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早癌患者改良牵引辅助ESD治疗的微创性及远期并发症观察

2022-09-24许婷曲巧燕王玥吕述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6期
关键词:圈套病灶黏膜

许婷,曲巧燕,王玥,吕述静

上消化道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一旦发展至中晚期便会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时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尤为重要[1]。随着近年来恶性肿瘤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体检意识的增强,每年被发现出的上消化道早癌患者数量不断上升,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成为临床医师的关注重点[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项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新技术,现已发展成熟,可完全切除病灶,且具有创口小、安全性高、疼痛程度低、术后恢复时间少等优点,大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3]。但ESD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易受病变的大小和位置的影响,特别是在无法暴露黏膜下层的黏膜剥离过程中,操作难度更大,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后出口、穿孔风险高[4]。创造良好的手术视野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受各种外科牵引技术的启发,内镜辅助或改良牵引技术应运而生。本研究对112例上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探讨改良牵引辅助ESD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上消化道早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性29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6.15±8.42)岁;食管癌32例,胃癌24例;肿瘤直径0.5~2 cm,平均肿瘤直径(1.29±0.37)cm;对照组男26例,女性30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6.08±8.69)岁;食管癌33例,胃癌23例;肿瘤直径0.5~2 cm,平均肿瘤直径(1.31±0.35)cm。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上消化道早癌诊断标准[5];②符合手术指征;③未发生淋巴转移;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晚期上消化道癌;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肝、肺、肾及心血管疾病;④精神疾病者;⑤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异常者;⑥有交流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ESD治疗。①术前处理:患者术前禁食、禁水8 h,术前6 h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药名:舒泰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44039)清洁肠道,患者行全麻;②病灶标记:患者行侧卧或仰卧位,首先在GVE0200P胃镜(上海成运内窥镜设备有限公司)镜头段带透明帽,用1.2%卢戈氏染液喷洒到明确病变部位、边界,应用Hook刀(KD-620LR)电凝标记病灶范围(边缘3.0 mm),标记点间隔2.0 mm;③黏膜下注射:将1 mL肾上腺素[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12,规格:1.0 g(按C13H13N5O5S2计)]、1 mL亚甲蓝(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88164)和100 mL生理盐水配制为混合液,采用内镜注射针沿电凝痕迹多点黏膜注射,直至病灶充分抬举;④剥离瘤体:使用Hook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外3.0 mm处切开黏膜层,逐层剥离,必要时可结合IT刀(KD-611L)剥离黏膜下层,操作过程中保留瘤体完整,直至肿瘤完整剥离;⑤止血和清创:对于细小血管出血,可直接使用Hook刀或IT刀电凝止血,对于粗大血管或动脉出血,以止血钳电凝;剥离后电凝创面上的裸露小血管以预防出血,用软组织夹(南京ROCC-D-26-195-C)夹闭肌层缺损处或可疑损伤处,使用55-0162型钛夹(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缝合创面,回收标本。传统ESD治疗食管早癌操作步骤见图1。

(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圈套器牵引辅助技术,在黏膜剥离过程中,出现病灶推翻不佳或视野暴露困难时可进行牵引,该时刻进行退镜操作,将钛夹插入内镜,在钛夹一侧臂上打结固定棉线,打为圈状后与圈套器(Olympus SD-211U-25单股钢丝钢圈,直径0.3 mm)连接固定,将圈套器收紧于透明帽外,圈套器距离透明帽边缘约2.00 mm。重新送镜至病灶处,释放推出圈套器后适当收紧,调整钛夹位置以获得需要的牵引方向,并将钛夹连同圈套器一同固定于病变黏膜层上,推送或牵拉圈套器使黏膜下层手术视野充分暴露,边进行黏膜注射边将病灶完整切除,用圈套器将病灶随内镜一同退出,术后常规止血、缝合。体外圈套器牵引辅助ESD治疗步骤见图2。

(3)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各复查一次胃镜,观察创面愈合程度。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完整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各项信息。肿瘤完整切除评价标准:如果没有肿瘤组织残留,并且一次性将标本切除,瘤体完整,病理学水平达到底切缘及侧切缘均呈阴性,则认为内镜下该肿瘤完全切除。

