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地人家共潮生海神传说和那些以海为裳的姑娘

2022-09-21姚力阙永福MrQue城市穿梭客孙旭光邱新生莆田摄影桔子杀手小月吉吉祥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海神妈祖福建

文 姚力 图 阙永福(Mr.Que) 城市穿梭客 孙旭光 邱新生 莆田摄影 桔子杀手 小月吉吉祥

背靠山脉,面朝大海,这里的人们千年来塑造出海神的形象和故事,从崇敬蛇龙到供奉妈祖,为祈航运通达,家人平安;又因海生出许多禁忌,融汇各地戏曲,衍生出独特的服饰。福建人与海共生,对海洋的崇敬早已潜移默化,深入到他们的生活和心灵。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天然良港,自古以来,海洋的韵律影响着福建人的生活。人们靠海吃海,随着渔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孕育出相通相系的海洋民俗。

造船出海,沟通陆地和海洋;海神和戏曲,连接中国与世界。从历史进程到民间文化,从海上贸易到市井生活,福建人的历史和文化轨迹成就了一段无与伦比的海洋传奇。

闽地蛇、龙图腾妈祖在众海神中一枝独秀

早在远古时期,生活在福建沿海地区的原始人就与海洋共生息,以捞取贝类,捕捉鱼类作为获得食物的主要途径。考古学家挖掘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时,除了发现贝类、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骸骨之外,还挖掘出不少陶器、石器、骨器……器皿上常绘有一种形似蛇的图案。

自新石器时代起,福建便被称为“闽”,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道:“闽,东南越,蛇种。”所以这个字,又被用于特指居于中国东南地区的部落,这个部落以蛇为图腾,被称为蛇的后人。他们就是闽北地区的闽越人。

闽北多山,多林,多蛇,陆路艰险难行,但水系发达,于是闽越人多傍河而居,常在水中驾舟行筏,《汉书》中便记载了他们“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淮南子·原道训》这样描述闽越人:行舟时,为了在水中保护自己,他们剪短头发,刻画身体,让自己看似“蛟龙”,从而避免受“蛟龙”伤害。后有学者考究“蛟龙”极可能是蛇的形象。

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让闽越人对蛇怀有惧怕和崇敬,在他们的民间风俗中甚至有“童女祭蛇”、妇人戴蛇状银簪等记载。如今,福建各地还保留着蛇王宫,在长汀更有“没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宫”的说法。

然而,汉代时,战乱频繁,中原王朝的战火烧到了闽地,迫使闽越人逃入江淮一带,昔日“蛇国”沦为废墟。而后北方汉人陆续入闽,带来了新的文化和信仰。福州屏山汉代宫殿遗址,便出土了一块瓦当,上刻“龙凤呈祥万岁”字样,可见中原“龙”图腾在这时已传入福建。而在福建发掘的墓葬遗址中,多见青龙玄武的砖画。在中原传统文化中,这两者都是能护佑航海安全的神祇。

龙,在务农为生的地区,被奉为雨神,可驱旱止雨;而在以渔业为生的地区,不仅能呼风唤雨,还能兴风作浪,在海中自由游弋。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在福建,龙逐渐被人格化,作为“龙王”护佑船只。

在历史上,随着海上贸易范围逐渐扩大,福建各处也融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陆续衍生出不同的海神。比如唐朝时,福建的航运范围拓展到江南一带,前往浙江必经舟山群岛,而彼时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已有观音道场,福建航海者受其影响,将观音也奉为自己的海神。到了宋代,福建作为航运大省,不同的海神如同雨后春笋,一时间遍布福建各地。福州有显应侯、感应将军;莆田有显惠侯、柳冕;泉州有光济王;宁德有江大圣……出海捕鱼的渔夫、下海远航的官吏,甚至当地的商人都会向海神祈祷。

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海神“妈祖”,便是出现在这一时期。民间传说里,一个女娃出生在莆田湄洲岛上,生来从未啼哭,于是给她取名林默,小名“默娘”。默娘生而聪慧,16岁便熟习水性,能挽缆驾船,巡游岛屿,且常常行舟救助遇险船舶,往来的航海者大都受她照料。人们口口相传,将她奉为“护航女神”妈祖。其实,民间关于妈祖的传说很多,但无论在哪个故事中,这位海神都是乐于救助海上遇难者的慈悲形象。最初,妈祖文化的影响仅限于湄洲岛,直到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海外,不幸遭遇海难,唯有路允迪的船只平安抵达。大难不死的路允迪认为得到了妈祖护佑,便为妈祖向朝廷请功。于是宋徽宗特赐莆田宁海圣墩庙庙额为“顺济”,标志着妈祖信仰开始得到官方承认。

