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谍战片新媒体传播与青年的国家认同
2022-09-26李婧
李 婧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电影《悬崖之上》的热映,打破了国产谍战片一度沉寂的局面,带来了新一轮对谍战片类型风格与文化价值的讨论,新媒体环境给国产谍战片带来的影响亦成为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突出的一点在于,新媒介技术带来的新观影方式正深刻影响着电影行业的生态。虽然流媒体发行放映对于“电影身份”的某种消解引发了争议,但事实上,新媒体并未取代传统的影院放映模式,而是塑造了互动性的、社会化的观影方式,也为探讨电影的社会文化角色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依托数字媒体与社交媒体平台,观影方式的突出特点在于互动性,用户独立的观影行为通过虚拟空间的“弹幕”、评论可以形成实时互动交流,基于电影作品进行再次编辑的解读、评论、混剪等作品也得以发布并引发新的评论互动。由此,虽然传统的观影沉浸感被满屏弹幕所“打破”,但互动分享与情感共振让人们沉浸于新的“狂欢”。谍战电影以其曲折紧张、悬念迭起的“暗战情节”不仅赢得大批观众的青睐,更是网络平台互动讨论的热点。这其中不乏青年观众,在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用户的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简称B站)、豆瓣电影等虚拟社区中,国产谍战片也拥有颇高的“热度”。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谍战片故事内容随时代发生着变化,并适应了商业化潮流,但其叙事设置总体上始终放置于中华民族抗战、革命历史背景之中,也成为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代表类型之一。因此,国产谍战片在青年群体国家认同的建构上显现出重要意义,其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影响机制值得探讨。
考察电影对青年的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研究是赫伯特·布鲁默(Herbert Blumer)的《电影与行为》,该研究基于个人观影体验记录、观影者与电影相关的谈话信息等经验性材料展开,指出了电影对青少年情绪、情感、观念、行为等的影响。以这项研究为方法论依据,本文将考察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用户群的B站、豆瓣电影等虚拟社区中,青年观影者对国产谍战片的观影体验与评论,构成本研究的经验材料。由于弹幕、评论等观影交流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与仪式化特质,形成了较强的情感连带与集体身份认同,本文将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分析数字时代国产谍战片观影互动如何建构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
二、共在与共享:新媒体中谍战片观影互动仪式的开启
仪式作为一种组织化、程式化和象征性的文化形式,体现着特定群体的社会关系与集体情感。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研究源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他提出当人们聚于同一时空,相互的关注与感受成为仪式的开端;仪式作为群体行为规则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进一步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参与互动仪式能够产生共同关注焦点,形成共享情感,并将其付诸“共同符号”加以尊崇,由此逐渐形成身份认同与集体团结。他指出了互动仪式启动的条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身体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对象并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虽然柯林斯强调了物理空间上的身体共在,而随着新媒体技术带来越来越广泛的虚拟交往,互动仪式链理论已被用于分析社交媒体虚拟场景中的互动仪式。B站、豆瓣电影等社交媒体为青年群体构筑起谍战片观影互动仪式的平台,提供了互动仪式启动的诸要素。
