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培养研究

2022-09-22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少数民族民族

徐 宏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及会议中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达出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外来文化、主流文化强势冲击与内生功能衰退引发的传承断代双重困境。尤其是在师徒传承、家庭传承、社区传承、族群传承等传统传承模式逐渐失效背景下,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路径非常必要。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地方智库与人才摇篮,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本土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任,推进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有益尝试。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大方面和18个基本点。此项改革明确提出将“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既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立足我国“立德树人”根本要求[1]10。随之学术界掀起核心素养研究热潮,且相关研究集中于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2]、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3-4]、人才培养发展策略[5-6]、课程体系改革[7-8]以及大量关于数学、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课程核心素养的专项研究。整体而言,国内核心素养研究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探索较少。核心素养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培育,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本土特质,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民族地区而言,民族文化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对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一)民族文化素养的概念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1]18-19。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9]。核心素养是为打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传统“知识”“技能”教育局限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综合体。学界普遍认可“态度”“知识”“技能”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由此延伸出民族文化素养是由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与民族传统工艺技能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素养体系。

(二)民族文化素养的内涵

首先,培养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是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基础。民族的“边界”往往不是地理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文化认同是界定族群的重要指标。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应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0]。中华民族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综合体,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交叉融合,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培养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既要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要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而不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终汇入“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其次,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主干。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既包括神话、寓言、传说、谚语、故事、歌谣、崇拜、信仰、禁忌、道德等精神文化,又包括耕种、狩猎、采掘、渔业、养殖、手工、制造等生产文化,还包括族群、家庭、家族、村落、社区、社团、节庆、礼仪、建筑、餐饮、风俗等社会文化。而且,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高山、丘陵、草原、沙漠等地质条件复杂、生存环境恶劣区域,其民族传统文化往往神奇独特、与众不同,尤其是与发源于平原地区的汉文化形成鲜明区别,是主流传统文化的重要补充,弥足珍贵。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路径。

再次,传承民族传统工艺技能是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关键。民族传统工艺技能与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般都沿用传统工艺流程,就地取材,且大多遵循“传内不传外”的家传式或师徒式传承模式,具有较强实用功能。民族传统工艺作为少数民族传承千年的生产生计方式延续,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态”与“活态”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价值。尤其是后工业化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与审美变化,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商品不再受青睐,人们开始回头追求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物品,民族传统工艺技能重焕生机。传承并发挥民族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既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创新发展路径的主要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落实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关键。

从内容上看,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既包括“形而上”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培养,又包括“静态”民族传统文化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动态”民族传统工艺实践技能培训。从过程上看,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是一个相互“融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化育”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涵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修养,塑造其人格,指引其行动;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化”过程,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实践,取其精华,创造性吸收转化,服务于社会实践。

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模式改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就是办学定位不合理、办学模式趋同,尤其是各本科院校往往不考虑自身实力与地方需求,一股脑儿定位成教学科研型综合型大学,既缺乏地方特色,又浪费教育资源。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地方智库与人才摇篮,肩负传承民族文化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任,推行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是突出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办学定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校教学模式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民族文化素养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不是机械复制,而是融入时代脉搏、社会需求与高校文化内涵的创新性发展。在此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融入了地方文脉、地脉、人脉,积累了文化底蕴,丰富了文化内涵,促进高校教育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一方面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传承使命,培养其传承能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服务实践水平,是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

(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弘扬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应有之义。然而,作为一种地域性较强、相对小众的“弱势”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面临自身原生功能衰退与传承断代危机,又面临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发展延续困难。尤其是其传统的家庭传承、师徒传承、族群传承、社区传承等传承模式逐渐失效情形下,借助高校整体系统教育机制进行传承成为可行发展路径[11]。而且,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校园传承模式具有其他传承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系统传承优势,高校作为综合性教学科研机构,学术积淀厚重,可以系统梳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传承系统性更强;二是成本传承优势,传统传承模式多以地缘、亲缘、业缘为纽带,传承范围较小,传承成本较高,而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以集中传承形式实现规模效应,扩大传承范围,降低传承成本;三是内涵传承优势,传统传承模式偏重技术传承,强调工具理性与物质利益,而高校作为非营利机构,更加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价值与社会功能;四是创新传承优势,高校自由、开放、包容精神及其鼓励创新学术氛围,使得民族传统文化校园传承不只是简单复制,而是迎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关键在于传承人培养,通过民族文化素养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传承意识与传承能力,既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工艺技能有效发展传承,又促进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体系。

