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
2022-12-31郑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设备处福建福州350004
郑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设备处 (福建 福州 350004)
内容提要: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医疗设备的科技化转变也随着加快,各个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种类与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使得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时难度大大增加,其中,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为保障医院的快速发展,必须有效的将医疗设备的维修与质量控制管理相互结合,对现有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保证医护人员能更好地利用医疗设备进行工作。本文将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的现状与重要性进行分析概述,结合实际情况与需求,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广大医院更好地进行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促进共同进步。
随着人类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在医院的临床检测、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功能康复以及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广泛的使用到了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质量将会对各项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生命财产安全,决定了医院医疗的质量、信誉度、经济效益及社会地位。医疗设备是否足够的安全可靠不仅受到其本身质量的影响,还会与操作人员对医疗设备的操作熟练度、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等多种因素相关。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可以使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更加符合标准化,是医院良好发展与满足工作、临床、科研教学需求的必经之路。
1.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主要为以下三种方式:①当医院购买了医疗设备后,选择将设备送往原厂进行维修,设备原厂也会在为医疗设备提供一年的免费维修服务。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鲜少有医疗设备会在一年内出现问题,设备原厂提供的一年免修服务很少会派上用场,但随着医疗设备使用时间与次数的增加,设备会逐渐出现零件老化与故障的情况,医院不得不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工作[1]。若联系设备原厂进行维修,虽然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专业技术维修服务服务,保障医疗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但医院通常会因此支付昂贵的维修费用,而且设备原厂通常会派遣专业维修人员到达医院进行维修工作,会有较长的时间浪费在路程中,使得医疗设备的维修时间延长,对医院内患者的检查造成影响,使得医院的工作效率被大幅度降低。②医院与某个设备维修公司进行联系,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工作,医院只需定期向维修公司支付维修费用,就能使医疗设备得到定期保养、维修维护、临床使用与培训等全面服务。但由于医院的医疗设备通常会具有较多的种类,而维修公司不能做到所有设备全部精通,因此,医院需要和多个维修公司进行合作,这样就使得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且与多个维修公司所要签订的协议与项目较为复杂,所以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③医院自行组建医疗设备维修队伍,虽然能够快速的实现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不需要支付大量的设备维修费用,但是招聘具有高专业性的维修人员难度较大,且缺少专业的医疗设备维修工具,因此,医院的维修队伍只能对医疗设备进行较为简单的日常维护工作,难以实现对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的工作[2]。
2.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医疗设备的维修
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可以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当医疗设备出现损坏或运行故障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于因设备故障而为医护工作与患者疗效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医院在引入质量管理后,能够有效提升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提高医疗设备运行带来的经济效益。
2.2 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对医疗设备进行系统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控制医疗设备相关管理成本,为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增加起到促进的作用。在引入质量控制管理后,能够有效地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与各个科室的日常工作相互结合,构建出系统化管理体系,并将医院中各个科室的实际需要与设备使用特点作为依据,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3]。
2.3 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
在目前,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医患关系成为了被广大人民所关注的重点之一,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就会对医院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使得医院的医疗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且不利于医院维持良好的社会地位。为了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在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还应引入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理念,增强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3.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结合医疗设备实际功能作用,对其进行维修维护工作,有效提高相应的使用效率,达到延长医疗设备实际使用寿命的目的。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按期限和具体项目可分为以下两类:
3.1 日常检查
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主要是指长期、频繁的维护和检查。它是保证医疗设备维修完成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避免医疗设备故障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应进行详细划分。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检查医疗设备的表面和各部位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损伤,有选择地检测利用率低的功能,全面检查医疗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否发挥正常作用。最后,检查记录应严格按照实际检查结果进行,为医疗设备的后续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4]。
3.2 定期检查
医疗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是全面落实医疗设备预保护和维护的具体形式。为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持续性的正常运转,发挥出更好的医疗作用,医院需要严格按照医疗设备的使用说明规定,结合医疗设备的功能特性,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对医疗设备定期的完成清理工作,并对相应的大型医疗设备功能作用进行检测,对各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提高重视程度,使得医疗设备平稳运行,呈现出持续的良性循环。
4.医疗设备后期质量控制管理
医院医疗设备后期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分为医疗设备使用阶段和最终报废阶段两部分,对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
4.1 使用阶段