南宋时期,对妈祖进行了14次敕封,后来妈祖成为“天后”“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泉州海上贸易频繁,是妈祖文化最为盛行之地,人们为祈求海商昌盛,兴建天后宫、妈祖庙。前往庙宇祭拜妈祖的居民、水手、商客,络绎不绝。相传,几乎每支船舶起航前,必到天后宫,请一尊妈祖木雕、一面妈祖令旗,放置船头;或是求得香火包、神牌、压胜钱等放在船上奉祀;甚至有的船上专门设有妈祖神龛或小堂,乘客日夜祈祷,香火不断。而每到一港一岸,他们也会下船祭拜,于是又在其他港口建起了林林总总的庙宇。到了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掀起信奉妈祖文化的高潮……

福建是戏曲大省,现存200余种地方戏曲。漳州是潮戏的发源地,左页为舞台上的潮戏剧团,右页为对镜描妆的戏曲演员。

凌晨4点为龙骨装目福建戏曲,人海共生的赞歌

有神高高在上的精神世界,就必然有充满烟火气的俗世生活。在福建,与海洋和海神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比比皆是。

航海者长年与船相伴,打造一艘船很有讲究。船工认为船底的“龙骨”(连接整艘船的首尾)是整艘船的支柱,所以在装龙骨时需选定良辰吉日。闽南人在龙骨的缝隙中塞古钱,泉州一些地区还会用红布包扎,寓意逢凶化吉。龙目也是船上较为重要的部分,因为有了“眼睛”才能避开暗礁,在迷航时辨认方位。泉州晋江船工安装龙目往往选在凌晨4点,这时段无人围观,安装仪式更有神圣感。此外,龙目的设计还会随船种而变,渔船龙目朝下,寓意靠海吃海,商船龙目朝上,寓意靠天吃饭。

造船、出海的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比如翻和倒两个动作就很犯忌讳,造船时,甚至不能提及翻船等字眼;出海时,不能在船上倒放物品,摆宴吃鱼时不能翻面,否则便意味着有“翻船”之虞……

海上行船往往要看天时气运,所以无论是渔民、商旅、官员,出海时必到海神庙里求个好彩头。

渔民的祈福活动相对简单,常常因地制宜表达心意,特别是每年春节后的第一次出海,通常要到当地海神庙里进香,选定出海吉日,有的还要请出神物庇佑,待返航后还愿,即酬神环节,渔人或是其妻女备上供品,去庙中酬谢神明,俗称“送福礼”。

如果是海上商旅,祈福则要讲究排场,而如果是官员组织的仪式就更加隆重,往往还需撰写祭文。其中定期举行的祈风仪式最为壮观。宋代泉州官府重视顺风顺水,海路畅通,于是每年在九日山举行祈风祭典,一般十月、十一月为“遣舶祈风”,四月为“回舶祈风”,彼时海面上舶满船只,旌旗蔽空,岸边人群连绵数里。如今,依旧有13块宋代祈风石刻保留在泉州九日山上。

在海上航行,最担心的是遇见风暴。在福建人看来,一年中定期发生的风暴是由某个神明掌管,所以人们为风暴冠以神明的名字,比如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的风暴被称为妈祖暴,五月十三的风暴被称为关帝暴,如此命名也有祈求神明庇护之意。

在福建,造船、出海、归港每一环节都有独特的习俗,航海者向海神祈福、还愿,为了祈求好运;在船上严禁“翻倒”的言语和动作,为了驱赶厄运。右页为满载鱼获的归船;左页渔船上,渔民迎着日光劳作。

海洋孕育了福建人家,也让他们拥有广纳百川的心胸,滋养出开放兼容的文化土壤。浙江、台湾等地方文化沿着海上航线传入福建,各地戏曲与本土特色融合,繁衍出闽剧、高甲戏、歌仔戏、莆仙戏等新的戏剧,由此,福建成了一座戏曲大省。这些戏曲多与耳熟能详的海神故事相关,譬如高甲戏,以武打戏为主,唱《八仙贺寿》《哪吒闹海》;莆仙戏,融入民间歌谣,用闽南方言唱《海龙王嫁女》《弄八仙》……其中,歌颂妈祖是福建本地最为热衷的戏曲题材,演员化身妈祖、龙王、海员、渔民等,多演绎妈祖的生平或是救助船只的事迹。

