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研究
2022-09-22尚金楠
尚金楠
(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 辽宁 盘锦 124010 )
下肢骨折后,患者由于组织受损,加上长时间被固定,患者膝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僵硬、关节肿胀、骨质疏松以及肌肉萎缩等膝关节功能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起、坐、行走、蹲等活动受到限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此外,发生骨折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心率及血压均可能发生异常,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我院以88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下肢骨折患者,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肢骨折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诊断并确诊为下肢骨折,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恶性肿瘤者,精神存在障碍患者。对照组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为(48.32±8.01)岁,男24例、女20例。观察组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为(48.12±8.21)岁,男23例,女21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P>0.05,2组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病情[2]。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1)建立手术室细节护理小组,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手术方案,检查手术器械能否正常运行,手术药品是否齐全,检查需要使用的血浆以及急救药物是否充足。(2)术前准备: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计划,大多数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都会出现紧张以及恐惧感,如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麻醉方式、手术目的、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案例以及手术的安全性,让患者有心理准备进而提升其手术依从性[3]。(3)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对其隐私部位进行遮蔽,对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确保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到22℃-25℃。湿度维持在50%,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让患者处于舒适状态[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需氧量平衡以及心肌供氧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手术期间,通过患者的表情判断其心理状态,用温和的语言安抚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4)术后护理:手术完毕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情况,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对患者进行伤口包扎,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除血迹,将引流管固定好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做好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检查患者的伤口是否发生感染,补齐手术室相关物品并做好登记,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工作[5]。
3 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应激反应、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VAS评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轻;生活质量评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护理满意度用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的百分比之和来表示。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卧床时间分别为(12.21±2.31)天、(5.92±2.52)天;2组下床锻炼开始时间分别为(7.82±2.85)天、(5.31±2.23)天;2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0.24±4.27)天、(11.27±4.25)天,t值分别为12.2049、4.6008、9.8762,P值均为0.0000,观察组卧床时间、下床锻炼开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5.2 2组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AngⅡ指标分别为(42.58±8.31)pg/mL、(42.52±8.52)pg/mL;2组CRP指标分别为(1.62±0.85)mg/L、(1.59±0.74)mg/L;2组Cor指标分别为(404.84±22.27)ng/mL、(403.67±22.25)ng/mL,t值分别为0.0334、0.1765、0.2465,P值分别为0.9734、0.8603、0.8059,2组应激反应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护理后,2组AngⅡ指标分别为(60.64±12.81)pg/mL、(50.76±10.61)pg/mL;2组CRP指标分别为(10.31±4.23)mg/L、(5.21±2.17)mg/L;2组Cor指标分别为(547.82±40.17)ng/mL、(486.57±27.49)ng/mL,t值分别为3.9400、7.1158、8.3467,P值均为0.0000,观察组各项应激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明显。
5.3 2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对比:结果显示,手术前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3.06±1.48)分、(2.94±1.52)分;手术即刻2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18±1.23)分、(1.24±0.94)分;术后第3天2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1.76±1.18)分、(0.96±0.82)分;术后第7天2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0.13±0.24)分、(0.89±0.98)分,t值分别为0.3751、4.0277、3.6929、4.9965,P值分别为0.7084、0.0001、0.0004、0.0000,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5.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59.7±4.3)分、(62.8±4.6)分;2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61.4±3.7)分、(65.4±3.6)分;2组患者情感功能评分分别为(64.1±3.9)分、(67.4±3.5)分;2组患者角色功能评分分别为(57.9±4.4)分、(66.8±4.1)分;2组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3.2±6.1)分、(68.7±5.2)分,t值分别为3.2656、5.1396、4.1772、9.8161、4.5514,P值为0.0016、0.0000、0.0001、0.0000、0.0000,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5.5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表示非常满意者17例、表示一般满意者18例、不满意者9例,总满意度为79.5%;观察组表示非常满意者28例、表示一般满意者14例、不满意者2例,总满意度为95.4%,x2值为5.090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部分,通过对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术中为患者调试舒适的体位以及手术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全方面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手术依从性,进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我院将88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与手术室细节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应激反应、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卧床时间、下床锻炼开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AngⅡ、CRP、Cor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廖玲洁等[5]研究报告中表示,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患者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4%,本次研究与廖玲洁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折患者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效果更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对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