应从对设备的防护管理方面开始,对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展开,提高对设备和设备数据及信息记录优化升级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对医疗设备进行相应的验收。在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方面,需要依照医院医疗设备功能的发挥和保养防护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在完成验收工作后可为医院颁发相关的许可证书。在环保部门方面,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设备的数据和信息记录,提高日常工作过程中医疗设备维护的检查信息收集效率,每月完成一次医疗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在开展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工作时,以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为基本原则,相关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性,并对其进行岗前技术培训与设备操作考核,满足操作要求后才可以实施对医疗设备的操作[5]。同时,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医疗设备质量检验和控制部门,使医疗设备的维护和质量控制管理更加规范,实施对医疗设备定期运行和定期维护的强化管理,将实际的医疗设备维护数据转化为资产,为医院的经营决策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4.2 报废阶段
在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将其作用与性能发挥到最大化,经过多次损坏维修后,医疗设备已无法再次投放到医院的医疗工作中,或实际使用周期已超过医疗设备的规定使用年限,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度,医院应对这些老旧设备进行报废工作,并严格规范该工作流程,更好地完成医疗设备报废阶段工作。
5.新时代下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的创新策略
5.1 协调质量与经济的关系
医疗设备的作用是为医院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因此,医疗设备维修质量管理不仅会决定设备的使用效率,还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院在医疗设备上的开支,为医院带来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合理促进医院的发展。对此,在开展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以保证医疗设备质量为基础,为医院的实际利益进行考虑,选择更符合医院发展情况的维修管理策略,并合理降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所需成本,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益。
5.2 制定合理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策略
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时,应将安全性作为设备维修工作的核心,对维修工作的时间、零部件与设备维修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并将维修记录进行分类处理,为相关医护人员的查看提供便利。医护人员可对医疗设备的状况进行充足了解,在利用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医疗工作时,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保证医疗设备应用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为保证医疗设备的可靠性,不仅确保医疗设备本身的质量和维护的效果,还要让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到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中。在医疗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对医疗设备的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如设备的运行参数等。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状态控制,可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为相关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确保维护的顺畅进行。
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结束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如设备使用后参数发生变化,应及时将其反馈给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处理,进而更及时、全面地发现医疗设备中的质量问题,减少故障的发生[6]。
5.3 完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过程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通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型号、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等。为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需要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好统计管理,实现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医疗设备的维修次数。在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通常是在出现设备质量问题后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在现在的医疗设备管理中强调提前对医疗设备故障预防工作,但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故障,医院将很难对其进行提前预防。要求对每一项维修工作进行详细记录,用大量数据弥补故障样本的不足,完善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5.4 改进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供应链
在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中,有些设备维修技术被设备厂家所垄断,使得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操作培训,在进行医疗设备操作时容易导致设备损耗。此外,医疗设备中一些易损坏部件的来源并不明确,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责任难以认定,为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医疗设备维修供应链需要进行创新。对于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厂家应为医院提供相应的维修技术,指导医院的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合理的操作医疗设备,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容易损坏的部件,要做好采购和储存管理工作,及时做好替换准备[7]。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盲目采购,采购渠道必须合法合理,维修后,如果部分零部件经过严格检测,其质量符合实际需要,可以重复使用,从而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
5.5 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开展维修维护工作
在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也更加的具有科学性与现代性,在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方面,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理的维修方法。在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科学性中,包括维修任务的科学性、维修方式的科学性与维修技能的科学性。在设备维修的实际工作中,医院可采用分级处理的方式,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一些医疗设备的使用功能较为重要,可将其作为维修工作中的重点管理对象,并对设备的维修质量进行观察和有效控制。比如在医院临床治疗中,呼吸辅助设备非常重要,其功能要求也比较高。在维修工作中,应优先对其进行维修管理[8]。维修完成后,应对其使用质量进行检查和鉴定。经质量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是医院每日进行医疗工作的重点,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若因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不当,出现设备质量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医疗设备的应用与实际功能。医院应对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现状有着充分的了解,并对其改进策略进行积极探讨,使得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更加合理,从而保证在进行医疗工作时,设备能够平稳运转,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良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