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角下的“流水地貌”教学设计*
——以“河曲与人类活动”为例(湘教版)
2022-09-22刘桂香胡平香宋楚琦
刘桂香,胡平香,宋楚琦
(1.株洲市第二中学,湖南 株洲 412000;2.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京 210019)
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对重点知识进行反复讲解后,学生仍重复犯错。问题的实质是学生对碎片化知识间的本质联系理解不够,造成知识迁移能力差,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1]并进一步明确了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这给前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在大概念视角下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是将相互联系的事实、概念和原理进行整合并抽象概括出来的、能广泛迁移的概念。地理学科的大概念是反映地理学科本质特征、居于学科中心、构成学科骨架的概念,是可以统摄其他地理概念和相关事实、经得起学生持续思考的内容,具有思想性、普适性和统摄性[2]。大概念就像知识的粘合剂,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层级结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迁移能力,特别是在陌生的真实情境下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设计背景
1.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地表形态的变化”部分的内容要求是“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从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维度上看,这项内容要求在必修一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以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为主线,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地表形态和变化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树立人地协调观[3]。
2.教材分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从自然环境组成的两个要素——岩石和地表形态入手,介绍了“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三大方面的内容,其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结构
教材第二节“地表形态的变化”以自然地理要素——地貌为关注对象,从宏观到微观三个层面重点解释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成因,而流水地貌就是在宏观地形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进一步形成的地貌,说明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再塑造。基于学生对地理必修一第一册中“常见的地貌及形态”已有较多的认知,并结合课标要求,在学习了流水地貌的基本原理之后,设计一堂案例分析课——河曲地貌,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案例,探究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形态及其变化的成因,分析河曲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学情简析
高二的学生通过高一地理学习已经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地貌,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具备初步的人地协调意识。但对地貌的形成过程和背后的地理原理没有深入认识,尤其是基于野外观察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需要强化。所以本堂课在已学过的流水地貌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展示,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来说明客观事实,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
1.教学目标
通过地理模拟实验和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会观察、识别河曲,能够描述河曲的特点,提升地理实践力;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河曲的河岸特点,探究其形成原理,提升区域认知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河曲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河曲开发利用的条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理解人类在利用自然条件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培养人地协调观。
2.教学构思
基于对课标、教材内容、乡土地理资源等的分析,提炼本单元的大概念为“区域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强度塑造区域典型的地理特征”。要素的相互作用在流水地貌中指岩石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原理是流水速度快慢及变化对地表形态的不同作用形式。水流速度快,区域岩石圈物质组成减少,以侵蚀为主,形成侵蚀地貌;水流速度慢,区域物质组成增加,以沉积为主,形成堆积地貌。区域内岩石圈物质形态特征能反映地质历史时期的水圈特征;人类通过研究自然发展的规律,根据当前的地理环境特征,能预测地貌发展的趋势,并采取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前一节课从理论上认识了流水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基础知识,本节课进一步选择微观尺度“河曲”作为探究对象,运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拉近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乡土情怀。
河曲是一种常见的流水地貌,因其拥有丰富的资源,成为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场所。因此,理解河曲特征、认识河曲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合理开发和利用河曲十分必要。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过程
续表1
续表1
四、教学反思
黄忠廉教授说,学术写作的灵魂是“新”,即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角度、新论证等,也可概括为创新、更新和拓新。创新需要多年的学术训练和积淀,还需要一定的天赋,作为一线教师,更多的人应该将努力的目标放在更新,特别是拓新上。拓新是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充实和提高[4]。本文不敢谈创新,但在以下几方面有亮眼之处:一是对新课标提出的大概念教学的新尝试;二是利用学生有直观感知的湘江素材,从流水地貌的视角,深入地分析现象与原因,与其他教师从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视角分析有所不同;三是流水地貌是高中必学的内容,但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提炼大概念,并结合乡土地理资源的教学设计,与众不同。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的实景照片多出自教师拍摄,如果能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去观察和拍摄,认识和发现问题,这样既有预设资源,又有生成性资源,课堂效率会更高,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刘筱清老师认为,传统教学主要以学科知识和应试为目标导向,而大概念教学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使学生掌握“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5]。本节课用大概念“区域的要素相互作用和强度塑造区域典型的地理特征”统摄和组织教学内容,以“河曲与人类活动”为主题,以乡土地理资源为载体和情境,设计指向学科重要内容并蕴含专家思维的学科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使课本知识被赋予真实的意义,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实现地理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