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发展困境与改进策略
2022-09-21任平林之燕
任平 林之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65)
我国已形成国际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定位来看,由“分层”走向“分类”:国家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的教育类型”。从模式来看,由“校企合作”走向“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从成效来看,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型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直至2020 年12月1 日,国家培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职教集团有1400 余个,成立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达到800 多家。近几年,高职院校持续扩招,每年为企业提供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涉及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和创新型行业,包括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领域,一线城市新增从业人口毕业于职业院校的约70%以上。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大大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备受重视。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期盼广东省不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赋予广东省重要“窗口”与“示范区”的重要定位和光荣使命。《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要求,增大高品质技术技能人才供应,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服务。广东省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单纯的技术技能人才已经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综合应用能力成为职业教育新的价值旨归。研究表明,实训教学对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中介效应,即实训教学对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概念界定
实训教学不同于实践教学,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下位概念。实践教学狭义上是指教育者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引领学生参与学校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训教学等环节;广义上是指一切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教学活动,包括学生军训活动、公益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实训教学是指以特定岗位的典型工作规范为引导,提高学生执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学生实践经验的活动;实训教学包括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训教学。实训教学的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熟练的技能操作程序。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通过重复训练养成符合要求的动作习惯,形成一套系统化工作技能,达到行为动作自动化的程度;通过典型实训项目的计划、准备、实施和完成,学生体验任务的程序、标准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实训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学过程要求先进的实训设备和良好的实训场地;二是学生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在对实训对应的理论部分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调动主观能动性参与实践操作,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实训教师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影响培训效果。
二、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产教融合不断深入,院校育人模式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不断实现现代化,新技术、新材料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融入教学领域。据各院校质量年报显示,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给高职院校带来了丰富的实训资金、先进设备和人力资源,但是却很少有人看到这些资源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弊病。因此,有必要从校内外实训教学环境的管理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设施设备促进学生主动性、创新能力发挥程度,以及实训师资质量优劣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影响三个角度审视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发展现状,探讨实训教学资源的使用对于人才培养产生的利与弊。
(一)企业加大实训资源投入,但资源利用率低
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加大对高职院校实训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设施、资金等方面,促进院校实训环境改善,提高院校办学实力。但是,校外实训平台由于缺乏政府法律制度的约束,管理容易出现随意性,投入资源冗余,产出不足,实训基地难以发挥作用。校内实训教学模式单一,资源使用效率低,培训手段落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培训成效大打折扣。
(二)实训成果获取丰硕,但人才创新能力不足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思维拓展的途径之一。数据显示,广东高职院校在202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2 金1 银1 铜的佳绩,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 金9 银的成绩。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体现了国家对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的重视。但是,实训资源普惠性较差,为了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院校高端设备和优秀师资被少数备赛学生占用,造成人才整体创新能力缺乏。
(三)实训师资队伍扩大,但教学效果不佳
实训师资是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广东大力支持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学校实训内容的任教。《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 年企业向高职院校提供能工巧匠就任兼职教师共17 580 名,比2017 年增多647 人。2019 年全省企业共有21 127名技术能人或能工巧匠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比2018 年增多3343 人。兼职师资队伍日益扩大,带来企业先进理念和技术,对高职院校提升人才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兼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影响人才综合能力提高。数据显示,雇主对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总体满意度的加权平均值维持在比较满意的水平,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满意度最高,职业技能、岗位竞争力均低于总体满意水平。可见,高职培养的人才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岗位竞争力等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发展困境
(一)实训基地管理水平不足,影响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通过特色产业学院、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加大对院校实训资源投入。以校内实训资源为例,《广东省高等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显示:2019 年,产学合作企业对学校捐赠设备总值6592.82万元,比2018 年增加了77.22%,为学生发放实习补贴的企业14 690 个,比2018 年增加了4.22%;企业为学校提供34 561.23 万元技术服务费,比2018 年增加106.63%;企业投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总价值28 402.46 万元,比2018 年增加了48.11%。(如图1所示)
