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湖荡镇新源村:点亮“微心愿” 推进“微治理”

2022-09-22文/王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访问团联系点人居

文/王 叶

松江区石湖荡镇新源村人大代表联络点始终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点的作用,为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需求为要,推动基层治理有新招

今年伊始,新源村人大代表联系点启动“微心愿”收集活动,村民的一个个“小幸福”被一一点亮,联系点也陆续收获了群众的满意与认可。第一个实现的“微心愿”便是在联系点成立了新源村“五微工作室”,通过打造睦邻点将服务覆盖更多的村民群体。在新源村三队的原生产队仓库内,一个囊括了微讲堂、微沙龙、微公益、微活动、微摄影等多重身份的工作室逐渐形成,在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后,工作室还将完成一系列“有人气、接地气”的“微治理”事项。对工作室的打造正逐步完善,在共建单位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工作室内的硬件环境得到改善,村民们家门口又多了一片休闲活动新阵地。8月30日,石湖荡镇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共建单位共同就工作室睦邻点服务围坐讨论,一致认为“五微”还应进一步拓展原有功能,升级为包含微议事、微服务、微提升、微参与和微智慧等内容的工作室。讨论中,一系列小、急、难的民生项目和社区盲点被摆上了“台面”,成为下一项的“微治理”事项,民主协商为农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夯实了工作基础。

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联系平台

自从有了家门口的人大联系点,村民在表达诉求、提供意见建议的时候更方便了。每周一上午开展石湖荡镇人大的“荡里一线牵,相约在周一”特色项目时,来自松江区或石湖荡镇的人大代表便来到人大联系点接待,听民情、知民意、帮民困、解民忧。要求自然村落内建立口袋公园、健身休闲步道,提出修缮村内道路,建议治理养护村域小微水体和河流……针对村民提出的诉求和问题,代表们将村居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转交村居办理;针对市、区、镇级层面的问题,在人大代表联系点办理意见建议登记后转交人大代表之家进行分级办理。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诉求一一实现,村民的家门口逐渐出现了议事讨论的场所、喝茶休憩的口袋公园、饭后健身散步的步道和宽敞平整的柏油路。经过专业设计公司的设计规划,新源村独特的乡土味道得以留存,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和谐生态令这片地域的文化符号不断加强。这些都记载在联系点的群众来访登记表、意见建议办理登记表上,实时的记录让“来访有登记、反映有处理、结果有反馈、反馈有记录”形成了闭环。

走家串户,织牢联系群众的关系网

为推动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提升,“四百”——“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成为新源村的常态化工作要求。由人大代表和人大网格志愿者共同组成的“清晨访问团”清早便开始了走家串户,利用每天上班前的一小时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谈,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区实际情况,摸清群众需求,直面乡村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在“清晨访问团”走访后,房屋年久失修需要翻建修建的问题、高速公路周边噪音困扰村民生活问题等被反映给了镇人大相关职能部门。访问团在与村民们闲拉家常的同时,也向他们解释了工作、宣传了政策、安抚了心情。“清晨访问团”不漏一户的全覆盖式访问还将借助“社区云”系统录入调研大数据,为后续的跟踪回访打下基础。

下一步,新源村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点的纽带作用,在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村民的需求为导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推动闭会期间代表作用的发挥。

猜你喜欢

访问团联系点人居
最美城市“绿化带”
义乌:建立全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解读
世界人居日
小泽将率百余议员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