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系)比较试验
2022-09-21孙东显杜云芹苏允华邹菲毕秀丽乔雪静闫任沛
孙东显杜云芹苏允华邹 菲毕秀丽乔雪静闫任沛
(1.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2.扎兰屯市绿色产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呼伦贝尔地处内蒙古东北部,位于北纬47°39′~53°23′之间,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日照充足,自然降水规律与马铃薯需水规律基本吻合,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公认的马铃薯最佳生产区域之一[1]。呼伦贝尔市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0万hm2左右,约占全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2]。主要种植品种有荷兰系列、早大白、尤金、大西洋、兴佳2号、V7、沃土5号和闵薯1号等。目前全市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有5个,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年加工消耗鲜薯合计160万t左右,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1]。但是从呼伦贝尔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结构看,淀粉加工型品种的推广使用比较单一,基本以大西洋为主,因受其产量的限制,目前无法满足加工产业的需求。
本试验引进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淀粉品种东农310、黑龙江农垦大学选育的垦薯1号及呼伦贝尔市农研所生物室选育的呼H99系列高淀粉品系,旨在选出淀粉产量高、适应性和抗性等指标适合本地区种植、能够满足当前加工企业需求的品种(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垦薯1号、东农310、希森6号、延薯4号、大西洋、呼H99-1、呼H99-3和呼H99-5,以大西洋为对照。其中,垦薯1号、东农310由北大荒薯业提供,希森6号、延薯4号、大西洋由牙克石乾程薯业提供,呼H99-1、呼H99-3和呼H99-5来自呼伦贝尔市生物研究室自育的高淀粉品系。试验种薯级别为脱毒原种一代。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扎兰屯市中和镇姜家沟村农研所试验基地实施,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地势平坦、南北垄,暗棕壤土,pH 5.7,有机质含量37.6 g/kg。
1.3 试验设计
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4行区,行长7.7 m、行宽0.65 m。
1.4 观测指标及方法
田间观测记载参试马铃薯各品种(系)的生育期及生物学特性;鲜薯产量按小区实收计产折算,采用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淀粉产量计算方法:淀粉产量(kg/hm2)=鲜薯产量(kg/hm2)×淀粉含量×90%(淀粉提取率);病害调查分3项进行:花叶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花叶病毒病按发病株率计算,早疫病和晚疫病调查按发病严重度记载,分0、1、3、5、7、9级。
1.5 田间管理
种肥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N、P、K总养分大于45%)600 kg/hm2。2020年4月30日播种,现蕾期追施尿素150 kg/hm2,从7月10日开始用药剂防治病害,共计施用3次,用于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防治,药剂分别为阿米西达、银法利、福帅得。出苗后喷施除草剂“成薯”(嗪草酮+砜嘧磺隆)除草,后期人工锄草2次。9月20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生育期及抗病性比较
由表1可知,8个参试品种(系)的生育期在90~115 d,其中东农310生育期最长(115 d),长势繁茂,抗病性较强,在本次试验中结薯晚,块茎未达到充分成熟;希森6号高感晚疫病,感早疫病,中抗花叶病。其他品种生育期在90~100 d,田间表现均比对照品种大西洋抗病。参试品种(系)株高最高的是呼H99-1、呼H99-3和东农310,均为75 cm,株高最低的是垦薯1号和延薯4号,为65 cm,品种(系)间株高差别不大。
表1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生育期及抗病性比较
2.2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块茎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参试的马铃薯品种(系)中,呼H99-3淀粉含量最高,为22.5%,比对照大西洋高6.0个百分点;其次为呼H99-1淀粉含量19.9%,比对照高3.4个百分点;呼H99-5和垦薯1号淀粉含量分别为16.9%、16.4%,比对照略高;希森6号淀粉含量为11.0%,比对照低5.5个百分点,为参试品种中最低;东农310淀粉含量为14.6%,比对照低1.9个百分点。参试的8个品种(系)芽眼深度比较,延薯4号芽眼深度中等,其余芽眼都浅。
表2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块茎性状比较
2.3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鲜薯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参试各品种(系)的鲜薯产量以希森6号最高,为48 591 kg/hm2,较大西洋(CK)增产77.2%;其次为垦薯1号、延薯4号、呼H99-5和呼H99-1,鲜薯产量分别为40 365 kg/hm2、40 320 kg/hm2、39 164 kg/hm2、39 064 kg/hm2,分别比大西洋(CK)增产47.2%、47.0%、42.8%和42.4%;呼H99-3鲜薯产量为34 562 kg/hm2,比大西洋(CK)增产26.0%;东农310鲜薯产量为27 425 kg/hm2,产量最低,比大西洋(CK)减产15.6%。对参试各马铃薯品种(系)鲜薯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希森6号与其他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呼H99-3、延薯4号、呼H99-5、呼H99-1和垦薯1号5个品种(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东农310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区组间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鲜薯产量比较
2.4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淀粉产量比较
由表4可知,参试品种(系)中淀粉产量最高的是品系呼H99-1和呼H99-3,分别为7 005 kg/hm2和6 999 kg/hm2,分别比大西洋(CK)增产72%、72%;其次是垦薯1号和呼H99-5,淀粉产量分别为5 967 kg/hm2和5 919 kg/hm2,分别比大西洋(CK)增产47%、45%;希森6号淀粉产量高于对照大西洋18%,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延薯4号淀粉产量高于对照大西洋7%,增产不显著;东农310的淀粉产量最低,为3 038 kg/hm2,比大西洋(CK)低25%。对参试各马铃薯品种(系)淀粉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
表4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淀粉产量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系)的生育期、长势、抗性及薯形、芽眼和淀粉含量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参试品种(系)除东农310外都比较适合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通过对参试品种(系)的鲜薯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希森6号、垦薯1号、延薯4号、呼H99-5和呼H99-1这5个品种(系)鲜薯产量较高,可作为鲜食菜薯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继续试验示范。通过对参试品种(系)的淀粉产量比较分析,呼H99-1、H99-3、垦薯1号和呼H99-5可作为淀粉加工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继续试验示范。
东农310鲜薯产量低于对照大西洋15.6%,淀粉产量低于对照大西洋25%,整体表现不佳,可能是东农310的生育期不适应本地区生长环境,种性未正常表达的结果。建议针对该品种继续开展试验。
参试的品种(系)中,希森6号鲜薯产量排第一,淀粉产量排第五,鲜薯产量高的品种并不是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的首选[3]。马铃薯淀粉含量和产量、薯块大小及成熟期呈复杂的连锁遗传关系[3],筛选淀粉产量高、加工效益好的品种是今后马铃薯育种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