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稻田生态养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2-09-23程苗
程苗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农业农村工作站 广西柳州 545506)
如今,伴随农业经济出现复苏趋势,为改变传统农业中的投入大、风险高、效益低、污染大等困境,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一系列创新理念应运而生。稻田生态养鸭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结合各区域的气候环境特点,建立以创新技术为前提的种养融合技术。事实上,水稻属于我国的传统农作物,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具有范围大、产量高等特点,而融合稻田生态养鸭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因此加强种养技术的融合创新,将成为一项重要选择。
1 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
稻田生态养鸭之所以受到关注,核心在于其具备了多重优势。①符合鸭子的养殖特点。在鸭子的养殖中,其具有好动、勤觅食的习性,将其与水稻种植进行结合,既有助于中耕除草、除虫,还可以实现增肥的作用,解决稻田中杂草与水稻争肥、争光的矛盾,并且可以改善稻田通风效果,甚至对于防范纹枯病具有积极作用;②增加稻田有机肥量。鸭子在稻田的活动期间,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肥,一般情况下,单只鸭子的粪便排放量为350g/d,而每月则将达到10kg 左右,且粪便中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如其中所含的N、P、K 等元素,可以及时为稻田补充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提升水稻的整体产量;③满足协同发展的要求。鸭子具有全天候觅食的习性,在活动期间可以对部分害虫进行清理,有助于水稻病虫害的防范。同时,稻田中的害虫、杂草等,均可以作为鸭子的饲料,这将大幅降低养殖的成本,并且其进食多元化的特点,能够增强鸭子的体质,防止不良问题的产生;④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稻田生态养鸭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地遵循了生态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改善自然环境及水体环境,达到无公害农业发展的要求。
2 稻田生态养鸭的技术准备
2.1 基础设施的准备
1)稻田的选择。稻田生态养鸭的场地选择中,应当注意多个方面的因素,即环境安静、形状方正、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灌排便利等(图1)。要求稻田具有良好的保水力,且土壤土质为黏壤土为宜,稻田面积应控制在1~2 公顷之间,不易受洪水威胁。
图1 稻田生态环境
2)鸭棚和围栏建造。为保证稻田生态养鸭的质量,需要设置相应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鸭棚和围栏的建造,即选择在稻田边缘空地建造,面积一般为20m左右,利用50× 50cm 角铁焊接底框,再利用弹性塑料网制作床面,此类设置既可以防止鸭子跑失,又可以防范鸭子天敌的侵害。网眼的密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稻田中的围栏高度以50~60cm 为宜,各段均使用竖杆进行支撑固定。每公顷适配数量通常为3 个,鸭舍高度需要高于地面,以免鸭子受潮而产生疫病问题,鸭子的放养密度一般为100~120 只/公顷。
2.2 水稻种植的准备
1)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品种的选择通常要以气候环境为基础,选择适合该区域的水稻,以提升其抗病抗害能力。一般以高度中等、株型分散、茎粗叶挺、分蘖能力较强、抗逆性较好为标准,这种品种的水稻可以为鸭子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适应稻田生态养鸭的实际特点。同时,水稻选择前应落实好检疫工作,防止水稻带病。
2)水稻种子的处理。为保证水稻种子的安全性,需要在种植前进行全方位处理,如提前7d 左右使用饱和盐水进行选种,去除种子中的瘪粒、病虫害粒,再利用7.5~8.0kg 清水与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3.0g+6%杀螟丹水剂3~4mL 混合,对种子实施浸泡消毒。
3)水稻的施肥播种。在选择好的稻田内铺上1,000kg 腐熟的猪粪,以作为改善土壤结构及肥力的基肥,完成铺设后进行翻耕。同时,为保证肥效的均衡,每亩需要加入钙镁磷肥30kg,在整地时使用,再利用碳铵15kg 作为面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播种的时间,全面推广机插秧、集中育供秧,采用水育旱管的育秧方式。
