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医疗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2022-09-25

机床与液压 2022年2期
关键词:北京邮电大学医学影像研讨会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医疗领域的变革往往关乎着人类的生死与健康,数字医学正积极推动着医疗行业加快变革的步伐,医疗领域的创新迫在眉睫。”近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徐华蕊在广西桂林举行的第五届图像计算与数学医学国际研讨会上说。

自创办以来,图像计算与数字医学国际研讨会一直是理工医交叉领域的前沿阵地,旨在促进电子信息(包括计算机、自动化与生物医学工程)、数学和医学等领域学者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本届研讨会聚焦学术和产业前沿,有关专家在线上和线下充分研讨了医疗人工智能的推广和应用问题。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徐坤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医疗人工智能适逢其时。信息通信网络赋能千行百业,支撑更丰富的健康医疗应用,造福人类生命健康。”

目前,世界正在逐步迈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新阶段。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团队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驱动的重大疾病动态画像新技术和远程高效防治系统”入选了“2021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徐坤表示,该系统在通用医学大数据处理、智能学习优化平台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技术进展,具备了快速响应危急重症、高效发现关键诊断决策依据、动态量化疾病风险因素,以及准确追踪病情进展等能力。

而在医学影像和病理图像智能分析等领域,人工智能也有着广泛应用。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再毅表示,我国影像科和病理科从业医师严重缺乏。人工智能可赋能医学影像诊断,提高诊断的效率和精准度,减少医生的重复劳动。

与会专家认为,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影像智能重建与分析、眼节前OCT的电子房角镜的研究与分析到基于眼底影像的常见病智能诊断和发展预测平台,眼科人工智能不仅在疾病诊断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为眼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解决方案。

针对目前神经影像数据分析还存在样本量小、可重复性低、临床应用困难等挑战,浙江大学研究员孔祥祯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多中心合作的方式,建立大规模的数据库,并采用稳定可靠的脑影像指标,建立通用的多模态、跨尺度的脑影像表型集合。

(来源:《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北京邮电大学医学影像研讨会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北京邮电大学新旧食堂的竞争力研究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信息环境下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成效的综合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
网络平台漏洞侵权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