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验中的效果评价

2022-09-21马晓雯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检测时间全自动血气

马晓雯 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患者,分别给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气血分析仪进行分析检验,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血气分析仪的采血量明显少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0.05),且血气分析仪的检测时间明显短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时间(P<0.05);血气分析仪器检测下的K+、Na+及Cl-水平均明显低于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且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检测方式下的Glu、HGB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两种检测方式下的K+、Na+、Cl-及HGB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气生化分析仪在急诊的分析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不仅可有效完成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的检测,且大大缩短了临床的检测时间,为急诊患者争取了更多的诊治时间。

血气分子是抽取患者的动脉血,通过对患者动脉血中各项指标的测定以评估患者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生理状态下,人体液体组成成分的波动范围较小,有助于机体的渗透压酸碱度、容量和电解质等溶质浓度处于平衡的状态,若机体水电解质或酸碱处于失衡状态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血气分析(blood gas analysis)与电解质(Electrolyte)等生化指标是急诊科中较为常见的检测项目,可为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1]。常规情况下,临床大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以获得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但其流程及工序往往较多,检测时间通常在20min以上,不利于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治[2]。因此,针对急诊科患者,在保证其检测准确性的同时,采取更为高效的检测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对其诊治工作的及时开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3]。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气血分析仪这一设备已广泛应用到了患者的临床检测中。现阶段,血气分析仪不仅可有效完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度等血气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还可以对氯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等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的检测,且大大缩短了临床的检测时间[4],具有便捷、快速、精准等应用优势,可为急诊患者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结果,对其后续诊疗工作的及时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本文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患者,对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可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52例、38例,年龄46~72岁,平均(58.5±8.3)岁,就医患者中,多发伤患者共18例、心跳呼吸骤停者9例、窒息患者13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11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8例。

纳入标准:①急诊接诊中疑似存在酸碱失衡的患者;②血液标本质量符合本次检测要求的患者;③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检测。

排除标准:①多次采集动脉、静脉血失败以及无法配合采血的患者;②出现血标本溶血情况的患者;③血标本存在凝块的患者。

1.2 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于清晨采用真空采集管(含有分离胶与促凝剂)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3mL,注意选择同侧手臂并避开输液侧血管,凝固后进行离心处理(3500r/min,10min),血清分离后,并在20min内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医疗BS-600型)使用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对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

血气分析仪检测:通过肝素抗凝管采集患者的动脉血2mL,充分混匀后,进行10min的静置,通过血气分析仪(西门子RAPIDPoint500型)使用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化验指标,无需离心标本分离血清,可直接上机进行检测。

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指标均为: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血糖(Glu)及血红蛋白(HGB),均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所有患者血液标本的采集均由同一护理人员进行,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标准进行。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采血量及检测时间;②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K+、Na+、Cl-检测结果;③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Glu、HGB检测结果;④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分析,根据观察指标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例(n)、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与χ2检验,血气分析K+、Na+、Cl-、HGB测定值与生化分析K+、Na+、Cl-、HGB测定值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检测时间对比

在本次研究中,血气分析仪的采血量明显少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0.05),且血气分析仪的检测时间明显短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时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测方式的采血量、检测时间比较(±s)

表1.两种检测方式的采血量、检测时间比较(±s)

组名 采血量(mL) 检测时间(mi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3.2±0.2 23.1±5.3血气分析仪 1.9±0.1 3.2±0.6 t 5.154 3.394 P 0.001 0.001

2.2 K+、Na+、Cl-检测结果对比

血气分析仪器检测下的K+、Na+及Cl-水平均明显低于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K+、Na+、Cl-检测结果对比(±s)

表2.K+、Na+、Cl-检测结果对比(±s)

组名 K+(mmol/L) Na+(mmol/L) Cl-(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4.3±0.9 136.8±6.6 97.4±3.1血气分析仪 4.7±1.2 143.4±7.9 98.6±4.8 t 2.530 6.082 1.992 P 0.012 0.001 0.048

2.3 Glu、HGB检测结果对比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的Glu、HGB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Glu、HGB检测结果对比(±s)

表3.Glu、HGB检测结果对比(±s)

