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顶板破碎机理及支护技术

2022-09-25李溪枝

机械管理开发 2022年8期
关键词:梯形锚索锚杆

李溪枝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忻州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

1 王家岭煤矿18104 运输顺槽概况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王家岭煤矿18104 运输顺槽位于井田一采区,巷道北部为石塘村、石塘河保护煤柱及设计的开拓运输巷,南部73 m 为井田边界,西部为18106 回采工作面,东部为18102 工作面采空区。

18104 运输顺槽设计长度为1 616 m,巷道为矩形断面,宽×高=4.5 m×3.7 m,巷道掘进煤层为4 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6.15 m,平均倾角为5.5°,煤层顶底板岩性如表1 所示。

表1 18104 运输顺槽掘进的4 号煤层顶底板岩性

18104 运输顺槽采用EBZ 型掘进机掘进,巷道平均单进水平为7.0 m/d,截止目前巷道已掘进485 m,巷道掘进至480 m 处时巷道顶板出现破碎现象,巷道顶板锚杆出现局部失效现象。通过现场分析发现,巷道掘进至492 m 处时预计揭露一条F5 正断层,断层落差为1.8 m,倾角为52°,受构造应力影响,巷道围岩出现失稳现象,围岩破碎严重,增加了巷道支护难度,同时巷道掘进效率降低至3.8 m/d,严重制约着巷道安全、快速掘进。

2 巷道原支护设计及问题分析

2.1 巷道原支护设计

1)顶锚杆支护:每排采用5 根锚杆支护,排距1 000 mm;顶锚杆规格为Φ22 mm、L=2 500 mm,托板规格为260 mm×150 mm×10 mm,顶锚杆采用两支树脂药,一支MSK23/35、另一支MSZ23/60,上部为快速、下中部为中速,锚固长度不少于0.95 m。

2)帮锚杆支护:每排采用3 根支护,排距3 000 mm、间距1 000 mm;锚杆规格为Φ20 mm、L=2 000 mm,托板规格为150 mm×150 mm×10 mm,帮锚杆采用一支MSZ23/60 树脂药锚固,锚固长度不少于0.6 m。

3)顶锚索:顶板锚索采用长度为6.3 m、直径为17.8 mm 预应力锚索,每排布置3 根,锚索布置间距为1.8 m、排距为2.0 m,锚索外露端安装长度及宽度均为0.3 m 预应力托盘。

2.2 支护问题分析

1)围岩承载能力低:5311 巷掘进的是3 号与5号合并煤层,煤层整体稳定性差,属于复合型煤层,煤层内含多层夹矸,巷道掘进过程中受构造应力影响,复合煤层稳定性差,顶板呈破碎裂隙状,岩体内无法形成连续稳定承载梁结构,而原支护中锚杆(索)主要通过锚固作用固定在顶板上,若顶板破碎严重时,锚杆(索)锚固效果差、失效率高,锚杆(索)施加的预应力无法连续稳定地传递至稳定岩体中,降低了支护效果。

2)支护扰动影响:对于受外力影响小且稳定岩体施工支护数量越多,围岩稳定性越好,但是对于应力破碎区围岩,由于应力影响后围岩出现破碎,若在该区域增加支护数量,不仅起不到有效的支护作用,反而受支护钻孔扰动影响加剧了顶板破碎力度。

3)支护强度低:原支护中虽然顶板布置了锚杆、锚索,但是锚杆(索)承载件截面小、承载强度低,在应力作用下无法与顶板实现耦合支护作用,很容易出现变形、断裂现象,降低了顶板支护强度。

3 破碎顶板支护优化

3.1 原永久支护优化

1)顶锚索支护优化:将原每排3 根单锚索替换为每排5 根,排距3.0 m;锚索直径为Φ17.8 mm 及Φ21.8 mm,L=8 300 mm、10 300 mm,托板规格为220 mm×200 mm×12 mm,顶锚索采用3 支树脂药,一支MSK23/35、另两支MSZ23/60,上部为快速、下中部为中速,锚固长度不少于1.55 m。

2)肩角锚索:每排采用2 根支护,排距3 000 mm;钢绞线规格为Φ17.8 mm、L=4 300 mm,托板采用600 mm 短节11 号工字钢,锚索采用3 支树脂药,一支MSK23/35、另两支MSZ23/60,上部为快速、下中部为中速,锚固长度不少于1.5 m。

3.2 注浆加固

3.2.1 注浆原理

通过对破碎围岩施工注浆钻孔,然后对钻孔内高压注入马丽散、聚氨酯及雷特因等化学黏接剂,由于化学注浆材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高压作用下化学材料能够完全渗透至岩体裂隙内,一方面,岩体注浆液完全充填裂隙后排挤出裂隙内空气,从而减少裂隙带氧化作用;另一方面,注浆液凝固后可形成具有一定黏接性、柔性的凝固体,可对破碎岩体二次重组,提高破碎围岩整体稳定性[1-2]。

3.2.2 注浆工艺

1)注浆钻孔布置在巷道迎头煤壁上,每排布置3 个钻孔,钻孔间距为2.0 m(钻孔编号为1 号、2 号、3 号),钻孔距顶板距离为1.5 m,钻孔直径为45 mm,钻孔深度为5.0 m,钻孔布置仰角为45°,其中1 号、2 号为帮孔,与巷帮夹角为30°,3 号为中部孔。

2)注浆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安装注浆软管,注浆软管直径为30 mm,注浆软管安装后对孔口处采用膨胀水泥进行封孔,然后将注浆软管外露端分别与注浆设备连接,连接顺序为注浆软管→双向接头→压力表→控制阀→混合器→注浆泵→注浆桶,如图1 所示。

图1 注浆施工设备连接示意图

3)巷道注浆完成2 h 后方可继续掘进,巷道每掘进5.0 m 进行一次注浆施工,直至巷道完全过破碎带,若注浆后局部区域注浆不到位出现破碎、冒漏时,需增补注浆孔进行注浆加固。

3.3 柔性梯形梁吊棚施工

为了防止顶板应力增大,导致顶板锚杆(索)支护失效,决定对应力区顶板施工柔性梯形梁吊棚[3-5]。

1)柔性梯形梁吊棚主要由梯形梁、恒阻锚索等部分组成,梯形梁由5 根长度为4.5 m、直径为20 mm 圆钢焊制而成,梯形梁宽度为0.5 m,梯形梁采用4 组夹板固定,梯形梁中部及两端各焊制一块长度为0.5 m、宽度为0.3 m 钢板,钢板中部焊制一个直径为30 mm锚索支护孔,钢板布置间距为1.8 m,恒阻锚索长度为8.3 m、直径为21.8 mm。

2)梯形梁棚施工在相邻两排锚杆之间的顶板上,首先在顶板施工3 个深度为8.0 m、直径为28 mm 锚索支护孔,支护孔垂直顶板布置,支护孔布置间距为1.8 m、排距为2.0 m,如图2 所示。

图2 18104 运输顺槽应力区顶板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单位:mm)

4 结语

截至2021 年11 月21 日18104 运输顺槽已掘进550 m,巷道已过断层应力区,围岩趋于稳定,机掘二队通过对应力区顶板采取注浆加固及梯形梁吊棚后,巷道在后期掘进过程中,顶板破碎、垮落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复合顶板稳定性大大提高,降低了顶板下沉现象,现场实测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3 m 以下,锚杆失效率降低至2%,巷道掘进速度提高至6.2 m/d,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猜你喜欢

梯形锚索锚杆
梯形填数
认识梯形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