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2022-09-21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韧带

张 超

罗山县人民医院(河南 信阳 464200)

膝关节骨关节炎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严重可产生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1-2]。对于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3]。但仍有部分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经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故明确影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50~68岁,平均(60.35±5.71)岁;病程5~10年,平均(7.62±1.14)年。本次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5]中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标准;②行人工关节置换术。(2)排除标准:①伴免疫系统疾病;②伴凝血功能障碍。

1.3方法

1.3.1 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于术后3个月时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AKS)评分[6]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畸形及功能改善情况,该表共包括疼痛、活动度及稳定性3个方面加分项,屈民畸形、过伸、力线及休息时疼痛4个方面减分项,总分范围0~100分,以60分为分界线,评分≥60分为手术效果良好,评分<60分为手术效果低下。

1.3.2 基线资料 统计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游离体(有/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软骨损伤(是/否)、韧带损伤(是/否)、半月板损伤(是/否)、术后感染(是/否)、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否)及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评分。

1.3.3 VAS评分 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总分范围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剧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SNK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 80例膝关节骨关节患者手术治疗后手术效果低下8例,占比10.00%;手术效果良好72例,占比90.00%。

2.2单因素分析 膝关节骨关节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受游离体、BMI、半月板损伤及术前VAS评分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P<0.05)。见表1。

表1 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治疗的相关性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治疗呈正相关(r>0,P<0.05)。见表2。

表2 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2.4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为因变量,手术效果低下赋值为“1”,手术效果良好赋值为“0”,以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2。

表3-1 自变量变量说明

表3-2 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骨关节炎为退行性病变,主要由肥胖、创伤及劳损等多种因素引起,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膝关节,常导致关节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8-9]。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10]。但临床研究发现,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11]。本研究结果中,80例膝关节骨关节患者手术治疗后,8例手术效果低下,占比为10.00%。因此,探寻影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效果的因素至关重要。本研究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是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1)软骨损伤、韧带损伤: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的退化,软骨和韧带发生损伤后术后恢复较慢,且容易再次损伤,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12]。因此,临床可早期指导软骨损伤、韧带损伤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活动度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及难度较大的活动,饮食增加蛋白质与钙的摄入。(2)术后感染: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术较难处理,一旦发生感染则会造成人工关节周围组织坏死,即使经过有效治疗,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故术后感染可影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有研究指出,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13]。因此,临床应在手术时尽量缩短时间,术后积极予以抗感染治疗,减少全身及局部感染的发生。(3)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短期内不能活动下肢,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淤积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进而造成下肢严重肿胀,而下肢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导致膝关节屈曲不利,无法完全伸直,影响手术效果[14]。因此,临床需在术后及时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并早期进行被动的康复训练,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

综上所述,伴软骨损伤、韧带损伤、术后感染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后膝关节恢复效果不理想,故临床应早期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软骨韧带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膝骨关节炎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SOD及Hcy水平分析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骨关节炎的早期识别和管理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忘穿秋裤”会得骨关节炎吗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几种保守治疗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