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德森模型对我国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2-09-22陈书培徐爱军乔学斌
陈书培 徐爱军 乔学斌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人口标准,当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时,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第7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占13.50%,与过去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上升了5.44个百分点。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接近5亿。这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龄化不断“升级”,随之而来的就是养老问题。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基本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主要呈“9073”格局,即选择家庭养老的占90%。然而,自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计划以来,我国独生子女数每年约以500万人次递增,迎来“独子养老”时代,子女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已不具备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其次,2016年1月“全面二孩”以及2021年5月“三胎”政策的落地,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逐渐从“421”结构转变为“422”甚至“423”结构,随着子代数量的增加,“双独”夫妻需要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孩子上,因而父母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在独生子女父母数量增长、家庭子代数量增多、家庭照料加重和社区养老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机构养老是替代家庭养老的新模式。因此,探究独生子女父母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有利于优化养老资源配置,减轻家庭养老负担,破解养老难的困境,完善多层次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基于此,本文以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数据为来源,使用安德森模型,通过分析影响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因素,为我国制定此类家庭养老政策提供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18年CLHLS数据作为来源数据,该调查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老年人追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问卷设计结构严谨,内容完整,代表性强。根据本研究目的进行筛选,研究对象需同时满足问卷中“大于等于60岁”“有,且只有1个孩子”“这个孩子在世”条件,经筛选后,共获得1 034份样本。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医疗保健服务利用模型即安德森模型进行研究,该模型由美国学者安德森于1968年提出,被国际医学社会学和卫生服务研究领域公认为一种适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研究的主流模型,其主要的理论框架可用于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1.3 变量赋值
根据现有文献和研究,将一般人口学特征归为前倾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其中根据WHO标准,将60 ~ 74岁老人划分为年轻老人,75 ~ 89岁为老年老人,≥90岁为长寿老人。使能变量为现居住地类别和有无养老或商业保障;需求变量为是否患有慢性病;在查阅文献后,能动性地将社会照料加入模型,对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变量和赋值见表1。
表1 赋值说明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tata 14.0软件清洗数据,最后筛选符合的样本量为1 034份。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将前倾因素放入模型1,接着把使能因素加进模型1,形成模型2,再将需求因素放入模型2,形成模型3,最后加入社会照料变量,形成模型4,使用此方法可以比较和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2 结果
2.1 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现状
2.1.1 前倾变量特征分析。从前倾变量反映的人口学特征可知,愿意去机构养老的人数为58人,占比仅约5.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去养老机构的意愿稍强;从年龄层面来看,年轻老人不愿去机构养老的占比最大,约为一半,而长寿老人想去的意愿占比最大,约为43.10%;没有配偶的想去机构养老的意愿是有配偶的3倍;没有读过书的比读过书的更想去机构养老。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样本特征及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人数(%)]
2.1.2 使能变量特征分析。使能变量用居住地类别、是否有养老或商业保障来衡量。在居住地类别中,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对待是否去机构养老的区别较为悬殊,乡镇父母支持去养老机构的只有9人,仅为城市的1/4;有无养老或商业保障对于老人是否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不大,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2.1.3 需求变量特征分析。在需求变量中,本文采用的是“是否患慢性病”作为衡量标准,发现患有慢性病但不愿去养老机构的人约占20.39%,没有慢性病的对去养老机构的兴趣更小。
2.1.4 社会照料变量。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清洗问卷数据,尝试将社会照料因素加入其中,从而反映机构养老的完善程度。从新加入的社会照料因素中发现,除“是否提供保健知识”外,其余变量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社会照料的完善程度与父母们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是否会照顾起居”和“是否会上门服务”对老年人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均<0.01)。
