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至上理念的时代彰显
——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2022-09-22李琳琳

求知 2022年9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李琳琳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面向海内外正式出版发行,是当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一脉相承,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历史方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第四卷基于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背景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展示出了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丰富治国理政经验。

一、人民至上理念在回应“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中一脉相承

第四卷在前三卷的基础上,立足全新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开宗明义,在掌握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动中,加强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思考,始终将人民至上理念作为价值导向,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第四卷以统揽“四个伟大”、推进“两大布局”为框架,以21 个专题的讲话丰富展示了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在踏上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和世界新动荡变革期,面对目标更加接近、任务更加艰巨、风险挑战更加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经济建设方面,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建设实践;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建设实践;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和创作导向,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建设方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局面,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建设方面,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第四卷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一个独立专题,在第三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专题基础上,深化对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认识,将“人民”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发展的主体、动力和归宿,将人民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一致,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四卷中坚持人民至上历史思维,体现为始终遵循唯物史观关于群众是历史活动的创造者和主体的基本观点,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执政的根本要求。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证明,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运用辩证思维进行战略谋划的正确选择,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利用规律,进而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彰显的一种重要的成果,是中国道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义和应有之义。

二、人民至上理念在贯彻“三个统筹发展”中丰富发展

第四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大背景下,明确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最新系统论述。全书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和现实依据,强调运用好历史经验、加强战略谋划,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第四卷中关于统筹“两个大局”的认识不断深化,强调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日趋增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第四卷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明确了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进而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的战略谋划,这一战略根本立足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新发展阶段改革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处理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系中,第四卷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体现出全党全社会形成发展合力,立足增进人民福祉的出发点,心怀人民至上的历史自觉。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不懈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全局视野阐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关系,探索出一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完整战略,也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第四卷中用独立一个专题收录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文献,从历史、全局、战略的高度,全面论述党领导人民准确定位疫情防控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署。“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系列讲话,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的复杂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性、提高统筹战略的可操作性,展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重大风险关键时刻,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政治勇气和高瞻远瞩的政治定力。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发展与安全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有着历史经验的认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制度优势明显、经济长期向好、治理效能提升,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对比,第四卷中提出“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是当前党带领人民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要求,更是确保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要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对统筹发展与安全关系的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

三、人民至上理念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充分彰显

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人民至上理念体现在党始终坚持历史思维方式,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正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注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和主体性作用,不断推动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人民立场、观点、方法逐渐形成党带领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进而充分体现在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将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导向,强调社会发展与人民幸福发展的一致性,强调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摒弃了对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解释、相对主义和理性主义关于人的主体认识的弊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将人民至上理念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将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个人幸福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

第四卷聚焦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首次设置专题全面阐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大命题,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的深刻逻辑关系。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提升人民物质生活幸福感,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质层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不断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幸福感,是精神层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具体体现。

第四卷的21 个专题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以人民为中心展开系列战略设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内容,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飞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