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人霸占开平煤矿又一铁证

2022-09-26蔡建忠

档案天地 2022年9期
关键词:矿务局胡佛开平

■蔡建忠

英国人侵夺开平矿务局经营管理权一事,全部冠以“骗占”一词,似已得到学界共识,无人质疑。袁世凯在参奏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时称:“臣查矿地乃国家产业,股资乃商人血本,口岸、河道、土地乃圣朝疆域,岂能任凭一、二人未经奏准,私相授受。”如果说此时袁世凯以愤怒之情,对开平一事夸大其词的话,那么在数年后,直隶士绅就收回开平的一系列禀文中皆称“不幸庚子拳乱,前矿务督办张翼受外人欺蒙,订立合同改为中外合办,北洋莫大利源从此坐失。”民国二十年出版的《开滦煤矿之恨史》一书中称“被英商欺骗而占有的开滦煤矿”。其后渐有骗占之说。

事实上墨林公司早在1898年,在德璀琳的协助下,就为开平煤矿的秦皇岛港口开发借款20万镑,这是英商经济渗透的开始,本欲经济侵入,而后掌控其各种权利。1900年,庚子国难,墨林公司借军队之手,限制张翼人身自由,毕竟张是清廷高级官僚,不得已与德璀琳签订“保矿手据”,授予德璀琳“经纪产业、综理事宜之总办”,可以行使以保矿为目的的“便宜行事之权”,周学熙、唐绍仪均在场并签字,时间是6月23日。7月30日,德璀琳凭借这个手据,代表开平与代表墨林公司的胡华签订了“卖约”,将开平公司全部产业卖给了墨林公司。后又觉不妥,遂于1901年2月19日强迫张翼签订“移交约”,将开平矿务局之产业,移交给墨林公司1900年12月21日刚刚于伦敦成立的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张翼面对“移交约”迟迟不肯签字,他知道签字后所承担的重大后果,英国人意识到如果张不签字,开平矿务局就不能到手,在用“诸国公使出面”等话压迫的同时,继而拿出“副约”对一些权责予以界定,以保张翼及中方的利益,“副约”与“移交约”实为一体。最终,张翼在“移交约”“副约”上签下了他的名字。此为英人夺取开平的整个事件过程。

英国人从觊觎至掠夺开平矿务局,时间跨度三年之久,具体实施也有七个月光景,其间既有资本注入,又有管理人员、技术调查等多种手段并用,中方不仅仅只有“糊涂”的张翼一人,亦有周学熙、唐绍仪在场,并出谋划策。事实上英国人在侵夺开平之时,主要倚仗帝国主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以张翼为首的开平矿务局使用了恫吓、威胁、利诱、欺诈、蒙骗等多种手段,并不能用“骗占”来涵盖。因此,似用霸占一词更为妥当。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由李鸿章主导、唐廷枢具体经营的开平矿务总局,在张翼的领导下已经有近八个年头了。唐廷枢固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张翼并没有裹足不前,他先后新开三号、四号煤井,购置广平、西平两艘轮船,建成了秦皇岛、营口码头,在上海也修建了码头及栈房,主要的生产经营指标——煤炭,由年产25万吨跃升至75万吨。时人给了张翼一个很高的评价,“矿务日有起色,产业年盛一年。”由此可见,此时的张翼并非一无是处。

然而,稍有企业经营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通过自身积累,实现企业的扩大经营,其速度会非常慢,急于见到成效的张翼,显然等不到那个时候。张翼虽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但他接受的传统教育,对西方法律、洋人性格知之甚少,更缺乏掌控西方人的能力和技巧。急于扩大经营的张翼,此时就想到了借洋款一法,中国铁路公司修建阎庄至天津铁路之时,在招股失败一筹莫展之际,就违背了“不动官帑,不借洋债”的承诺,通过向怡和洋行和一家德国银行借款才得以实现。当时官员行事,只要有成例就好办,既然李(鸿章)中堂修铁路可以借洋款,那么我建码头有什么不可以?按照这一思路,张翼就走上了他的借款不归路。

李鸿章的幕僚,德国人德璀琳成为了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的顾问,墨林介绍美国矿师胡佛(中文名胡华)作为张翼的技术顾问。实际上他们全是墨林公司派来的商业间谍,墨林给胡佛的报酬是年薪两万美金外加津贴,这在当时是笔巨款。胡佛的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拿出了《开平矿务局报告》,并声称“这项产业肯定值得投资一百万镑,这个企业决不是一种投机事业,而是一个会产生非常高的盈利的实业企业。”其实,墨林的信息来源绝不单一,通过在中国工作的英国工程师,包括他自己也曾经来华实地考察,对开平煤矿这块“肥肉”已经觊觎良久。

通过墨林公司的所作所为,以及现有档案资料不难发现,他的计划是要通过商业借款、持股、逼债等手段来实现控制开平的目的。修建秦皇岛港口借款20万镑,德华银行借款45万两等等,合计185 万两,洋款总额已经占到了开平煤矿全部资金的44%。墨林授权给德璀琳“或借洋款,或集外国股本,将唐山开平矿务局作为中外矿务公司”。1900年突然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改变了蚕食开平的既定方针,他要张开血盆大口实现鲸吞。