图1 2017—2019 年广东省企业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情况
企业对高职院校资金、设备、设施的大力支持,提高了院校办学水平,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促进实训教学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但是,院校需要对企业提供的人财物力等多种资源进行合理统筹和规划,包括管理人员、场地占用、材费消耗、设备维护成本、人员工资等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实训教学设施具有专业性,仅供特定专业课程的师生所使用,使用效率有限,而且为了维护设备不出问题,往往还会限制使用的师生人数和频率,实训资源使用率低,导致实训教学资源培训能力差。有学者通过建立DEA 模型对高职产出的实训人数、社会培训人数、实训学时数、实训项目数、科研项目数、社会服务产值等产出指标进行测算,可以科学衡量资源和人才使用效率及浪费程度。如肖斌等学者对广东省25 所高职示范院校实训基地进行评估,整体呈DEA 无效,即在现有资源投入下,产出出现大量不足,说明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纯技术效率低是造成整体DEA 无效的主因,即在现有投入下,改善了各院校的实训教学环境,但是院校实训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人员素质、教学安排等出现较大问题。
实训教学环境除了校内实训环境外,还有校外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是由企业建设的力图还原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训教学场所,有利于学生理解职业岗位的社会属性,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素养。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础设备、功能、场所的不足,还能解决院校办学经费、办学空间的不足。数据显示(如图2 所示),2017—2019 年企业支持院校建设的校外实训基地共56 190 个,提供的实训项目共182 590 个。其中,2019 年建立18 976 个,提供的实训项目60 176个,提供住宿条件的有9268 万个,比2018 年增加了7.33%。
图2 2017—2019 年企业支持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但是,校外实训基地并非专门教学场地,多为企业生产场所和设备整合在一起,为了满足学生实践需要,社会自愿成立的工作场景。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缺乏政府的监督和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缺乏对实训过程标准化的管理和控制,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管理人员、考核评价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划,导致校外实训环境随意性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企业加大实训资源投入,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校外实训过程缺乏管控,造成实训教学效果不显著;校内实训环境大量的精密仪器、高端设备的投入使高职院校维护成本和人才培养成本增大,加上院校资源统筹和管理水平较弱,致使实训资源使用率低下,实训教学培训能力差。因此,院校需要提高对实训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培训效率,发挥资源共享功能,提升实训教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实训资源普惠性差,人才创新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取得了佳绩,科研成果转化也实现了校企双赢。比如,在2020 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走在国家前列,获得了多项标志性的成果(如表1 所示)。广东省高职院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2 金1 银2 铜;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 项,一、二等奖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256项575 人次,位列全国前三名;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4 金9 银,取得全国第一名荣誉称号。
表1 2020 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标志性成果数量
高职院校面向市场的技术服务和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了校企共赢(如图3 所示),2019 年全省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35 016.54 万元,比2018 年增加了25.85%,技术服务生产经济效益是14.77 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图3 2017—2019 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情况
反观成果背后的训练,备赛学生也是兢兢业业,付出了巨大精力和努力。但是,技能大赛方面取得的实训成果,不能代表人才的整体素质。因为政府和高职院校巨额耗费购买的专业比赛设备和器材,仅供少数参赛学生使用,大多数不参赛的学生没有得到好的设备和师资,实训资源普惠性和广泛性极低,导致技能竞赛失去了助力人才培养的作用,高职院校人才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制约人才综合能力提升
兼职教师队伍不断加入高职院校带来了企业先进知识、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但兼职教师中多数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兼职教师更擅长精细化的技能场景和项目,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缺乏,很难真正理解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以2017—2019 年企业对高职院校提供的兼职教师为例(如图4 所示),2019 年全省企业提供21 127名技术能手兼职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比2018 年增加了3547 人。从师资结构来看,兼职教师质量较优。比如,工作10 年以上校外兼职教师数为12 612 人,占59.7%;具有研究生学位校外兼职教师数为3343,占15.82%;具有10 年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综合占比为75.52%;但是从教学效果上看,兼职教师对人才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岗位竞争能力、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提高发挥的作用有限,表现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上。以2018—2020 年广东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为例,从雇主视角可以更真实地反馈高职人才的综合能力(如图5 所示)。雇主对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总体满意度的加权平均值为4.15 分,维持在比较满意的水平,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满意度最高(4.40),职业技能(4.11)、岗位竞争力(4.05 和4.11)均低于总体满意水平。说明立德树人起到显著效果,但是学生职业技术、岗位竞争力等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图4 2017—2019 年广东省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支持的情况
图5 2018 年雇主对高职毕业生分项及总体满意度(单位:分)
2019 年广东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良好(如图6 所示)。就业率、理工农业类专业相关度、雇主满意度较2018 年有所提高,但是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为46.73%,比2018 年(49.83%)降低了3.1%。说明高职毕业生的职位晋升能力不足,需要高职院校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助力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高。
图6 2018 年、2019 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单位:%)
2020 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母校满意度、雇主满意度都稳中有升,如图7 所示,自主创业比例增幅较大,比2019 年提高了0.39%。毕业生月平均收入3581 元,较2019 年毕业生月平均收入降低了91 元。说明自主创业人才大量增加,但是岗位竞争力没有明显提升。
图7 2019 年、2020 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单位:%)