(一)虚拟在场的身体共在
身体共同在场被柯林斯视为互动仪式发生的一个必要性基础条件,强调了物理空间上的面对面亲身在场,这是由于互动仪式的发生需要通过身体的亲身共在来观察、感知群体中他人的状态,从而形成共享的关注与情感。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云交往”空间,身体的虚拟在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互动方式。日益丰富的媒介技术提供了基于虚拟在场的集体意识与情感连接。
当然,在传统的影院观影中,除了“沉浸感”体验,由于身体的亲身共在,观影者往往会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反应并受到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群体的集体意识或集体情感。但影院中的互动显然是十分有限的,新媒体空间中的虚拟在场则提供了更丰富的互动内容与仪式空间,B站弹幕更营造出“天涯共此时”的实时交流互动。
(二)青年亚文化与观影趣缘圈层形成对局外人设限
群体内的互动仪式具有排外性,以明确群体成员身份的一致性。B站自身具有二次元文化属性,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形成趣缘群体,并对“圈外”人设限。而豆瓣自创立之初起也具有其鲜明的文化特性,并形成内部的趣缘圈子。
在B站、豆瓣电影中均能观察到明确的谍战片观影群体,相互视为“同好”,在网站自身文化属性与内部观影趣味的双重设限之下,推动了互动仪式的开启。
(三)基于电影符号表征的共同关注与共享情感
在虚拟社区观影或进行相关讨论的互动过程中,基于电影符号表征形成了多重共同关注的焦点。首先,是共同观看或讨论的电影类型及电影本身;其次,是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在B站中这些精彩片段会被UP主剪辑出来并进行二次编辑创作形成新的视频作品,成为进一步被观看和讨论的焦点,在豆瓣中影评或短评也经常聚焦某些经典片段展开讨论;最后,是基于青年群体的兴趣偏好而对电影的某些特定方面形成的聚焦,如电影明星、电影音乐等。
而上述共同关注的焦点聚焦至一定程度会激发“刷屏式”弹幕与评论,以格式化、类型化的文本形成一种仪式化表达与互动。这并非无意义地重复,而是群体内高度认同与情感共振的体现,达成了互动仪式启动所需的共同关注与共享情感。
三、青年群体谍战片观影互动仪式中的国家认同
柯林斯不仅明确了互动仪式链启动的条件要素,还进一步指出,这些要素会相互综合强化并循环推进,当积累了高强度的共同关注与共享情感时,会产生如下结果:身份认同与群体团结,共同符号、情感能量,以及道德感。在青年群体谍战片观影互动仪式中,国家认同在上述作用机制下建构起来。
(一)身份模糊与身份确认
“认同”作为一种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强调的是其共性;主体将进行“我是谁”“我和谁在一起”的身份确立,以及与此相对的对“他者”或“他们”的斥异性排他设限。因此,群体内部的“我们”的身份确认以及与群体外“他们”的身份区分成为认同建立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顾历史,这种敌我之间的二元对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条矛盾主线,在20世纪的反特片中有着突出的表征。《国庆十点钟》《羊城暗哨》《英雄虎胆》等传统的反特片在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设置上,体现出一种敌我界限、阶级阵线分明的特点,“敌人”及斗争虽然处于隐蔽状态,但敌我双方界限不会混淆。而这种状况似乎在新世纪的国产谍战片中迎来了一种“身份困惑”的转向。新世纪以来的国产“谍战”类电影在人物关系设置和结构上出现一种“镜像式”的身份关系,并结合了多线索叙事结构。由此,“潜伏”任务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释放出人性复杂层面的同时主体身份也变得暧昧不明。并通过多种通俗化叙事模式,探讨了主体的身份困惑。
对于这一转变,有学者认为这恰是对后冷战时期全球化背景下普遍性的身份困惑症候的表达,而同时亦有学者从国家认同的视角提出担忧,认为这是对国家民族话语的改写,当“敌人”变得模糊,谍战电影中民族国家认同也愈来愈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需要警惕的是跨国资本主导下的文化逻辑的影响。那么,当新世纪谍战片中,这种“镜像式”的身份困惑叙事改变了以往敌我二元对立的身份确认设定时,青年观影群体如何完成对群体内部“我们”的身份确认,进而建立国家认同呢?