八国联军通过天津进攻北京,占领唐山给了德璀琳和胡佛绝佳的下手机会。当义和团进占天津时,为了躲避战乱,自恃与洋人关系尚好的张翼带领家人、亲属、朋友几十口躲进了租界区,他得到了洋人的承诺和保护,毕竟在名义上他是德璀琳与胡佛的雇主。战争的推进对整个国家是一场灾难,慈禧太后挟持光绪西狩,跑到了西安。开平矿务局的境况更加糟糕,俄国霸占了唐山的煤矿及店铺,英国海军占领了秦皇岛港口和储煤厂,德国军队控制了天津和大沽煤栈,日本趁机攫取了天津总部,美国则抢走了十二艘运煤船。大清王朝苦心经营唯一成功的洋务企业有分崩离析的危险,虽然国家没有脱离危难之境,但将来追责问罪的话,拿张翼是问毫无争议。

作为中国清末第一个样板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先后经历过两场战争,1883年的中法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战争,为了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分别与美国和英国签订了托管协议,也就是挂上第三方国旗,委托经营,战争结束后收回经营。这种手法大概也是国际通例,虽然遭受了一些损失,但并未影响大局,这些成例又为张翼提了醒。1900年的这次战争,大清战败是必然结果,面对开平矿务总局被强国瓜分的现状,如果通过外交手段收回经营,仅凭张翼恐怕难度超大,即便是以外交建立威信的李鸿章也未必有此把握。

此时,焦头烂额的张翼想到的肯定是他的洋人顾问德璀琳与胡佛,此二人想必也在绞尽脑汁,如何才能兵不血刃取得开平矿务局的经营权。从现有史料及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学界普遍认为是德璀琳和胡佛比较主动,但从情理上讲,笔者倒是认为张翼更加焦急,而洋人们是用平静的表情掩盖内心的激动而已。双方各取所需,继而卖约、移交约、副约,墨林已经从法理上取得了开平矿务局的经营权。在这里,必须说明,清末对于企业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慢慢才有申请经营执照、矿权等概念,并一直认为在大清国土上,所有产业全是皇帝一人所有,而英国人也心知肚明,始终也不敢提出矿权字眼或概念,一直到1934年还要向国民政府申请采矿证就是很好的例证。

无论如何,英国人已经攫取开平矿务总局,并加快了侵吞步伐,到嘴的肥肉要想再吐出来,简直是虎口夺羊。此时的胡佛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外交才能,他以开平矿务总局已经是英国人财产的名义,分别与霸占开平资产、土地的列强交涉,不但原封不动地悉数拿回,甚至还取得了一定数额的赔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紧了开平煤矿的霸占,首先是名称的变更,墨林公司将开平煤矿转手卖给东方辛迪加,1900年12月21日,在英国伦敦注册“开平矿务有限公司”,承揽东方辛迪加刚刚获利的开平煤矿,使得此事更加复杂。其次是股本的变更,新成立的公司股本100万镑,其中承继了原开平矿务总局股东150万两,按照英镑与银两的汇率,兑换为37.5万镑,又拿出了5万镑平分给德璀林和张翼作为酬劳,还答应给张翼100万两作为活动经营,诸如贿赂官员等开支。在股票的变更过程中,对于37.5万镑股票,采取了以旧股票换新股票的方式。

开滦集团公司档案馆历史档案中有1册“临时股权凭证存根”及30张“临时股权凭证”(图1)。

图1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档案馆藏临时股权凭证正面

“临时股权凭证存根”共250页,编号为1251至1500,英文单面印刷;“临时股权凭证”共30张,编号为1263至1293(无1276),英汉双语两面印制。正面为英文,内容较为丰富,除了编号外,注明了1900年12月21日成立,公司名称为开平矿务有限公司;股本100万镑,每张股份为5股,每股1镑;持有人为开平矿务有限公司缴足股份5股,起止号码,务于1901年12月31日当日前,持凭证换领股权证,也就是正式股票,在换证的同时,还要登记相关信息;1901年7月3日奉开平矿务总局法律顾问(未签名),总办其中一人为胡佛,有英文签名,最下有上海南京路某公司字样。存根与凭证之间加盖有蓝色圆形“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之印”印章。

中文内容为反面,内容相对较为简单,文字格式是繁体竖版,仅是正面英语核心内容的复述,最左侧加盖长方形“开平矿务总局关防”红色大印(图2)。

图2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档案馆藏 临时股权凭证反面

通过这卷档案,可以进一步佐证英国人霸占开平煤矿罪证。从1900年12月21日,开平矿务有限公司成立的时间上看,是卖约、移交约、副约刚刚签订完成之后,可见英国人霸占开平煤矿已经是急不可耐了,大有刻不容缓之势。公司成立之后,马上进行股本改造,1901年7月3日,仍由张翼代表开平矿务总局委托法律顾问签名,发放临时股权凭证,并增加了胡佛等人的签名位置。

值得玩味的是,英国人为了欺蒙中国股东,在英文和中文内容一页上分别加盖不同的公章,以混淆视听。究其原由,此时英国人在开平煤矿还未站稳脚跟,撕破脸皮有点为时尚早,等霸占开平真相大白于天下,还要等到1902年英国人已经牢牢控制开平煤矿之后的龙旗事件。

猜你喜欢

矿务局胡佛开平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走向市场经济的国有煤矿先行者——枣庄矿务局1992年在全国率先放开煤价迎来新春天
『拖延』来的成功
古镇开平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一)
安居乐业和谐社区
来清朝打工的美国总统
胡佛上当
批评艺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