沉积物测量确定该区域元素组合特征和成矿元素的富集特征,对大区域内缩小靶区,提高找矿效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敦煌地块南缘多坝沟地区,通过中小比例尺地球化学测量,圈定找矿远景区,通过对圈定的找矿远景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缩小找矿靶区,开展槽探工程,圈定有效圈定矿(化)体,该方法能为其他地区找矿提供指导。
1 成矿地质背景
多坝沟地区位于敦煌地块南缘,属塔里木板块与柴达木板块的构造交汇部位,受阿尔金及其次级断裂影响,研究区内构造、岩浆岩普遍发育,断裂构造主要以北西向为主,岩浆岩受断层控制明显,与构造线方向一致[1-3]。通过小比例尺的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显示,多坝沟地区主成矿元素的矿化异常较为强烈,经过踏勘,其与常规优势的成矿地质条件且套合性较好,本次通过地球化学方法找矿实践,找到的多坝沟金矿就位于1:50 000 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HS01综合异常区内(见图1)。
图1 HS01 综合异常剖析
2 1:50 000 水系地球化学特征
2.1 地质要素
HS01 异常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敦煌地块基底太古代-古元古代敦煌岩群,岩性以片麻岩、片岩为主。中酸性侵入岩较为发育,从出露形态上来看,其呈岩株状(串珠状)-不连续带状分布,受多坝沟断裂影响较深,其平面出露状态与区域内构造方向基本一致。HS01 异常区内发育的构造样式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从构造样式上来区分,主要以NE、NW 为主的逆冲构造为主,其中NW 断裂切割了NE 断裂,形成了该区较为复杂的构造格架。
2.2 异常元素要素
HS01 异常元素组合为Au、W、Ag、Sb、As、Cu、Zn、Bi、Pb、Li 等,从元素的组合上看,异常元素组合多而复杂(杂乱),从中低温到中高温热液成矿元素均有,通过元素聚类分析,Au-Ag-As-Cu、Sb-Zn、Pb-Bi-Li三组元素组合套合较好。其中Ag、Pb、Zn、W 元素异常强度一般较弱,且呈散点状分布(见图1),多出现在Li、Au、Sb、As、Bi 等异常的浓集中心、高低点上或附近。各元素异常形状、走向与区域地层、构造走向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呈NE 向和NW 向分布,并在断层接触带显示有局部富集特征。HS01 综合异常区内,Au 元素异常强度最强,面积最大,且内中外浓集分带明显,异常规模最高值为9.01,主要为矿致异常,并且As 元素异常与Au 元素异常在平面形态上套合的非常好,由图1 可知,二者异常内中外带浓度分带明显且高值区亦较为吻合,由此可知As 在可作为此区域中金异常的指示性元素;W 元素异常面积与Au 元素异常面积相当,且套合性好,异常内中外带浓度分带明显,异常规模最高值12.4 ppm,表明多坝沟金矿Au元素的富集很有可能与高温成矿元素组合有密切的关系(见表1)。
表1 HS01 异常元素特征
3 1:25 000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3.1 异常规模及成因
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学测量,可进一步的缩小找矿靶区,通过开展中比例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HS01 异常中进一步分解圈定了金异常3 处(见图2)。
图2 HS01 综合异常区1:25 000 土壤测量金元素异常图
Au-1 金异常呈圆形,面积约1 km2,金含量20×10-9~650×10-9,高值在此异常区聚集较多,通过实地检查踏勘以及地表工程验证,确定该异常为矿致异常;Au-2 金异常具内中外分带,呈哑铃型(未封闭),面积约0.3 km2,金含量20×10-9~360×10-9,已发现与矿体赋存岩性一致的脉状碎裂岩;Au-3 金异常呈圆形,面积约0.05 km2,金含量20×10-9~100×10-9,已发现与矿体赋存岩性一致的脉状碎裂岩,异常未圈闭。
3.2 异常查证
Au-1 金异常在平面上表现为异常面积大,强度高的特征,通过1:10 000 岩屑剖面测量,发现该异常区异常元素主要为高温元素W、Sn、Li、Be 等,同时Au最高含量高达24.7×10-9,Ag 最大值为225×10-9,Cu 最大值为173×10-6,Pb 最大值为60.6×10-6。该异常距Au-2 金异常约2 km,两个异常区均位于区内低洼地带,可能指示深部找矿的潜力较大。
4 矿体圈定及成因
4.1 工程验证
本次工作在研究区内开展1:50 000 水系沉积物测量,共分析Au、Ag、As、Sb、Cu、Pb、Zn、Sr、Nb、Ta、W、Sn、Bi、Mo、Co、Li、Be、La、Y 等19种元素,在此基础上圈定了综合异常,综合异常对该区成矿背景反映明显,对找矿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圈定了HS01 找矿远景区。针对已圈定的HS01 找矿远景区,开展1:25 000 土壤测量、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槽探工程揭露等工作手段,从而进一步缩小异常范围,优化找矿靶区,确定含矿岩石、矿化蚀变特征,最终发现了多坝沟金矿。本次通过地质测量及适当的工程验证,在Au-1 异常区内发现金矿体8条(见图3)。矿体顶底板岩性变化呈渐变过渡,矿体顶部多以超浅成侵入的微细粒英云闪长岩为主,具有一定的屏蔽层作用,断层构造极为发育,多以左行走滑断层为主,岩石破碎,有利于矿液的贯入和交代。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和透镜状,矿体倾向16°~42°,倾角22°~72°,在逆断层(压性断层)形成的破碎带的部位金品位相对较高,而且硅化、黄铁矿化较强。
图3 多坝沟金矿金矿体展布简图
4.2 矿床成因
多坝沟金矿矿化蚀变特征与金矿体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矿体及其围岩表现为强硅化、强黄铁矿化、强褐铁矿化等特征,蚀变矿化特征可作为一个找矿标志[4]。根据矿化蚀变特征[5],多坝沟金矿区矿体经历了至少两次热液活动的富集作用,而且后期热液对金成矿具有更大贡献。在矿体出露区,发现矿前晕元素As、Sb在矿体附近显示强负异常,矿中晕元素Cu、Zn 在矿体附近显示负异常,矿尾晕元素W、Mo、Bi 显示出较好的正异常。说明早期热液活动形成的矿体可能被剥蚀殆尽,已发现矿体处于早期热液侵蚀末期,在其下部存在更强的后期热液侵蚀而生成的金矿体。
5 结论
(1) 通过地球化学测量,可圈定综合找矿远景区(找矿靶区),如HS01 综合异常区。
(2) 在圈定的找矿远景区内,开展1:25 000 土壤测量,可进一步优化找矿靶区,确定含矿岩石、矿化蚀变特征,最终发现了多坝沟金矿。
(3) 通过地球化学测量,圈定找矿靶区,说明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手段,为敦煌地块南缘金矿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