互动仪式链理论指出,互动仪式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共同符号”的生成,它来自成员所共同关注和认可的对象,能够使成员感受到自身与集体的相关性,通常以文字或形象化的图像来表征,涂尔干将之称为“神圣物”。青年群体作为谍战影片的观影者,在B站、豆瓣等社交平台营造的虚拟在场情境中,以弹幕、评论留言形式展开互动仪式,除影片的叙事、人物、艺术风格、影人的演绎等能够成为关注与讨论的对象外,无疑影片传达的价值与情感亦是一个突出且重要的方面。在对谍战片尤其是受到青年观众认可的谍战片进行的观影讨论互动中,形成了一个十分鲜明的共同关注对象以及伴随着的情感共振,即民族英雄的受难与牺牲及其带来的情感震动。
在影片《风声》的观影互动中,形成了对顾晓梦牺牲以及遗言的共同关注。以B站中播放量高达200多万的一则《风声》解说视频为例,在这则视频的评论区中,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内容便是顾晓梦遗言的文本:“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对这条评论的回复也几乎以“向先辈致敬”“泪目”“哭了”呈现出一致的“队形”。而在豆瓣电影短评中,最热门的评论内容同样是这份遗言文本。同时,这一文本在B站和豆瓣电影中不断地被不同网友在评论中反复呈现。与此类似,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烈士最后用电波留下的那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也在B站及豆瓣评论区中反复被呈现,并伴随着崇敬之情与爱国之情的表达。这部于1958年上映的反特电影,在2021年修复重映,并在2019年被改编为舞剧,2021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引起了青年群体的关注与讨论。
青年群体在评论区对影片中牺牲英雄的遗言进行重复式、模式化表达,形成一种仪式化语言与互动,由此进行的是一种情绪感染与情感交流,传达出对那些为民族国家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崇敬之情。并且,在重复表达的基础上,对英雄遗言中关键词句进行凸显与解读,如顾晓梦遗言中的“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对“民族存亡”“精神、信仰”的关键词提炼,伴随着弹幕与评论仪式语言中围绕“国家”及国族身份进行的热爱、自豪、感激与祝福等情感表达,将情感聚集共振达至集体的民族国家情感“动员”,完成了对民族英雄“精神”“信念”的意涵凝练与象征化、符号化,并由此实现了“国家”的具象呈现。这也意味着互动仪式中“共同符号”的产生。
由此可以发现,尽管新世纪国产谍战片由以往敌我二元对立式的身份确认叙事,转向呈现揉进人性复杂层面的“身份困惑”叙事,但如果影片仍然能够通过自身的叙事逻辑对国家形象进行呈现,那么青年群体亦能够对影片中国家形象的表意符号进行识别与解读。如上文所述,基于新媒介技术营造的虚拟在场空间,青年群体在观影互动仪式过程中,对影片中的标志性文本进行重复性刷屏式表达,生成了凝聚民族国家情感的“共同符号”,即被群体尊崇的“神圣物”,同时亦是“群体团结”和国族身份认同的象征。
(二)情感能量、集体记忆与认同的持续建构
通过互动仪式,除了产生上述被尊为“神圣物”的共同符号及由身份确认而建立的群体团结外,还有另外两项重要的结果,即“情感能量”与“道德感”。如果说前两者的产生更多的是基于一种相对短暂的仪式满足感,如“刷屏”式的弹幕与“队列整齐”的评论留言所带来的“高强度节奏连带”与“集体兴奋”;那么,“情感能量”则需要通过较长期的、更丰富的互动行为来获得与维持,进而产生维护群体正义的“道德感”。
国产谍战片的青年观影群体围绕国家、中华民族进行的互动仪式并未仅止于短暂的情感节奏连带,而是进行了较长期和自主性更强的多种互动行为,将爱国情感转化为持续的情感能量;并且,这种互动行为同时构成了一种集体记忆的在线书写。法国社会学者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将集体记忆界定为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社群成员的共享记忆”,集体记忆也被认为是族群认同的基本依据,是“凝聚性的文化结构”。新媒介技术带来了新的数字化记忆场域,为关于国家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带来新的书写平台与书写方式。由此,基于谍战片的观影互动形成了青年国家认同建构的双重逻辑——互动仪式链与集体记忆的书写。
一方面,从时间的持续来看,青年群体的观影互动仪式通过较长时间的参与不断产生并维持着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得以良序运转;同时,也积累、沉淀着集体记忆。电影《风声》上映于2009年,距今已10年有余,在豆瓣电影及B站上对其的观影互动讨论也一直持续至今。豆瓣电影中,前述内容为呈现顾晓梦遗言文本的评论留言获得最高赞,其出现时间为电影上映之初的2009年10月;随后,对于这一文本的呈现与解读至本文数据收集与成稿时仍一直持续,除了如最初的评论形式直接引用遗言文本外,也增加了更多的解读,如“重铸华夏荣光吾辈义不容辞”(豆瓣网友“Teng”,2022.05.31)、“民族存亡之际,舍生取义之时,我辈奋不顾身”(豆瓣网友“码字苦手”,2022.05.30)等。