组名 Glu (mmol/L) HGB(g/d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5.2±8.4 12.4±2.0血气分析仪 5.1±8.2 11.9±2.2 t 0.081 1.595 P 0.936 0.112

2.4 检测相关性分析

两种检测方式下的K+、Na+、Cl-及HGB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P<0.05),见表4。

表4.两种检测方式的相关性分析(±s)

表4.两种检测方式的相关性分析(±s)

组名 K+(mmol/L) Na+(mmol/L) Cl-(mmol/L) HGB(g/d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4.3±0.9 136.8±6.6 97.4±3.1 12.8±2.0血气分析仪 4.7±1.2 143.4±7.9 98.6±4.8 11.9±2.2 r 0.738 0.684 0.709 0.795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在常规的生化指标检测中,临床多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主要的检测方式,检验过程包括样本采集、送检、检验、接收、上传、核对、反馈和报告等,操作步骤繁多,易出现时间延误,并且使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可能会影响急诊患者抢救的有效性。但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血气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生化指标检测中。尤其在急诊患者的临床检测中,在保证其检测准确性的同时,采取更为高效的检测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对其诊治工作的及时开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5]。现阶段,血气分析仪不仅可有效测定患者的气血指标及电解质指标,且检测时间远远短于常规的生化分析检验[6],可为诊治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基础条件,对患者救治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此外,血气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不易受到血清蛋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7]。

在此,本文对血气分析仪在急诊分析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其结果显示:血气分析仪的采血量明显少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0.05),且血气分析仪的检测时间明显短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时间(P<0.05);血气分析仪器检测下的K+、Na+及Cl-水平均明显低于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且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检测方式下的Glu、HG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此组结果表明,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血气分析仪的检测时间短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且采血量明显更少,且对于K+、Na+、Cl-指标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下几点因素存在密切的相关[8]:①检测方式存在差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方法为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其血样上机前需先采取离心操作,此过程可导致溶血现象发生,而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若标本严重溶血,可导致Na+测定值的降低。而血气分析仪检测全血,采用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其标本不需离心,可避免因溶血导致的正电荷电解质低估等分析前误差,因而更加接近机体真实值[9]。此外,相较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间接测定法,血气分析仪所用的直接测定法为相对离子活度,其离子活度与水相中的离子浓度呈正比,而与总血浆体积中的离子浓度无关,因此无需稀释血样,减少了电解质排斥效应的产生,更具有生理意义;②检测样本存在差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的检测样本为静脉血清,而血气分析仪检测所用的样本为动脉全血,其红细胞内外的K+浓度相差高达20倍,且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离心操作中,伴有一定的红细胞损害情况,可引起血清钾离子结果出现偏高的情况,从而导致检测差异的产生。此外,动脉血管压力较大,无需用力抽取、反复挤压,其动脉血可自动充盈采血器,不易造成溶血现象,可减少由此引起的误差;③抗凝剂使用差异:血气分析仪检测所用的抗凝剂为肝素,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带有强大的负电荷,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不易引起溶血,但肝素可引起螯合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K+、Na+与肝素的结合,进而导致检测结果中K+、Na+指标水平偏低的情况。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不可将血气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认定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需采用自身检测系统的参考标准进行解读与分析;④检测时间差异:血气分析仪的检测时间明显少于生化分析仪,随着样本检测时间的延长,其Na+、Cl-检测结果可出现一定下降,对其准确性造成了较大影响。此外,本次结果还显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中,其K+、Na+、Cl-及HGB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P<0.05)。由此可见,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从以上结果可知,相较于生化分析仪而言,血气分析仪受其他方面影响的程度较小,其检测结果更接近人体真实值,对临床参考的意义更大,尤其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而言,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动脉血气分析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化验技术,其化验结果准确,且检测时间短、影响因素少,可针对患者呼吸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做出及时、准确的检测,节约其诊治时间,同时减少患者多次抽血的痛苦,为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快速可靠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检测时间全自动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对两种细菌鉴定法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全自动发明机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ABL90血气分析仪在急诊科的应用研究
不同检测时长对粉煤灰砌块放射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