(三)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系统

文化认同是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基石,是增强内部凝聚力的不竭动力,缺少文化认同的国家和民族是空虚涣散的,是缺乏凝聚力与竞争力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民族,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是其典型文化特征,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其塑造文化自信、凝聚文化认同的源泉,兼收并蓄、融合创新的文化特征更是其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有力支撑。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自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而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敬天爱人、崇尚自然、勤劳勇敢、自信乐观等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各民族文化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促进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系统。

(四)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

民族地区经济活动不仅受到物质资本、信息资本、金融资本等经济因素的制约,还受到文化习俗、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价值观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12]。只有结合当地文化因素,才能解释民族地区经济状况的历史成因,从而找到适合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13]。通过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一方面可以继续发挥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性开发,例如通过旅游开发、文化演艺、纪念品开发等方式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本,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三、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培养机制构建

在民族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是前提基础,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主干内容,民族传统工艺技能是关键性影响因素,基于此,民族地区高校应着力构建由教师、学生、课程、校园、社会等要素构成的五位一体民族文化素养培养机制(见图1)。

图1 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培养机制

(一)培养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文化交融过程中很难保留纯粹意义上的单一原生文化模式,不同民族文化经过认同机制,达成文化共识,相互吸收、整合,形成更具涵括能力的文化系统,民族文化认同实际上包括本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或主流民族文化认同两个板块[14]。因此,在民族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既要建立主流文化认同,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组成部分,又要领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其传承热情与使命感、责任感,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将科技、创意、文化、时尚、市场、产业等现代元素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传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提高教师民族文化传授能力

在民族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发挥关键性组织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大多受过高层次教育,理论水平较高,对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较为了解,但在传授民族传统工艺技能等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导致民族文化素养教育陷入只讲理论不讲实践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解决此问题需两方面努力:一是实施“走出去”策略,年轻教师深入民族地区社区基层,向一线艺人求学请教,学成之后再回校授课;二是实施“引进来”策略,将实践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聘请到高校传授民族传统工艺。例如,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地方高校某学院,将“民族性”作为“三性三型”办学定位之一,为传承厥编民族传统工艺,引进龙冰霜、韦福和两位民间工艺传承人为临聘教师,全职从事厥编民族传统工艺教学工作,并鼓励本校年轻教师“拜师学艺”,以“传帮带”模式解决厥编民族传统工艺校园传承师资不足问题。

(三)丰富民族文化传承课程体系

建立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是推进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高校应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主流价值观指导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功能,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打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如前文提及地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地区高校某学院,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开设《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旅游地理》《黔东南民族歌舞》《黔东南饮食文化》《黔东南景区景点导游》《旅游商品设计与开发》《厥编民族传统工艺》共7门本土课程,内容涵盖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各个领域,全面系统促进学生民族文化素养提升。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结合,继承传统与创新创业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营造校园民族文化环境氛围

校园是学生长期生活学习的家园,校园的环境氛围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成长发展,因此,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对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有重要提升效果。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应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礼堂等重要建筑设计,乃至融入大门、小品、道路、路标、长廊、凉亭、雕塑、石刻、绿化等细微之处,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建立专题民族文化博物馆、文化馆,让学生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成长;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还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如民族文化艺术节、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民族传统工艺展示、民族歌舞展演、民族传统服饰走秀等活动,“动态”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还应将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传承与当前国家积极倡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设施,探索民族传统工艺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路径。

(五)利用社会力量共筑培养体系

高校不是孤立的“象牙塔”,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支持协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一旦消亡不可再逆,损失难以估量。因此,社会各界应树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积极支持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工作。首先,大力营造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为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其次,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具体工作,政府以政策扶持、课题立项等形式支持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企业以资金投入、经营指导等形式对接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开发,民间社区以技术顾问、实践指导等形式帮助民族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科研机构以学术研究、理论创新等形式为其提供理论指导;再次,高校民族文化素养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而是主动走向社会、迎合市场,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择性扬弃、功能拓展提升以及不同文化间吸纳融合[15],最终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创新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双重目标。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地区传承千年的文化财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传承模式逐渐失效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推进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的有效路径。本文借鉴核心素养理论,提出以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与民族传统工艺技能为主要培养内容的民族文化素养理论。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培养是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基础与灵魂,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民族传统工艺技能传承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的主要方式和落实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关键。民族地区高校在推进民族文化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课程、校园、社会是关键性影响因素,培养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提高教师民族文化传授能力、丰富民族文化传承课程体系、营造校园民族文化环境氛围、利用社会力量共筑培养体系是落实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的有效举措。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少数民族民族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的民族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