B站中对于《风声》的解读视频也依然在持续发布,有UP主在2022年5月1日发布了一个时长约50分钟的影片解读视频,一个月内获得了超过90万的播放量,超过8000条弹幕,以及近2000条评论,其中最高赞评论仍然是顾晓梦的遗言文本,在视频发布的一个月内,也持续出现由这一文本生发而来的关于中华民族、国家的评论留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篇气势恢宏的文言文本:“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测,刚不能制,……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着,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该文出自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的纪念碑主碑铭,为纪念20世纪50年代为了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事业牺牲于台湾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而作。在B站网友的观影留言中,这篇文本被多位网友引用。
可见,观影互动仪式中,民族英雄成为承载着国家民族情感的象征符号,并成为共同关注的“神圣物”与“情感能量”的存储之处;进而不断作为情感推动力与关注点启动后续的互动仪式,互动仪式链良序运转的同时,爱国情感不断生发、集聚,群体团结与国家民族认同由此产生。同时,这种围绕抗战英雄而持续进行的仪式化、协作性书写,也在不断唤起青年群体对中华民族抗战与国家命运变迁历史的集体记忆,构成青年群体的在线集体记忆实践。
另一方面,从互动行为的特点来看,随着互动仪式的推进,互动行为的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自主性更强,也进一步从多个层面进行着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集体记忆书写。青年群体在作为观影者通过弹幕、评论参与互动之外,还进一步作为UP主创作和发布视频,参与度的提升意味着情感能量的加值。从B站中上传的视频来看,几乎涉及了国内不同阶段的谍战片与反特片。
上传的视频内容以及相关弹幕与评论内容则涉及了更丰富的维度,并指向集体记忆的建构。其一,对电影中角色、事件等原型的追溯。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评论留言中,网友追溯了片中“李侠”这一角色的原型,指出其人物原型是“李白”烈士,电影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成;李白烈士曾在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笔者注)学习,因此,一些网友留言“向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笔者注)校友致敬”;还有网友留言,李白烈士墓和烈士故居在上海,应该前去缅怀。《悬崖之上》的评论留言中,网友追溯了影片中的事件原型“乌特拉”行动,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呈现,展开对历史上“乌特拉”行动的背景及实施方案的介绍与讨论。
其二,对影片历史背景的追溯,《风声》的一个解说视频在开头便追溯了电影发生的历史背景,为观众解读了电影开头出现的一个片段:一系列关于“暗杀”日军及日伪首领的报刊新闻报道,指出片段里出现的新闻报道中的真实人物、部队等,如南京大屠杀重要罪魁之一的柳川平助、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即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并指出,这一片段以虚实交错的历史人物、事件,“刻画了一个风云诡谲、暗流涌动的1942,而新闻中的‘暗杀’‘潜伏’等词汇也描述出了一个特殊的、重要的阵线,即潜伏阵线”。