2.3 鸭子的放养准备
1)品种的选择。在稻田生态养鸭的品种选择上,一般要以本地鸭种为主,从而增强其生存能力。有条件时也可以选择肉鸭和蛋鸭等品种,进一步增加养殖的附加值,如绍兴鸭、麻鸭等,此类鸭的优势在于活动力强、抗病性好、体质健壮。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应把握相应的鸭种选择标准,如无病态、无残疾、无畸形、体格达标、羽毛光亮、脐部收缩良好、肛周干净等。
2)适时引进种苗。通常而言,稻田生态养鸭的放养时间,一般为雏鸭孵出20d,重量应达到100g 以上,水稻移栽时间在12d 以上,且需要等待其扎新根返青以及气温回暖后,可以进行放养。在放养鸭苗的搭配上,可以按照每亩成鸭5~15 只、育成鸭10~15只、雏鸭20~30 只的密度放养,同时要适当投放充足的浮游生物,以保证鸭子的正常觅食。
3)早期的管理。鸭子投放后需要落实饲养管理,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饲料投放,如依据稻田杂草、水生物数量,以计算出饲料的补充数量,通常单只平均日投放基础为50~70g,如雏鸭放养2 周内,应当早晚为其补充配合饲料,从5 周左右开始,逐步减少饲料的投喂,帮助其进行自主觅食。期间,需要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并落实好日常消毒工作。
3 稻田生态养鸭的科学管理
3.1 稻田生态养鸭的前期管理
1)适时栽插,合理密植。稻田生态养鸭属于一种新型技术,需要在实践中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尤其是水稻与鸭子养殖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技术规划,如在秧苗的移栽环节,需要保证秧龄达到15d,发出3 片叶时实施,在种植密度的管理上,行株距一般按照30×12cm 进行设置。若使用机械设备插秧,通常为1.8 万株/亩,每穴栽3~4 苗。
2)合理施肥,科学灌溉。水稻的长势与稻田生态养鸭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应高度关注田间管理工作。在施肥方面,应当在移栽前进行一次补充施肥,主要使用有机肥和速效化肥。在移栽完成后的稻田管理中,尽量不追肥,水稻的肥力来源一般为腐烂植物或者鸭子粪便。另外,在灌溉方面,要结合鸭子的生活习性,即在养殖期间应当保持稻田的水分充足,至少保证有浅层水,且应当保证鸭子鸭蹼能够接触土层,以便更好地搅拌泥土,从而达到松土和混合营养的作用。当水稻进入乳熟期,以及鸭子收获后,再行干湿交替灌溉。
3.2 稻田生态养鸭的中期管理
1)病虫害防治。采用稻田生态养鸭饲养技术,有助于田间病虫害防治,通常不使用化学药剂,若确实出现严重病虫害问题时,应当选择生物药剂进行处理。一般在药物使用前,需要将鸭子收回鸭舍饲养,待用药1 周后再重新放养。
2)饲养管理工作。一般而言,由于在放养早期的杂草数量不足以满足鸭子的觅食需求,因此需要在早晚时段投喂一些米糠、麦麸等专用饲料。随着田间杂草数量的增加,鸭子的食物来源也逐渐丰富,此时可以适当减少人工饲喂的数量,甚至可以停止补充饲料。而在生长的中后期,由于杂草及害虫的数量逐步减少,且鸭子日益进入成熟期,此时可以重新增加饲料的数量,以保证鸭子的育肥出栏。一方面需要向田间抛洒绿萍,或者在鸭子回鸭舍后,再进行相应谷物饲料的补充,保证其营养的摄入。
3.3 稻田生态养鸭的后期管理
1)科学施入穗肥。当水稻进入孕穗期和齐穗期时,应当优先确保水稻的生长质量,期间要保持合理的水分,在保持浇水层的同时,要适当追施氮磷钾肥。另外,要适当增加鸭子的活动,以利用其在田间的活动,使肥料充分搅拌,促进水稻的吸收。
2)落实晒田管理。当水稻进入乳熟期,需要对鸭子进行舍内饲养,保持稻田的干燥,利用干湿交替灌溉法,使水稻根系能够保持碱分,避免出现倒伏的问题,以保证水稻的整体产量。在此期间,由于鸭子处于舍内养殖状态,为防止出现各类病虫害问题,需要及时利用药物进行控制,如20%氯虫苯甲酰胺,或者使用40%丙溴磷、甲维盐、阿维菌素等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
3)及时补充饲料。由于在后期的管理中,水稻及鸭子均处于收获期,加之后续养殖主要以舍内养殖为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饲料补充。一般以谷物饲料为主,补充量一般为饲料不剩余为宜,确实保证鸭子及水稻的同步收获。另外,部分青年母鸭可以转移至稻田内饲养,而其余成鸭直接上市销售,以提升稻田生态养鸭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稻田生态养鸭技术的逐步推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改变了以往单纯种植或养殖经济效益不高,成本投入较大的问题。遵循生态种养融合的方法,极大地展现了现代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更实现了无公害农业目标,对于未来农业发展具有极大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