与此同时,福建戏剧也常歌颂平凡人物。宋朝时期,蒲田木兰溪泛滥成灾,涨潮时,海水顺流而上,潮退时,两岸遍地盐碱,蒲草茂盛,几乎不长禾苗,于是朝廷提倡兴修水利,闽侯人李宏应召而来,在禅师和当地居民的协助下,历时8年在溪上筑起木兰坡。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事迹,将故事编入歌谣戏曲,渐渐衍生出莆仙戏《李宏筑陂》。除此之外,还有以戚继光抗倭为背景的闽剧《戚继光斩子》,以郑和航海故事为背景的闽剧《郑和下西洋》,高甲戏《郑成功》等等。

福建戏剧走向了世界艺术大舞台,既有真实历史,又具神话色彩,人们从中能感受到福建数代渔民与海洋共生,与波涛博弈的海洋生活。

福建“三大渔女”独特的装扮和绮丽的故事

在闽中南一些靠渔业维生的村落,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土著文化和中原汉文化、海外文化融合后,形成了独特的族群。加之对女海神妈祖的崇敬,人们将美好的品质赋予当地渔女,取其地名,诞生了惠安女、蟳埔女、湄洲女,三者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惠安女生活在泉州市惠安县东部沿海的崇武半岛与小岞半岛,勤劳能干,服饰独特,在三大渔女中最为出名。惠安女总是戴着尖斗笠,这是她们最具标志的服饰。崇武半岛的斗笠厚重宽大,而小岞半岛的斗笠轻薄小巧,都涂黄漆,可防日晒雨淋。后者还可披加三角花头巾,把渔女的头部包裹起来,仅仅只露出一张脸,如此在海边便能减少阳光的伤害,也可抵御海风侵蚀。

人们习惯将惠安女的服饰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斗笠头巾遮头其实带有一丝封建色彩,所以取名“封建头”。“民主肚”则是指惠安女常穿的菱形肚兜,便于向上翻起,临时盛物。“节约衫”是短袖小袄,劳作时可省去卷袖子的动作。“浪费裤”是指与人形体不相称的宽大长裤,便于卷起下海劳作,如果被海水浸湿,宽腿裤子很快便能风干。这种着装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蟳埔女的村落蟳埔村同样位于泉州市,原名“前埔村”,因为盛产红蟳,故得名“蟳埔村”。村民以渔业为生,男人出海,女人则从事滩涂养殖。

蟳埔女爱花成痴,她们从孩提时便开始蓄发,十一二岁起就将头发盘起,在脑后梳成圆髻,而后用茉莉、素馨等鲜花串成花环,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少时一二环,多时四五环,远远望去,如同绽放在秀发上的花园,被称为“簪花围”。随着年龄增加,头发愈续愈长,成年蟳埔女的圆髻太长,常用一支骨笄(兽骨制成的簪子)固定,据说沿用了古代“骨针安发”的习俗。

其实,有关她们佩戴的鲜花还有一段渊源。南宋时期,蟳埔村周边的村落云麓村,是阿拉伯后裔蒲寿庚的私家别墅“云麓花园”,蒲寿庚时任泉州市舶司,为充实花园,从西域引进不少花卉,渐渐地,这些花卉流入其他地域,而圈在蟳埔女发髻上的那些鲜花均来源于此。

花,在蟳埔女的生活中也是重要的主题。婚俗中,从订婚到结婚的过程都需要给他人分赠鲜花。蟳埔当地还有“夜婚”的习俗。新娘出嫁要在新婚之日凌晨时分,前往婆家。入门时,婆家也需熄灭灯火……婚礼在黑夜中悄然进行。关于夜婚的由来,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这是母系社会风俗的延续;也有学者认为彼时,番女与汉人通婚,为防人言,所以选在夜间举办婚礼。

在三大渔女中,湄洲女似乎是最为低调的一个,她们生活在妈祖的故里湄洲岛,所以特殊的服饰也源于妈祖文化。相传,妈祖喜爱红装,在海上救助渔民时,下装被海水浸湿看似黑色,而干燥的上装还保持着红色。久而久之,上红下黑便被称作“妈祖装”,或通俗地称“大海裳”,湄洲女以此为传统服饰,赋予红、黑色吉祥和思念的含义,祈求出海家人的平安。

此外她们还会梳“妈祖髻”,这是一种形如帆船的发髻,将长发梳成船形,左右侧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头上盘一个圆圆的发髻是船舵;一根红头绳盘在发髻里,代表船上的缆绳;发髻中横穿一根银钗作为船锚。“帆船头”在整套传统服饰中最为显眼,寓意一帆风顺。

历史上妈祖的发髻果真如此吗?学界至今没有定论,但当地祖庙楼群的梳妆楼里供奉着一座妈祖像,她的发髻的确如同湄洲女所梳的“帆船头”,古朴又精致。传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没有戴冠霞帔的妈祖像。

猜你喜欢

海神妈祖福建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那个梦
河神与海神
福建艺术战“疫”
舀海水的人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