(2)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 d应激相关指标,采用日本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试剂盒由美国GBD公司提供;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Cor)水平,试剂盒由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图1 传统ESD治疗食管早癌操作步骤 A:碘染确定病灶范围;B:电凝标记病灶周边;C:剥离瘤体

图2 体外圈套器牵引辅助ESD治疗步骤 A: 碘染后标记病灶边缘;B:病灶口侧切开;C:病灶呈环形切开;D:固定带线钛夹;E:体外牵引下剥离

(3)测定两组术前、术后1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ACCES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以ELISA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

(4)两组术前及术后3、6、9月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VAS分为0~10分,评分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SF-36量表共8个维度,每个维度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5)计录两组患者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前、术后3 d应激相关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NE、E、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NE、E、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 d观察组NE、E、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术前、术后3 d应激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术前、术后1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CEA、VEGF、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两组CEA、VEGF、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月两组CEA、VEGF、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前及术后3、6、9月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对比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时间、组间及组间与时点交互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术前两组VA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VAS评分逐渐下降,SF-36评分逐渐上升(P<0.05),术后3、6、9月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术前及术后3、6、9月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5 两组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上消化道早癌病变相对表浅、局限,发生转移可能性少,治愈的可能性高,ESD因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病灶完整切除率高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患者的青睐[8]。在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尤其是黏膜层肿瘤病灶时,盲目的对切除病灶会提高手术出血和穿孔风险;对较大范围的食管病变进行治疗时,随着切割的深入,可操作空间会不断变小;对操作困难的部位进行治疗时,往往需要倒进操作,若此时病灶暴露不充分,操作难度会进一步加大[9-10]。良好的手术视野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而牵引辅助技术是提高手术视野的有效方法[11]。

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改良牵引辅助ESD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其原因可能为:采用改良牵引辅助技术时可获得更好的病灶展翘度,使黏膜或黏膜下层充分暴露,提高术野清晰度,减少手术盲区,便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剥离后的创面平整完度高,并有效避开较大血管,减少出血风险,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良好的手术视野还有利于治疗医师迅速明确出血部位,及时进行止血,降低出血风险;圈套器由钛夹固定送至病灶处,在倒镜操作中较为容易,在钛夹固定圈套器的同时,对病灶组织黏膜进行钳夹,降低圈套器脱落可能性[13-14];圈套器固定于需要切除的病灶边缘进行牵引,可达到“可推可拉”,钛夹固定位置可根据病灶情况选取固定点,既可利用圈套器张力达到向口侧端牵引对黏膜进行剥离,又可将剥离的黏膜推向肛侧端,操作灵活,术后还可直接通过圈套器将剥离下来的病灶组织取出,不需要更换双腔镜,有效降低肿瘤掉入腹腔的风险[15-16]。术后根据钛夹固定位置准确对口侧端进行判断,有利于后期行病理检查结果,明确病灶侧面和底部边缘累及情况,且圈套器鞘管光滑,直径比牵引线粗,牵拉时不会损伤周围黏膜[17-18]。

本研究中,术后3 d两组NE、E、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后3 d观察组NE、E、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E、E、Cor是反映机体应激程度的指标,上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治疗会因手术创口、失血而引起应激,使NE、E、Cor水平升高[19]。与传统ESD相比,采用改良牵引辅助ESD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减少因术野不清晰盲目操作带来的损伤,使机体应激程度下降。本研究中,术后1月两组CEA、VEGF、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1月两组CEA、VEGF、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A、CA125是上消化道常见血清肿瘤因子,与癌细胞增殖、分化具有较大关系,VEGF是重要的血管新生调节因子,参与癌细胞的转移、侵袭[20-22]。两种手术术后1月CEA、VEGF、CA125水平无明显差异,其可能与两组手术病灶完整切除率有关。

本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VAS评分逐渐下降,SF-36评分逐渐上升,术后3、6、9月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牵引辅助ESD治疗可降低上消化道早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可能与改良牵引辅助ESD治疗时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关。

综上,改良牵引辅助ESD用于上消化道早癌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应激程度和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圈套病灶黏膜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能谱CT 在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狼的圈套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