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风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2022-09-21杨彩虹
张 利,杨彩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双流分院,四川 成都 610200)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表现为单侧或两侧搏动样严重头痛,多为单侧发病,且反复发作,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畏光及畏声等,约1/3的患者发病前出现神经系统先兆症状[1]。偏头痛被列为全球第六大致残障碍,患病率高达15%[2],中国偏头痛的发病率高达9.3%,且多发于女性[3]。四川省第2届十大名中医陈天然主任中医师集50余年临床实践及经验,发现偏头痛多为外感风邪与肝阳上亢并重,兼夹血瘀的复合证型,而非单一证型,头风汤为陈天然主任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方。笔者应用头风汤加减治疗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偏头痛,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双流分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的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31~65岁,平均(49.44±8.83)岁;病程0.9~8.0年,平均(3.17±0.49)年。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2~63岁,平均(48.21±9.19)岁;病程0.5~6.0年,平均(2.98±0.6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001)。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HS)2013年公布的ICHD-3中偏头痛诊断标准[4]。②中医诊断符合《头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的诊断[5]。③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的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偏头痛的相关诊断标准[6]。主症:头痛发生于单侧,疼痛反复发作且剧烈,持续数个小时或数天;次症:恶风或遇风头痛加剧,急躁易怒,口苦目赤,面红耳胀;舌苔脉象:舌质呈暗红或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舌苔薄白,弦脉。主症必具,次症符合两项,结合舌脉各1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处于偏头痛发作阶段;年龄18~65岁;近半年偏头痛发作≥4次/月;未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或完成治疗超过两个月者;能记录基线期的偏头痛日记;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有偏头痛发作症状,但头痛为他病的一个临床症状,如高血压病、脑外伤后综合征、颅内和其他器质性疾病等;孕妇或哺乳期女性;器质性精神病者,或由精神活性物品、不成瘾性物品导致抑郁状态和严重躯体障碍者;治疗前两个月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导致可能影响该研究的指标观察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与本研究相关的另外需要排除的因素。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不能坚持服药且依从性差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其他严重并发疾病者;未严格按照本研究方案治疗者;自行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萘普生片治疗。萘普生片(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532)口服,每次0.2 g,每日两次,饭后服用。治疗30 d。
2.2 治疗组 给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头风汤治疗。头风汤药物组成:菊花、天麻、钩藤、蔓荆子、藁本、香附、藿香各15 g,防风、乳香、没药各10 g,川芎、延胡索各20 g。由我院中药房专业药师调剂,制成免煎颗粒。每日1剂,每日3次,开水200 m L冲服。治疗30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参照偏头痛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定,主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计0、2、4、6分,次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计0、1、2、3分,舌脉无、轻度计0分,中、重度计1分[6]。②头痛每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③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6]。显效:头痛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头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且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持续时间减短,VAS评分减少>50%;有效:头痛症状明显改善,发作次数减少,头痛发作时间缩短25%~50%,VAS评分降低25%~50%;无效:头痛症状、疼痛程度及发作时间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中位数(四分位距)[M(IQR)]表示,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组 38 28.26±3.92 15.68±3.88△△▲▲对照组 36 27.06±3.96 19.00±3.56△△
(2)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比较[M(IQR)]
(3)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8,P>0.05)。见表3。
表3 两组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多发的慢性神经血管源性疾病。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有血管源性学说、皮层扩布性抑制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反射性学说、炎性反应等。偏头痛的非药物治疗以健康教育、按摩、理疗等为主,但整体疗效欠佳。西药治疗如给予特异性药物(麦角碱、曲坦类等)和非特异性药物(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虽有一定效果,但多具有不良反应[7],大多数患者转而求治于中医药治疗。
中医学中无“偏头痛”病名,但其临床症状与“头风病”“厥头痛”等相似。部分医家根据“头为诸阳之会”,认为五脏六腑的精气汇聚于头部,若经络瘀阻,精气不能汇注于头目,则可导致清窍蒙蔽,引起偏头痛发作[8-9]。偏头痛病位在脑,但与五脏相关,且与肝、脾较为密切,发病时以肝风内动、痰瘀阻络为主要病机[10]。陈天然主任依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善行而数变”“颠顶之上,唯风药可到”“久病入络”等理论,认为偏头痛为外风、内风相兼为病,外风引动内风,病机多为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以邪实为主,并创立了经验方头风汤。头风汤中,菊花、天麻、钩藤平肝潜阳、息内风,《本草汇言》载天麻“主头风、头痛”,元·罗天益称其为“治风之神药”,为治疗偏头痛要药;钩藤清肝泄热、平肝潜阳,善治肝阳上亢型头痛,其含有的钩藤碱、异钩藤碱具有较好的镇静、止痛作用[11]。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与菊花同用治疗外感风热,与藁本、防风配伍散风止痛,不拘寒热,《名医别录》云蔓荆子“治头风痛、脑鸣”,蔓荆子提取物中苯丁基糖苷类、环烯醚萜类及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镇痛作用[12]。防风、藁本、川芎均富含藁本内酯,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13],对控制偏头痛大有裨益。陈天然主任认为,瘀血为偏头痛的重要病机,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始终,故选用川芎、乳香、没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李东垣云川芎“上行头角,助元阳之气而止痛”,故“头痛不离川芎”;香附、延胡索为陈天然主任常用药对,香附入气分,延胡索入血分,两者配伍,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与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药对乳香、没药合用,功效宏而力专。活血药多有破气碍胃之弊,故予藿香醒脾止呕护胃。全方组方严谨,符合该病病机。李方等[9]认为,偏头痛以肝风内动、痰瘀阻络为主要病机;刘燕等[10]探讨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用药规律,发现偏头痛的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要原则,且现代医家治疗偏头痛重视散寒祛风止痛、补气活血化瘀等药物的应用。以上研究均为头风汤组方的合理性、严谨性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改善(P<0.01),表明头风汤治疗偏头痛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势明显,且临床疗效与西药相当,可为临床治疗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提供用药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