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2-09-23罗薇廖志华刘仪红朱振宇李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动机血糖满意度

罗薇 廖志华 刘仪红 朱振宇 李志

绵阳市63820部队医院 621000

糖尿病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根据我国相关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该疾病的发生率高达20%以上〔2〕,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其病发率则呈现逐年增加的状态〔3〕。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乏力、血糖高等,患者如果未能有效控制血糖,则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一定影响〔4〕,更为严重者可导致毛细血管病变、皮肤出血等,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临床需对患者实施早期治疗预防方案〔5〕。老年人身体机能已经出现衰退,同时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致使老年人在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欠佳。然而,为使血糖水平得以控制,患者需要终生进行药物治疗,进而提高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保护动机理论(PMT)主要是基于期望理论与健康理论对健康行为进行进一步阐述,近年来该理论在癌症防护、人群健康饮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相关研究显示,基于上述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够使其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7〕。本研究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绵阳市63820部队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8例,所有患者均经医院诊断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8〕;②年龄≥60岁;③病程≥6个月;④生活正常与认知功能;⑤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者;②对研究无法理解完成者。根据收治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9例。观察组男60例,女39例;年龄60~79岁,平均(68.94±5.67)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2例,专科50例,本科及以上17例;病程2~16年,平均(8.42±2.11)年。对照男59例,女40例;年龄61~79岁,平均(68.54±5.97)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1例,专科48例,本科及以上20例;病程2~16年,平均(8.42±2.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批准。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主要通过专科讲座的方式进行宣传,1次/w,30 min/次,连续4 w。主要对疾病基础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讲解,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每2 w一次。给予观察组患者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成立干预小组,由1名医生、2名护士组成。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保护动机理论的威胁和应对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7个变量,然后进行个性化干预方案及具体措施的制定。①在易感性、严重性方面:首先对于疾病易感性及严重性的认知进行提高,于第1周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对其信息档案进行电子方式的建立;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于第1周至第2周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临床症状、常见并发症、治疗措施等,对疾病预防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血糖的定期监测等。每次授课时间为45 min左右,课程讲解完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方案的指导,20 min/次。②内部回报、外部回报:对患者自身不良行为内因情况进行改正,对家属照顾方面的不良情况进行减少;定期进行家属病友会的召开,1 w/次,40 min/次;请患者针对疾病管理方面、血糖监测方面情况进行介绍;请家属针对照顾患者的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介绍,对其错误与不足进行发现并给予正确教育的指导。③自我效能、反应效能:于第2周至出院时,对病友进行召集进行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对于自我管理行为良好的患者进行邀请,以对其经验方面(饮食、运动、血糖管理)进行讲解,通过了解他人的经验情况来协助其他患者进行有益认知的获得,使患者对建立健康行为的信念进行增强,使自我护理能力的反应效能有所提高。④反应代价:针对患者在进行健康行为方面建立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进行评估,及时解答患者遇到的相关问题;给予家属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患者心理与情感方面给予支持,针对家属对患者的社会支持进行提高。⑤随访: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方式为电话方式,1次/w,10~20 min/次,对患者自我护理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相关疑问进行解答,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时间的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评估患者情况。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测定,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分,量表共计43个条目,总分172分,其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则其得分越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20~80分,其中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的评价采用自拟的护理调查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理技能、住院环境等,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中代谢紊乱是其主要表现,随着疾病的发展,疾病会在终末期对机体的多器官功能产生损伤〔9〕。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尚无根治方式,由于疾病需要进行终身治疗,这也决定了患者自我护理的价值。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功能下降以及记忆能力减弱,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自理能力〔10〕。保护动机理论是通过动机因素的角度对健康行为的产生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个体认知中的两个方面,包括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对行为变化的情况进行探讨与解释〔11〕。与常规护理的方式不同,给予该理论的护理干预更主要是对患者参与度及主观能动性进行强调,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集体教育、个体化指导、病友经验交流等,对患者认识疾病的重要性及易感性水平进行提高,对患者认识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与反应效能进行增强,对患者在不良行为的内外部回报进行弱化,协助患者进行健康行为障碍的克服,进而使患者自身保护动机被激发,使其形成自身健康行为的习惯被促进〔12〕。凭借院外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利用,使其保护动机增强〔13〕。

老年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方式。研究显示,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则越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概率〔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表明该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5〕。人们在受到健康威胁时,为能够对疾病进行控制,使自身健康得到保持,通常会采取一种自我照护的行为,即为自我护理〔16〕。相关研究认为,该疾病患者通过进行积极主动地自我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血糖、心理健康等,对其疾病的控制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1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对患者实施给予上述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显著提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8-19〕。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干预后SAS、SDS评分两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对患者实施给予上述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对患者实施给予上述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效果明显,与相关研究一致〔20〕。

综上所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其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可使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动机血糖满意度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凶手的动机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