2.2 独生子女父母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从前倾、使能、需求、社会照料这4个因素对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去机构养老的意愿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机构养老意愿logistic分析
模型1考察了前倾因素对父母养老意愿的影响,从中可以发现,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独生子女父母,其养老准备存在显著差异。男性比女性更积极地准备和规划未来的养老生活及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大,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会青睐于机构养老,但是家庭养老仍是主流的养老方式,没有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的父母,其不愿在机构养老是接受过教育的1.014倍。无配偶去机构养老意愿为有配偶的1.165倍。
模型2和模型3分别加入了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在加入此2个因素后发现,前倾因素的影响力减小,现在的居住类别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更可能对独生子女父母的选择产生影响,其中,居住类别更具有显著性。
在浏览问卷和阅读文献后,本文选取“是否照顾起居、是否提供娱乐、是否提供保健知识、是否提供法律知识、是否上门服务”这5个变量,形成社会照料因素,对传统的安德森模型进行补充。从模型4中发现,“是否会有人上门服务”和“是否有人照顾起居”为显著变量,父母们的养老意愿更多从这两个因素考量,其中若有专人提供照顾起居,则想去的意愿会增加1.726倍 ;若提供上门服务则会增加0.8倍的想去意愿。
3 讨论与建议
3.1 机构养老需求率低
从上述结果可知,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少,普及率低,家庭养老的观念虽有弱化但并无变迁。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和以下几点有关:第一,受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第二,国家、社会对机构养老的关注度、宣传度不够,导致普及率较低;第三,由于子女数的唯一性会增加父母们的孤独感,因此,选择家庭养老以求慰藉;第四,部分老年人觉得选择机构养老会出现被子女抛弃、被他人看不起的想法。因此,首先建议加强独生子女对赡养父母的教育引导,使独生子女产生关注父母精神需求的意识。独生子女父母的经济较为独立,但是对孩子的心身依赖性较强,对于亲人的关怀、社会的承认、应对孤独感等这些精神需求比较强烈,作为子女,需真正做到常回家探望,给予父母基本的心身照顾与精神慰藉。其次,引导老年人转变养老观念,在“421”“422”甚至“423”日益普遍的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家庭已不具有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因此,独生子女父母期望与依赖子女赡养的传统观念需转变,明白机构养老并非等于无人尽孝,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选择,政府和社会也应配合完善、整合更多的养老资源,加强养老人才培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倡导机构养老模式,通过教育、宣传、引导等方式,逐步从“依靠子女”到“依靠自己”的思想转变,尽快改变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等思想,接受机构养老,减轻家庭负担。
3.2 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短板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纪偏大或没有配偶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养老机构。根据丁宏志等的研究,这类父母想减轻下一代的压力或避免与子女在观念上的不和而发生争执,有学者也证明了经济状况可能影响父母的机构养老意愿这一观点。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确立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对经济困难、高龄等老人进行养老补贴,逐步改革和完善养老或商业保障等相关制度,与其他普惠式养老保障制度衔接,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内,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还应填补养老服务内容缺失,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因人制宜,构建完善的框架,加强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心理关怀等服务内容。
3.3 医养结合制度有待完善
本研究发现,部分父母即使患有慢性病也不愿选择机构养老。在社会照料的多个变量中发现,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越到位、配套设施越好,吸引的人就会越多。因此,医养结合制度亟需完善、创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不仅需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融合,且需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合理为慢性病共病等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如养老机构可用好着力点,做优慢病健康管理,做强专科特色医疗服务,为慢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专病有专人负责,与当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共建,依据老人的不同需求设定相应的医疗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分层次地为慢性病共病的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形成集慢病管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长期照护等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其次,可以推进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一体化资源配置,提高机构护理人员养老、康复、护理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政府也应加大扶持补助力度,将机构养老中所产生的医养结合的医疗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或提高报销比例,以此减轻机构养老的父母们在医养方面的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够享受可持续的医疗护理服务。最后建议推动养老机构在信息化下的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养老平台,实现日常照料护理、慢病监测等多位一体的个性化养老模式,使智慧养老模式真正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