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级《短撇》教学课例

2022-09-26

江苏教育 2022年61期
关键词:运笔楷书笔画

杨 芳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实用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至今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教育部于2013年1月18日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小学3—4年级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学会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开始接触楷书经典碑帖,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尝试集字练习。”

本教学设计以湘美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下册第6课为例,旨在让学生掌握短撇笔画的书写特点与规律。三年级的学生对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已有一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鹈鹕嘴巴与短撇的比较,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比较,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通过读帖、临写、比对、调整四步法教会学生临摹;在书法的技法训练中,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习短撇的写法,掌握撇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过程。

2.通过带撇画汉字“仁、行”的书写,让学生初步掌握撇画在汉字中的运用。

3.了解并运用读帖、临帖、比对、调整的方法书写汉字。

4.欣赏汉字中撇画的不同变化,感受书法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短撇笔画的书写特点与规律。

2.短撇的写法技巧、运笔过程和在不同汉字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颜勤礼碑》拓片、笔墨纸砚、多媒体课件、扇面空白作品纸等。

学生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拓片,感悟书法魅力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书法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宝贝”。看——这就是书法界颇负盛名的《颜勤礼碑》拓片,谁知道这是哪位书法家的作品?(见图1)

(图1)

(生交流。)

师:没错。这正是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的代表碑帖。看,石碑上的文字端庄遒劲,大气磅礴,其中撇的写法更是变化多端。这是碑帖的局部放大(见图2),你们发现带有撇的字了吗?

(生找出带撇画的字。)

(图2)

师:这是平撇,这是竖撇,这是直撇,这是短撇……汉字有乾坤,笔画见精神,颜体撇画各有风姿。看,这些是什么撇?(见图3)

(图3)

生:短撇。

师:是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就是颜体楷书——短撇。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颜勤礼碑》拓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颜体楷书的端庄遒劲,大气磅礴,感受中国书法之美,营造浓郁的书法教学氛围,为接下来的教学创设意境。欣赏碑帖后,教师适时引出颜体楷书中变化多端的“撇”,为接下来体会笔画的变化之美做好铺垫。

二、学会观察,掌握运笔方法

师:在“永字八法”中,短撇被称为“啄”。颜真卿在《永字八法颂》中指出:“啄,腾凌而速进,如鸟喙之啄物,短而急促。”鸟喙就是——鸟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见下页图4),短撇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

(生交流。)

师:短撇就好比这只鹈鹕的嘴巴,它在啄东西时非常用力,所以,我们在书写短撇时用笔要快而有力,才能写出颜体的雄健有力。那么,如何写好短撇呢?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观察运笔过程。

(图4)

(师播放短撇运笔方法视频。)

师:想要写好短撇需要注意什么?

(师手拿短撇图片教具,学生自由交流。)

生1:先逆峰起笔,再向右下顿一下笔。

生2:先顿笔再转个方向,向左下角撇,而且越撇越尖。

师:同学们十分善于观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视频中红点的大小一直在变化,这个大小代表什么?

生:是笔画的粗细变化。

师:没错。笔画的粗细正是由运笔时的重或轻来表现。那么,写短撇时,哪里重,哪里轻,谁能上来指一指?

(生到黑板上完成标记。)

师:我们一起观察了短撇运笔的过程,请看老师标记运笔走势。(师在黑板上标记)(见图5)。逆峰起笔,折锋往右下顿笔、铺毫,回锋往左下行笔,向左下撇出,渐行渐提,力送尽头,锋从中出。(师板书总结提炼:逆锋入笔—折锋顿笔—回锋行笔—提笔出锋。)

(图5)

(师生共同书空短撇,熟悉运笔过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提笔,运用刚才掌握的书写方法练写短撇。写字前请调整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轻轻拿起笔,开始练习短撇。

(生练习书写短撇。)

师:请搁笔坐正。这是一位同学书写的短撇,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地方做到了刚才的要求?还有哪里需要改进?

生1:他的短撇起笔做到了逆峰起笔,写得很到位。

生2:如果短撇的尖不突然变细就更好了,就像鸟的嘴巴不能突然变得特别尖,要自然一些。

师:怎样才能写得再流畅、自然一些呢?在书法中,写尖就是出锋,出锋时我们要控制好力度,一边行笔,一边提笔,将力量送至笔的末梢,写出颜体楷书的雄健有力。

师:请同学们再来练写短撇,写好后对比两次书写,进行自我评价。

(师相机指导,发现进步,纠正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鹈鹕嘴巴和短撇的比较,让学生观察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激发其书写兴趣,同时感受短撇在书写时要做到如“鸟喙啄物”般快而有力,才能写出颜体雄健有力的特点。从学生观察运笔方法,到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展示,再到学生点评交流,最后教师点拨启发,学生在充分观察、练习中,逐步掌握短撇书写的技法。

三、学习临摹,感受变化之美

1.学习临摹“仁”字

师(出示“仁、行”):笔画组成了灵动的汉字。当笔画放在汉字中,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两个都是带短撇的字。如果想写好书法,就要会读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的行笔走势,以及在米字格中所处的位置,这就是读帖。大家说说看,要写好“仁”字,需要注意什么?