其三,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勾连。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它并非仅关乎“历史”或“过去”,而是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在“实践的沟通中进行的集体回忆”,因此,“现在”或“当下”对集体记忆的书写产生着重要影响。可以说,集体记忆既关乎历史,也关乎当下。在谍战片观影互动中,青年群体并非仅对影片中人物、事件、背景等客观历史进行追溯与回忆,还从当下的情境去回望与言说那段中华民族抗战历史,并从历史的解读来关照当下,形成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在《风声》《悬崖之上》《永不消逝的电波》观影者的评论中,有网友以站在当下与民族英雄对话的方式留言:“李白同志,你看到这盛世了吗?”(豆瓣电影网友“魔力ESP”,2022.03.26)“这盛世如你所愿。”(豆瓣电影网友“时路”,2022.03.23)有网友在相互交流中从当下自身出发去体悟抗战英雄与历史:“一个眼神就可以为对方慷慨赴死,我真的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勇气和信仰啊!”(B站网友“麻辣小笼包”,2022.5.28)“回复@麻辣小笼包:不是为了个人,只为了共同的理想,一个伟大的中国,先烈们能看到今天的我们,也会很欣慰的!”(B站网友“一棵柴胡草”,2022.6.2)“回复@麻辣小笼包:是的,每每想起,觉得浑身充满力量。”(B站网友“你在等一辆火车”,2022.5.28)进而是对祖国与当下生活的珍惜与捍卫:“不只那时,其实现今依旧是危急之时,吾辈仍须坚定信仰。”(B站网友“n1s1”,2022.05.02)“不是只有战争侵略才会让民族陷入存亡之际,在和平时期,我辈也应时刻保持高度自觉,努力奋发,建设强大祖国。”(B站网友“jennyxiu517”,2022.05.02)
综上所述,于观影互动仪式链之中,通过较长时间与更多维度的互动仪式参与,青年群体国族身份认同与群体团结转化为持续性的情感能量以及对国家、民族“神圣物”的推崇,国家认同感进一步增强。而正如涂尔干所言,当“神圣物”为人们共同拥有,便会禁止并不能容忍对其的背离或侵袭。因此,这也从另一面激发了青年群体积极守护、捍卫祖国的强烈“道德感”。而于集体记忆的书写实践之中,电影本身是一种对记忆再编码的方式,青年群体基于谍战片人物、情节、背景等元素通过在线互动展开了关于抗战历史的记忆书写。虽然这种在线协作式的记忆书写方式可能呈现出零散的甚至碎片化的状态,但仍体现出其彰显国族身份、凝聚国家认同的特殊意义:一方面将青年群体独特的话语与文化符码纳入了国家认同的表意系统;另一方面相较于以往官方主导的抗战记忆书写,体现出了青年群体立足当下与自身而自主生成的共同命运感与共持的价值信念。
四、从观影方式到电影本体的思考
数字时代电影的新媒体传播并非仅意味着传播渠道的变化,而是传播主体与技术逻辑的根本性变化。社交媒体平台强烈的互动属性形成了新的观影与影评方式,区别于传统影评的专业取向与对影像世界美学问题的回应,网络影评更多地指向了电影的社会影响与艺术的现实之维。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群体,其表达与互动场景更大限度地在虚拟空间延展。青年群体基于虚拟在场进行的观影互动交流,构建出了链接共同情感、书写集体记忆、询唤国家认同的神圣仪式。
与此同时,我们也还需要回到电影本体进行思考。那便是,青年群体并非对所有谍战电影展开了观影互动仪式及国家认同建构;同时,引发了较高“热度”互动的影片,不仅包括新世纪以来的《风声》《悬崖之上》等谍战类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黑三角》等20世纪50—70年代的经典反特片及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影片也在其中,而与《风声》上映时间较接近的《秋喜》《东风雨》《密战》等影片未形成明显的青年观影互动仪式及国家认同讨论。可见,青年群体是否基于某一部影片展开互动仪式,并非依据其是新型的、类型化的谍战片还是传统的、意识形态较强的反特片。进一步从其观影互动交流来看,一方面,除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经官方重新上色修复上映外,《黑三角》《古刹钟声》《地下尖兵》等影片在B站经由UP主自主修复并集合为系列形式发布;另一方面,在弹幕及评论交流中,青年群体也会谈到这些影片在人物形象上的脸谱化、叙事上的二元对立设置及其中的冷战色彩等,但更多的是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而抱以理解而非苛责,并仍能在互动仪式中形成围绕国家的共同关注点与共享情感。
这表明即便在新的观影方式下,电影中国家形象的表意方式仍十分重要。无论是传统观影中电影叙事程序所完成的对大众心理的文化建构,还是社交平台中互动仪式所达成的共享情感与共同体的想象,基于电影本身的影像国家的表意符号生成依然值得关注。于谍战片而言更有其特殊之处,正是由于其“暗战”情节,在其中国家形象往往是不直接“在场”的,人物的真实身份与信仰也需要尽力“隐藏”,因此,如何对国家形象与信仰进行表达更考验影片的叙事与表述策略。顾晓梦绣在旗袍上的遗言代码最终在光影中被娓娓道来,李侠以电波传达出的诀别信息“永不消逝”,以及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躲起来低沉却昂扬地朗读《为人民服务》……其中的国家形象与信仰表达不仅基于影片自身的叙事逻辑,还在于其具象化的、仪式化的表意符号系统建构,于压抑的“潜伏”中,成为激发民族国家认同的原初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