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视角下长治市综合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分析
2022-09-23李亚婵苏美蕊
李亚婵,任 杲,苏美蕊
(长治学院 法律与经济学系,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2020 年1 月13 日,在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省长林武在《2020 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大同、长治、临汾3 个省域副中心城市。2020 年4 月1 日至3 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楼阳生在长治市调研时对长治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重要指示。《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推动“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镇化建设,推动长治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撑和带动晋东南地区发展。
如何推动长治市高质量发展是长治市政府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拟通过对长治市综合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的研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长治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建议,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1 相关概念界定
“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概念最早由学者秦尊文于2001 年提出,他认为湖北省地域狭长,省会城市武汉位于湖北省东部,因此在湖北省西部确立一个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城市武汉的补充显得很有必要。此后,各个省份为了促进本省经济的发展,相继提出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思路。省域副中心城市一般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相比周边城市较强,距离省会城市大于150 km,具有自身优势资源,能够承担起带动周边区域或城市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承载力的概念最初源于力学,随着不断研究和发展,承载力概念已突破其原有的含义,开始描述事物发展限制的程度。关于承载力的研究,刚开始局限于单一因素承载力的研究,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等,之后发展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综合承载力即单一承载力的结合。吕一河等人认为综合承载力概念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吕光明、何强从经济承载能力、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方面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源于国外,我国在2005 年住建部的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开始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
2 长治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长治市在经济建设、民生保障、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下了一定基础。
一是经济基础较好,产业转型初见成效。长治市经济总量稳居山西省第二。长治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 年的1 195.1 亿元增长到2020 年的1 711.6 亿元,年均增长6%。传统产业调整改造成效明显。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半导体光电、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距离省会城市太原直线距离191.7 km,背靠山西省,东部与河南省、河北省接壤。太焦高铁的开通及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长治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使其更加顺畅地融入中原城市群。
三是公共服务水平较高。长治市教育系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四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治市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水环境进一步净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持续推进,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2.4%。
此外,长治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框架得以拉大,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种类多,气候宜人,文化底蕴深厚,具备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一般条件。
即便如此,长治市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经济总量不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民生保障还有待加强等。
3 “三生空间”视角下长治市综合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三生空间”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及生态空间的简称。本研究依据影响各承载力的因素选取指标。文章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数据库》《中国城乡建设数据库》《山西县市统计数据库》及《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生产空间承载力与生活空间承载力指标选取了2010—2019 年之间的数据,而生态空间承载力指标选取了2009—2018年的数据。具体指标选取见表1。
表1 长治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
3.2 长治市综合承载力测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影响权重,对长治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
第一步:原始数据标准化。
式(1)(2)中,1 ≤i ≤m(m 为年数),X为第i 年第j 个指标标准化值,A为第i 年第j 个指标原始数据。
第二步:计算第i 年第j 项指标的权重。
第三步:计算指标信息。
第四步: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第五步:计算指标权重。
第六步:计算单项指标评价得分。
根据城市综合承载力测度模型,计算出每项指标在不同年份的得分情况,具体如图1 所示。由于生产与生活空间承载力测算选取了2010—2019 年的数据,生态空间承载力测算选取了2009—2018 年的数据,本文对综合承载力的分析集中于2010—2018 年。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本文根据指标得分将城市综合承载力分为5 个等级,分级标准如表2 所示。
表2 城市综合承载力分级标准
图1 2009—2019 年长治市“三生空间”承载力发展趋势
由图1 可知,长治市综合承载力虽然在中间年份有小幅下降,但大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 年、2013年、2016 年、2018 年综合承载力上升幅度较大,上升幅度分别为0.1、0.1、0.12 及0.09。2010—2012 年,长治市的综合承载力处于较低水平,经济水平不高,生活质量较差,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2013—2015 年以及2017 年,长治市的综合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016 年和2018 年,长治市综合承载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经济较发达,生活质量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从生产空间承载力的角度来看,长治市的生产空间承载力从2011 年开始逐渐上升,2015 年短暂下降之后又恢复了上升趋势,在2019 年,生产空间承载力水平已达到0.30,整体而言,虽然生产空间承载力水平不高,但有较好的增长态势。从生活空间承载力的角度来看,长治市的生活空间承载力水平从2010 年到2015年稳步上升,在2016、2017 年呈下降趋势,而2018 年以后又恢复到0.21 的水平,整体相对平稳。生态空间承载力发展较不稳定,在2013、2016 年有较大提升,之后则开始下降。在2018 年,长治市的生产空间承载力水平高于生活空间承载力水平和生态空间承载力水平。
3.3 长治市综合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
耦合协调度用来描述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水平,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赖与制约的程度,一般耦合程度越高,协调状况越好。
文章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治市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之后进一步对长治市的生产与生活空间、生产与生态空间及生态与生活空间的两两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三生空间”承载力耦合协调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D 反映了“三生空间”承载力的关联水平。T 为“三生空间”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U、U、U分别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承载力指数,α=β=γ=1/3。
k=P、L、E,w为各空间承载力第j 个指标的权重,X为各空间承载力第j 个指标标准化的值。
通过计算,可得出长治市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数据(见表3)。
表3 2010—2018 年长治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承载力耦合协调度
C 值越高,说明长治市“三生空间”承载力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越高;反之,则说明长治市“三生空间”承载力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越低。根据数值大小将耦合协调指数划分为10 个区间(见表4)。
由表3 和表4 可知,长治市“三生空间”承载力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较低,但协调度水平整体呈上升的趋势。2010 年处于中度失调状态,2011—2012 年以及2014—2015 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2013 年及2016—2018 年,处于濒临失调状态。
表4 耦合协调度分级
两种影响因素的耦合协调度计算原理同上,此处不再赘述。计算结果如表5 所示。
由表5 可知,长治市“三生空间”承载力两两耦合协调度也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大部分时间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但是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011 年,生产—生活、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之后发展相对平稳,在2018 年三者协调度又迎来了小幅增长。在2018 年或2019 年,三者的协调水平都达到了0.50 或者在0.50 以上。在2018 年,生产—生态、生活—生态的协调度水平达到了勉强协调状态。从平均值来看,相比其他两项,生产—生态协调度水平最低,说明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保护。2015 年以后,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水平低于生产—生态、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水平。这要求政府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表5 2010—2019 年长治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承载力两两耦合协调度对比
4 结论及建议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长治,经济实力位居山西第二,综合承载力水平近几年提升较快,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能够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一定的保障。具体而言,长治市的生产空间承载力水平在近些年提升速度较快,生活空间承载力水平相对平稳,生态空间承载力的发展不稳定。政府部门在促经济、保民生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长治市的经济增长质量、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发展不协调。对此,长治市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紧紧围绕保护生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统筹抓好相关工作,促进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