生1:我发现“仁”字左窄右宽,整个字比较扁。

生2:我发现撇是最粗重的一笔,竖也比横粗。

生3:我还发现两横是平行的,而且稍微向上倾斜。

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仁”字书写要点—左窄右宽,字形扁方,撇粗竖重,二横平行。(见图6)

(图6)

(学生执笔,认真临写“仁”字,教师进行指导。)

师(出示一份学生作业):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呢?只读帖、临帖还不行,我们还需要跟字帖进行比对。这位同学书写的“仁”字与字帖比对后,哪些地方可以写得更好?

生1:如果把短撇写得再粗一点会更有气势。

生2:我认为单人旁和两横之间的距离要再大一点,我注意到横是从竖中线起笔的。

师:同学们眼力了得。比对后,我们在书写时要及时调整。请你们也来试试吧!

(学生认真比对字帖,继续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师:再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调整后进步非常大,不仅注意到了笔画,而且关注到了字的结构。

2.学习临摹“行”字

师:再看“行”字,在这个字中出现了两个短撇。请大家对比一下,“仁”“行”两个字的短撇有何不同?

生:“仁”字的短撇粗、重,“行”字的短撇细、小。

师:说得很好,不同的字,短撇的形态也不同。再看看同一个“行”字中的两个短撇一样吗?是的,同一个字中的短撇也不一样—上小下大,上短下长,角度不同。(见图7)

(图7)

师(出示“修”“彦”):瞧,短撇在碑帖中还有很多。“彰”字的三撇有变化吗?“彦”字的三撇一样吗?同学们,短撇有不同,汉字有变化。有了变化,字就变得灵动,这就是书法笔画的变化之美。

(图8)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读帖,要写好“行”字,除了注意写出短撇的变化,还要注意什么?

生1:“行”字跟“仁”字一样,也是左窄右宽。

生2:“行”字左边双人旁高一些,右边低一点。

生3:“行”字的竖钩很粗。

师:看来你们已经会读帖了。写好“行”字,要做到:左高右低,字形长方,两撇不同,竖钩粗重。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书法的四步法,自己尝试书写“行”字。

(学生认真读帖、临帖、比对、调整,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对字的结构意识还比较薄弱,间架结构摆放不好,不会读帖。基于此,教师通过读帖、临帖、比对、调整四步法教会学生“临摹”。让学生对字的笔画、结构逐一分析,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慢慢提高书写水平。学生既养成了认真读帖、勤于思考的习惯,又能把字写规范。同时,在教学时通过欣赏碑帖,让学生感受到颜体笔画的变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学以致用,完成集字作品

师:同学们,书法是一门艺术,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会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我们也来完成一幅书法作品。我们常从经典的碑帖中选择有积极意义的词语或句子作为作品的内容,这种方法叫作“集字”。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仁”“行”二字就可作为集字内容(见图9)。《易经》中说:“仁以行之”,意思是君子要多做有仁义、道德的好事。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精简为“仁行”二字,作为书法作品的集字内容。

(图9)

(学生完成集字作品,教师选择优秀的学生作品,共同欣赏。)

师: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创作的集字作品送给他人或勉励自己。

设计意图:用一幅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对学生进行书法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

五、对比欣赏,整理习书用具

师:今天我们练习的是颜真卿的短撇。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欣赏另外三位楷书大家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书写的“仁”字(见图10),他们三位写的短撇也各不相同——欧阳询的书法刚劲婉润,整个字规矩之中透着飘逸;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劲,整个字结构严谨,字体清秀;赵孟頫的书法遒美峻拔,别具一格。

(图10)

师:这正是书法的魅力!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继续练习,将书法文化传承发扬。

设计意图:感受不同书法家书写短撇的不同风格,感受书法艺术的个性魅力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励学生练好毛笔字,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猜你喜欢

运笔楷书笔画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字钉运笔
找不同
浅谈水墨画中的“笔、墨”
楷书
30
从“人”字书写时的运笔方式感悟的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