引进行业企业高层管理者、技术能手兼职实训教学是近几年高职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从近三年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情况可以看出,雇主对毕业生岗位竞争力满意度总体水平相对较低,毕业生职位晋升能力和月平均收入都呈现下降趋势。可见,这一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影响不显著,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改革兼职教师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锻造人才的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体现高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四、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发展的改进策略
(一)建章立制:支持实训教学高效运转
2019 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转变为政府统筹兼顾,社会多元管理格局。即政府统筹下,高职院校和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政府针对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企业和学校在相互合作的产学研实训基地,也要明确由谁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促进实训教学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效力,提高管理者素质,有利于资源精细化管理;制定实训课程方案、合理规划实训项目的师资人数、学生人数、设备数量的精准匹配,有序进行实训教学工作;制定设备维护规划,对于耗材需要进行定额管理,注重管理程序的规范化、便利性。
(二)资源统筹:提高实训资源利用效率
2019 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训资源规划能力、促进管理水平升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人力资源。在政策大力引导和产教融合趋势带动下,政府、企业和院校共创共建一批高水平实训教学平台,集教学实践、市场培训、企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为了提高实训资源利用效率,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面向市场、统筹资源、提升实训教学和产教融合育人水平。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确立科学管理系统,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关注资源的项目实施、资金周转、投入和产出绩效管理,加强资源统筹观念,全局规划资源建设、整合和使用,降低实训资源闲置、浪费程度,提高资源使用率。其次,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提升培训科研、技术转化能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专业化服务能力,为社会、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体现企业捐献的实训教学资源带来的人力资源价值,稳定互惠互助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
(三)资源共享:发挥实训资源共享功能
实训教学是促进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重要纽带,是深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载体,也是成就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国家巨额投资高端竞赛设备和优质师资等资源,只有全体学生共享,才能提升人才整体创新实力。资源共享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少数资源如何发挥共享功能,以及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能在比赛等方面获得佳绩。以技能竞赛设备使用为例,一是遵循技能竞赛的本意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而不是成就少数人的荣誉,应该把竞赛元素贯穿院校课程设置,把大赛新理念、新思想融入到院校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整体参赛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二是要依据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进行“程序化”教学,将相应的竞赛设备和实训师资按人才兴趣和水平分配到不同班级类型:基础实训班、专业实训班、创新实训班。设置学制年限从学生的基础认知、专业积累、毕业设计与竞赛成果三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年在基础实训班,结合学生兴趣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培养规划;第二年在专业实训班,针对有目标和方向的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积累,结合学科竞赛要求,匹配不同师资,形成竞赛合作小组,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或竞赛项目设计方案;第三年在创新实训班,是验证设计,形成成果的阶段,以参赛形式展示成果,争取竞赛获奖。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小步子”教学不能成为限制人才创新的机制,针对创新能力卓越同时有意愿追求进一步创新的学生,可以突破学制年限设置。院校需要建立严格的季度考核标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质,学生可以自愿参加考核,迅速通过考核,晋升创新实训班,享受更多创新设备和优秀师资,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创造更多参赛成品。通过这种方式,比起提前一两年选定参赛选手进行机械操练,更能够筛选有潜力的人才,也提高了高职学生整体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训教学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还体现在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校企合作共建的课程和教材、技术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都离不开资源共享以及共享观念下学生、教师、院校综合实力全面提高,都应该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和课程特征匹配相应的资源,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改革:改革实训教师教学方式
实训教师教育主导者分为院校专任教师兼职实训教学的教师(以下简称“院校教师”或“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兼职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下简称“兼职教师”)。教师质量和指导能力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不管是竞赛技能训练还是课堂实训教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教学经验都关系到对训练项目的理解,实训不仅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2019 年2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提出完善高职院校聘任实训兼职教师的程序,促进行业企业“高精尖”管理层、技术能手和院校教师的双向流动。近几年高职院校教师“内培外引”是激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为加强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和院校教师的互聘发挥更好效果,促进师资队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优化,院校需要建立“教师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院校教师,一方面参与企业的项目学习,技能培训,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兼职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年教育理念和经验,以企业生产为导向,结合学校课程标准、企业用人标准,与兼职教师协同共建教材,共同开发课程,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实训为辅的形式落实专业教学标准规定各要素和人才培养主要环节。
兼职教师,一方面与学校深度合作,解决院校实践师资不足的问题,引进企业先进理念、技术技能;另一方面与院校教师组成“专兼协同教学”小组,在院校教师课堂组织、课程内容编排、教学设计等活动过程中,加入部分兼职教师的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改变企业兼职教师负责一门课的教学模式,形成课内外知识与技能融合,能够解决兼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能力不足,教学内容负担过重等问题。让兼职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充足的精力专注于自身专业领域的教学,讲解透彻某一擅长技能的知识要点,保证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能为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产生更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